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度严谨,形态端庄“明”唐伯虎墨迹《落花诗卷》全册赏析

 明远小筑 2018-08-18

唐寅《落花诗卷》

唐寅《落花诗卷》

在明代书法中,最妍美的当数唐寅。《落花诗卷》首先是以形态美出现的。形态娇美,如簪花少女,舞笑镜台;又如盎然春意,惠风和畅。唐寅守于法则,先立形态之端正,而后在形态内部进行调节,通过简要的牵连,使笔画跃动起来。每一字的造型都是中正的,中正而不死板,宽松、大方,加上细腻牵丝圆转,输入了活力。

其实,唐寅在造型上是取自楷书的,行书中楷法甚多,只是动作敏捷和连贯,形成流动之趣。诗的内容是伤春的,书法却是和暖的春机,笔画粗细相间,流露出如此妍美。《落花诗卷》是唐寅于1522年书写的,这一年他52岁,第二年就去世了。这件晚年之作的起因,是唐寅与朋友的一次唱和。由沈周首唱,文征明徐祯卿、昌葱、唐寅等人唱和。《落花诗卷》中的三十首诗,是唐寅的和作。

唐寅在诗中流露出了感物伤怀的情绪,伤春中特有的迷茫、怅惘、温柔、绮丽,使人感到春愁此时成了一种立体的情感。在章法上,《落花诗卷》也是楷书式的安排。虽然没有明显的界格,但在唐寅心中,是有无形的界格存在的。每一行字之大小相近,每一行字数致,并不求有变化。这一点和文征明的行书颇为相似,对于空间的调节并不在意。可以看出书写时的理性,理性使过程充满认真,但是太认真了,戒律反而上升为主要,制约了整体的变化。

《落花诗卷》的章法就是整齐好看,属于章法中的规矩者,用个字形容,那就是一平。祝允明的章法是很成功的,书法家的胆略在整体的调动、统筹中得到展现。唐寅取章法之正、之静,由此章法的舒展中多了几分谨慎。《落花诗卷》是一件软性的作品。软的作品的特征大致都是肉多而骨少,圆笔多而方笔少,韵多而气少。由于唐寅笔墨的运用讲究均匀、对称,不急不慢,速度相近,韵味一致,难以有大跨度的美感。譬如撇捺的运用很周全、和顺,都落入一个模式。

转折过程取法于圆转,圆弧流畅熟练,甚至生出轻滑肤浅来了。加上用墨的一致,墨迹局限在湿润之中,对于视觉需求,也是一种制约。苏州地区古称吴,这些吴中才子,终日感受江南烟雨中的姜萋芳草,江南古城里的迤通风韵,有的书家笔下都不那么英气逼人了,不免让纤弱、细腻、委婉的阴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