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大伟0216 2018-08-18

第七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

2018世界猪业博览会

2018年10月19日-21日

免责申明:本文目是通过对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介绍,提高对非洲猪瘟的科学认知。任何涉及与非洲猪瘟相关的其他问题,一切以国家相关机构规定与政策为准。

一、介绍

2018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第一次鉴定非洲猪瘟(ASF)病例(图1)。辽宁省约190万头猪受到检查,没有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

2018年8月16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由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鹤立镇交易市场调到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某食品公司屠宰场猪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图1)。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分赴河南、黑龙江。河南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黑龙江省已开展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引自农业农村部)。

图1 农业农村部报道的我国两起非洲猪瘟疫情

另据国际农业信息网络报道,非洲的加纳今年5月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到7月份疫情已经传播到5个地区。主要是由于猪只和猪肉产品的流动导致。该机构观察到,非洲猪瘟2018年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传播速度加快。 

非洲猪瘟病毒(ASFV)分为强毒力、中等毒力和低毒力三种类型(Pan and Hess, 1984)。

强毒力毒株临床引起特急性(感染后1-4天死亡)和急性(感染后3-8天死亡)临床案例。中等毒株毒株引起急性(感染后11-15天死亡)和亚急性(感染20天以后死亡)临床案例。临床条件下,急性ASF的发病周期为7天而亚急性的发病周期为10-20天。中等毒力和低毒力毒株可能引起慢性ASF(Mebus and Dardiri, 1979; McVicar, 1984),目前慢性ASF只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报道。

不同类型ASF的死亡率如下图2所示:

图2. 不同类型ASF导致的猪只的死亡率(来源于FAO)


二、ASF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源于欧盟资料)


临床类型

感染后死亡率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特急性型

100%(1-4天)

发烧(41-42°C),厌食,无活力气踹,皮肤充血。通常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无明显病理变化

急性型

90-100%(高毒力毒株6-9天死亡,中等毒力毒株11-15天死亡)

发烧(40-42℃),厌食、斜卧、嗜睡、虚弱,呼吸频率加快;

耳朵、腹部和/或后腿的蓝紫色区域和出血(斑点状或块状);

眼和鼻有分泌物;

胸部、腹部、会阴、尾部和腿部皮肤发红;

便秘或腹泻,从粘液性到便血性(黑粪);

呕吐;

妊娠期母猪流产;

从鼻子/嘴巴流出血沫;

尾巴周围的区域可能被血腥粪便弄脏;

 

皮肤下出血;

淋巴结肿大、水肿、完全出血,类似于血凝块(特别是胃肝和肾淋巴结);

脾肿大,易碎,暗红色至黑色的,边缘为圆形;

肾脏包膜上瘀点(斑样出血);

心脏积液(心包积液伴有黄色液体)和体腔积液(胸腔积液、腹水);

心脏表面(心外膜)、膀胱和肾脏(皮质和肾盂)上的瘀斑;

肺可能出现充血和瘀斑,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泡沫,严重的肺泡和间质性肺水肿;

胃、小肠、大肠瘀斑、瘀血(大量出血)、血凝过多;

胆囊充血和出血。

亚急性型

30%-70%(7-20天死亡)

临床症状和急性ASF类似,程度上稍轻微一些。亚急性ASF中,血管变化主要是出血和水肿,比急性疾病的报道更为强烈;

波动性发烧,常伴随沉郁和食欲不振;

行走困难;关节经常肿胀,包含积聚的液体和纤维蛋白;

呼吸困难和肺炎;

流产

腹水和心包积液;

胆囊壁、胆管壁及肾脏周围水肿(肾周水肿);

局部充血性脾肿大伴随局灶性梗死;

淋巴结出血、水肿和易碎(通常看起来像深红色血肿);

肾出血比急性型更为严重(瘀斑和瘀血),更广泛(皮质、髓质和骨盆)。

慢性型

小于30%(大约一个月)

轻微发烧(40~40.5°C)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

皮肤红色区域凸起坏死

肺部有干酪样坏死(有时伴有灶状矿化)的肺炎;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淋巴结水肿,可能部分出血(主要是纵隔淋巴结)



三、急性和亚急性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来源于欧盟资料)

猪群发烧,聚堆,皮肤发红

 

耳尖前后肢皮肤发红,呈现紫绀

 

皮肤表面坏死,耳、胸、腹、前、后腿皮下血肿

 

皮肤表面坏死,耳、胸和腹部皮下血肿

  

排黑粪、鼻出血、口鼻泡沫


四、急性和亚急性非洲猪瘟的病理变化(来源于欧盟资料)

急性ASF:

表现严重的肺水肿,同时为充血性脾肿大,可能达正常的六倍,边缘为原型,同时易碎,呈现为黑紫色(图41A);淋巴结,主要是胃肝和肾淋巴结上面有出血(图41C),呈现大理石花斑(图41C);肾脏皮质和肾盂中通常出现出血瘀点(图41D)。其他非典型病理变化还包括膀胱、心内膜、心外膜和胸膜有出血瘀点。

图41急性非洲猪瘟的病理变化:A脾脏增大发紫(充血性脾肿大);B:淋巴结出血髓质中最明显;C:切开的淋巴结呈现大理石状;D:肾皮质出血。(Sanchez-Vizcaıno et al 2015)

 

亚急性ASF:

猪只呈现腹水、心包积液和胆囊和胆管壁的特征性水肿(图42A),以及肾周水肿(图42B)。脾脏初始表现为部分充血性脾肿大(图42C),逐渐转归,留下一些病灶损害,最终消失。淋巴结,主要是胃肝(图42D)和肾淋巴结(图42E),以及颌下腺、咽后、纵隔、肠系膜和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水肿和易碎,表现为深红色血肿(Sanchez-Vizcaınoand Arias, 2012; Gomez-Villamandos et al., 2013)。肾出血(图42F)比急性ASF形式更强烈(瘀点和瘀斑)和更广泛的(皮质、髓质和骨盆)(Gomez-Villamandoset al., 1995a; Hervas et al., 1996)。


图42.亚急性猪瘟的病理变化:胆囊壁(A)和肾周围的显著的水肿(B);C:脾肿大;胃肝(D)和肾淋巴结(E)出血水肿;F:肾、皮质、髓质和肾盂有大量出血。(Sanchez-Vizcaıno et al 2015)

腹腔,腹水伴随红色液体

 

心脏,血红色心包积液,心外膜瘀血 

 

肺脏,堵塞、瘀点出血、气管支气管内的泡沫、严重肺泡和间质性肺水肿

 

肝,黄色积液、堵塞、肝肿大、胆囊浆膜表面出血

 

胃,浆膜和粘膜瘀点出血;小肠和大肠,浆膜和粘膜瘀点出血

 

肾,皮质瘀斑 

 

脾,脾肿大,易碎,暗红色至黑色的,边缘为圆形 

 

淋巴结,主要是胃肝和肾淋巴结,以及颌下腺、咽后、纵隔、肠系膜和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水肿和易碎,表现为深红色血肿

 

膀胱,膀胱壁水肿、粘膜下层和浆膜下出血(瘀斑、瘀血和瘀血)、粘膜表面偶发凝块血

五、慢性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资料来源于欧盟)

中度到重度关节肿胀,常伴随皮肤变红,凸起和坏死

 

中毒到重度关节肿胀,常伴随皮肤变红,凸起和坏死,紫绀


六、慢性猪瘟的病理变化(资料来源于欧盟)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干酪样坏死与肺的矿化




第七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

2018世界猪业博览会

2018.10.19-21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