本周故事│家在浦东(下集) 首播时间:7月21日(周六)中午11:30 播出频道:新闻综合频道 节目预告片抢先看:
从小在金桥镇长大的李云亮15岁那年就离开家乡去江西支援内陆建设,但家乡浦东一直让他魂牵梦绕、割舍不下。36年后,李云亮又回到了家乡,没有任何美术功底的李云亮创作了17米多长的手绘画卷《龙虎金桥图》,以寄托他心底里对故土的思念。 ▲ 李云亮创作的手绘画卷《龙虎金桥图》 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成立。新区成立后不久,摄影家吴建平就到上海出差,当他踏上浦东这块土地时,脑子里闪出了要为浦东做些事的念头。回杭州后,吴建平一直记挂着浦东,于是他购买了几百卷胶卷,开始用相机记录浦东成长的点点滴滴。他每月往返于上海和杭州之间,奔波在浦东的各个角落,一拍就是十年,他用心记录了浦东开发开放后那些最精彩的历史瞬间。 ▲ 吴建平拍下的第一张关于浦东的照片
对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上山下乡、支援内陆建设是一生中抹不去的回忆,而当时家住浦东的年轻人回忆起那段历史,则更有一种不寻常的意味。 初次接触李云亮,就能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热爱和骄傲之情。李云亮是浦东新区金桥地区的居民,对家乡的历史可谓信手拈来,受家乡江南丝竹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音乐。1961年中秋节,当时还在江西支援内陆建设的他写下了思念故乡的歌曲,结尾这样写道:“故乡啊,故乡啊,养育我的地方,就在那清澈、可爱的黄浦江边上。” ▲ 拆迁前的李云亮老家 方鸿儒,从小家住浦西的兆丰别墅,1954年才因家庭变故,跟随父母搬到浦东,从那时开始,浦东还是浦西,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刚刚搬到浦东时,方鸿儒有着诸多的不满和偏见,以致于他跟正在谈恋爱的女朋友说自己是南市区的,那时浦东的塘桥也确实归南市区管辖,后来女朋友随他一起回家时在摆渡过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南市区的塘桥竟然在浦东。 ▲ 方鸿儒和妻子的结婚照 一直到去黑龙江上山下乡之后,方鸿儒才感受到了故乡的深刻含义,于是他费尽周折,从黑龙江再次回到了浦东塘桥的老屋,故乡对于一位游子来说是何等的眷恋,那时的方鸿儒才真正地体会到。后来,由于南浦大桥的修建,浦东塘桥的老屋开始拆迁,当时,看到浦东的迅速发展,方鸿儒开始扬眉吐气了,他甚至跟妻子打赌说,十年后浦东要超过浦西。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本地的居民欢欣鼓舞,连外地到上海出差的摄影家都对它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吴建平是浙江杭州的一位摄影家,从1997年开始他就关注浦东的变化,他一拍浦东就停不下了,整整拍摄了十年。2016年7月,吴建平的作品结集成《浦东人家:1997—2006十年变迁》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建平十年的拍摄,给家住浦东的人们留下了一段精彩而温馨的回忆。若干年后,当我们后辈再次看到这些照片,他们定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原来这就是我们曾经居住生活的家乡,这里曾经创造过奇迹,也曾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 吴建平的摄影作品集《浦东人家:1997—2006十年变迁》 ▲ 吴建平摄影作品——建设中的金茂大厦 ▲ 吴建平摄影作品——浦东的轮渡码头 ▲ 吴建平摄影作品——浦东居民的日常生活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