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冬天惠铃 2018-08-18

张爱玲虽然身处战乱时期,却自觉与时代主潮保持一定距离,坚持站在另一种人性高度,致力于抒写都市市民的凡俗人生,在小说创作方向的选择上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他们才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身上具备着“另类”的典型性和真实性。


在剖析40年代沪港两地的市民生活和心理方面,张爱玲的新市民小说堪称独步。她突破了新感觉派专注于现代都市的声色感觉摹写和性心理发掘的局限,在衰落的封建文化背景下,将笔触伸入市民现实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深处,透过对都市市民阶层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的浮世描写,揭示了为文明所遮蔽的“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暴露出都市人性的灰暗与软弱,基调阴郁而苍凉,颇有深度。其作品在问世之初就被傅雷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代表了40年代海派小说的最高成就


过人的天赋和独特的身世阅历使张爱玲创造出了“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的,古今错杂,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其新市民传奇小说在意象艺术,通感手法及梦幻叙事等方面兼有着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品质,完全摆脱了所谓的“新文艺腔”,艺术风格上呈现中西互融,超越雅俗的特征,为新旧文学实现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典范之作,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