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珍藏心得分享:中药配伍规律总结 ,一看就懂,值得收藏!

 济蒼之梅兰竹菊 2018-08-18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伤寒论》的药对是仲景常用的一种特定药物组配和方剂组成,也是仲景从长期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药对虽组成简单,但作用方向一致,全面兼顾病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体现了仲景适证化裁、灵活加减的用药特点。

因此,探讨《伤寒论》药对的配伍规律和特点,对我们深入研究《伤寒论》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理,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

1.六经主证,辨施药对

六经各有主证、主脉、主方,各经亦有主要药对。

如太阳中风,桂枝与白芍,一散一收,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太阳伤寒,麻黄与桂枝,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阳明热证,石膏与知母,辛寒甘润,泄火滋燥;阳明实证,大黄与芒硝,攻下里实,通腑泄热;

少阳经证,柴胡与黄芩,和解少阳,斡旋枢机;太阴为病,白术与干姜,温中散寒,健脾除湿;少阴虚寒,附子与干姜,温补脾肾,回阳救逆;厥阴为病,黄连与附子,阴阳互济,寒热并施等。


1.病情复杂,全面兼顾

(1)辛开苦降,升降相因:气机逆乱,升降失常之寒热阻结,

中焦痞满之证药用半夏配黄芩(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寒热并施,阴阳互调,辛开苦降,升清降浊。

(2)安内攘外,表里兼治:太阳误下,表证未罢,腐秽积肠之大实痛兼有表证,药用桂枝配大黄(桂枝加大黄汤),发表攻里,散邪通腑;

若但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而外证已除者,桂枝、大黄相伍则宣阳行气,通经活血(桃核承气汤)。

(3)寒热共济,阴阳并调:以黄连、附子为对,针对病入厥阴,寒热错杂,阴阳逆乱之证,寒热兼施,阴阳并调(乌梅丸);

若汗后阴阳两虚,症见恶寒,脉微细,脚挛急,则用附子配白芍扶阳益阴,阴阳双补(芍药甘草附子汤)。


(4)温阳和阴,消除药弊:如“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的少阴病阳虚水泛证和“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之少阴阳虚寒湿身痛证,

附子伍白芍(真武汤和附子汤),附子辛热补肾壮阳,芍药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约附子刚燥伤阴之性。

(5)调和营卫,缓急止痛:太阳误下,腹满时痛,桂枝配芍药和脾缓急止痛(桂枝加芍药汤);

若脉浮取而涩,沉取而弦,心悸而烦,腹中急痛者,为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少阳邪乘,上药又可辛温通阳,养营益血,缓和急迫。

(6)外散表邪,内清郁热:表邪未解,邪热内蕴之表里俱实之证(大青龙汤证),

或汗下之后,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证),麻黄与石膏为伍,发汗散邪,清泄里热。


麻黄

二者皆为外有表寒,内有郁热,所不同的是,大青龙汤是外寒重而里热轻,故重用麻黄六两,且配桂枝,而石膏仅用鸡子大一枚,要在峻发其汗而兼清内热;

麻杏石甘汤则是肺热重而外邪轻,所以麻黄仅用四两,且不配桂枝,而石膏则用至半斤,重在清泄肺热而兼达肌表,

故大青龙汤一定用于不汗出而烦躁者始为对证,而麻杏石甘汤则不必限于汗出,只要是肺热喘咳,外邪不甚,不问其有汗无汗,皆可用本方治疗。

老中医珍藏心得分享:中药配伍规律总结 ,一看就懂,值得收藏!

于此可见,《伤寒论》药对在方剂疗效中起着基本和核心的作用,它与整个方剂的作用趋势是一致的,其配伍变化和剂量的增减,可直接影响整个方剂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