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五首冷门的七夕唐诗,读过三首以上都是博学的人

 读书狗子 2022-08-04 发布于江西
每天诗词猎奇




七夕佳节,小编曾向大家推荐了李清照的七夕词、以及几首偏冷门的七夕宋词、经典的七夕诗《迢迢牵牛星》和《秋夕》等等。其中仅有一首杜牧的《秋夕》是唐诗。

今天就向大家再介绍几首颇为冷门的七夕唐诗,虽不如杜牧的“坐看牵牛织女星”那样广为流传,但也属经典佳作,各有妙处!

"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孟浩然的这首《他乡七夕》所表达的并非恋情,而是羁旅之愁、思乡之感,以及对家人的怀念。七夕虽非举家团聚的日子,但也是女性乞巧的佳节,而孟浩然此刻却是羁旅漂泊身在异乡。不能陪伴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徒然生起满腔的愁思,整首诗充满了清新自然的生活气息,一句“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也颇有抒发个人理想的情绪。

"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李贺的诗往往想象奇诡,惊才绝艳,因而才被时人称为“鬼才”、“诗鬼”,甚至与诗仙李白并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但这首《七夕》却与李贺以往的写作风格截然不同,不仅章法结构细腻严谨,而且遣词造句也含而不露。从夜半写到天亮,通过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来衬托自身的孤独寂寞,天上之事、人间之景,处处触动哀情,将诗人在七夕之夜思念佳人的惆怅之情表达得缠绵悱恻、蕴藉隽永!

"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

白居易的这首《七夕》则是颇为经典的借助牛郎织女传说来抒发人间男女离愁哀怨的诗。起句“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先描绘出一幅凄凉秋景,道出了牛郎织女万古永恒隔河相望相望的悲剧。后两句则在天上事的基础上咏叹抒情:每年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聚温存,互诉衷肠。而一夜过后,却是更长久的离别、相思、哀怨、愁苦!将一年的离愁别恨聚集在一夜的相聚欢情之中,气氛渲染地感伤悲凉,情感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唐诗宋词中很多写七夕的诗词,大多借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来表达人间情感,而真正着重于写七夕节当日民间对月七巧盛况的诗很少。而林杰的这首《乞巧》便是其中名篇!

所谓乞巧,便是拜祭天上司织的神祇织女,请求织女赐予人间女子一双灵巧的手,使得织布绣花时更快更巧。古代男耕女织,耕种和织布是关乎衣食的大事,所以七夕节乞巧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祭天、祈雨等仪式。

诗中前两句写今夜七夕,民间百姓都情不自禁地抬望银河霄汉,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牵动着人们心。后两句具体写乞巧盛况: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都望月乞巧,人间千丝万缕的红丝都代表着人们的愿望。对乞巧盛况的描写直接切取要点,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李商隐的是大多带有一些朦胧色彩,这首七夕也不例外,开篇手链便猜测仙家心思,是故意以离别之苦来造就佳期之乐,后数句则描写佳节的喜庆气氛和期盼与心上人相聚的心情。最后则以民间习俗收尾:既然已经用祭品请蜘蛛代为乞巧,那怎么能不感谢搭桥的喜鹊呢?

整首诗读来令人疑而不解,既有佳节的花了气氛,又有对离别之苦的理解,但却又蕴含着苦闷的孤寂,还留下一句疑问让人费解。也算是七夕唐诗中的一个异类!

这五首写七夕的唐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呢?不妨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