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充:多种模式发展循环农业

 一尘浮世 2018-08-18

西充茂源农业基地

近年来,西充县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循环发展、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通过推行“畜—沼—果”“畜—沼—粮”“畜—沼—菜”“果草、稻鱼”等循环发展模式,建成标准化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成功探索“农业废弃物—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等产业间循环模式,实现产业园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整体循环发展。

建成10个循环农业示范园

8月4日,茂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西充县中岭乡的基地内,不时有游客前来采摘葡萄及火龙果。而晚熟柑橘基地里,几十名工人正在给柑橘树施肥。

“我们所用的施肥枪,既可以对柑橘叶面进行喷洒式施肥,也可以深入土壤20到30厘米给柑橘树根部施肥,后者可以提高肥效30%以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施用的液态肥由配料房统一配置,再通过园区的管网系统直接到达田间地头,“仅这套用于循环农业的管网系统,就投资了200余万元。自建成后,每名工人每天能完成以前3天的施肥量,效率有了极大提升。”

无论是发展农业所需的液态肥还是固态肥,与其他农业公司需要花大价钱购买不一样,茂源公司建有自己的肥料基地。其种植基地所需要的有机肥,基本上由自己的有机肥基地提供,而支撑有机肥基地的则是他的大型养殖场。

“园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着力打造以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为内容的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该负责人介绍,茂源农业的主要产业包括:万头生态养猪场及沼气工程,万只生态鸡、鸭、鹅养殖基地,千亩连片有机果蔬种植基地,百亩连片莲藕观赏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等。企业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茂源农业只是西充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县已建设百科、茂源、广绿、丰森、明和、元斗桃园等标准化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

多种模式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在推进产业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产业相互之间的循环上,西充县也作了积极探索。

位于西充县多扶工业集中区的四川宏森有机农业食品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双孢菇等食用菌为主的企业。每天,在该企业的栽培车间内,一排排鲜嫩的双孢菇整齐排列,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出菇。经过分拣包装后,一部分留在公司进行深加工,一部分发往国内市场。而出菇后产生的菌渣,则被运送到10公里外的四川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作生产有机肥的下脚料。

在懋森公司,伴随着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从宏森公司运来的菌渣被添加上相应比例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辅料,通过二次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后,就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又被一车车运送到位于西充县青狮镇、义兴镇、仁和镇的丰森农业粮油种植基地,作为种植有机粮油的肥料。

“粮油收获后,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料有的被拉到懋森公司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有的被拉到宏森公司作为培育食用菌的原材料,没有浪费的。”丰森农业粮油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懋森、宏森、丰森都属于森肽集团旗下子公司,分别建在西充县不同乡镇,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同时,森肽集团还与西充县内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资源互补,形成更长的循环农业链条。

据了解,该县在丰森、龙兴等重点园区,成功探索出“农业废弃物—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副产物—食用菌—菌糠—肥料—大田作物”“桑、竹、林(果园)—鸡共生”等产业循环模式,园区内60%以上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达到转化,7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被有效转化利用,实现了产业园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整体循环利用、循环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

此外,该县还建成多个规模化、高标准“稻-虾”“稻-鳖”“莲—鱼”“藕—鱼”等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