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8【部编版】2018年八上语文:第3单元第12课 《唐诗五首》教学ppt课件_N02
2018-08-18 | 阅:  转:  |  分享 
  
12.唐诗五首(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
典故事及其影响。答:示例: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文化的和谐之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忠义精神的化身;信
——曾子守信杀猪,他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3)一位外国总理这样评价汉字:“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
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思、林、愁”中任选一个字写一句诗。示例:意——心上支撑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
流浪芽——小草的乳牙一冒尖/就咬亮了春天的希望答:示例: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林——两棵树挽着/站成绿色的风景
;愁——心上驮着秋的落寞/眉头锁紧了天空的云诗词韵里读春天①这个早春的寒气太重,企盼中却未见随风摇曳的柳丝儿含青吐绿,未见草长
莺飞的影子裁出春天的新装,春天啊,在望穿秋水的企盼中姗姗来迟……②寒风阵阵中,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里对春天的呼唤,于是翻开了书页
急急寻找,(A)二月里的春色便在蒹葭苍苍的《诗经》里,在唐诗宋词的韵脚里,在寻寻觅觅的眸子里闪亮起来。③“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
庚喈喈,采蘩祁祁。”在这个窗外依然寒气浓重的下午,当目光定格在书页中这16字之上的时候,春的气息早已先于我的感觉,透过泛黄的纸页,
缭绕着清清草香扑面而来。春日返,草木盛,莺鸣枝上,白蒿重重,采得一枝在手,余香轻轻拂面,春天就在这样一种古典的情怀中铺展、荡漾开来
……原来,在千年之前,早有这首出自《诗经·小雅·出车》的小诗,已将春天的意境渲染得如此婉约而动人。④“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生于乱世中的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蝶恋花》读来更令人怦然心动。暖阳融融,睛风缕缕,冰消雪融,沉睡了一冬的思绪,终于在含情
柳眼婉约梅腮中飞扬起来。(B)“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那吹皱的,岂止是水呢,也是满池波动的心思啊!一句“春心动”,不知撩动了多少
闺中少女细细密密如柳丝儿般缠绕心头的心事。⑤追随着女词人的足迹,来到她《减字木兰花》的卖花担上,寻找另一种春天的风情。但见得“卖
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一担春花,泪染轻匀,如红霞万朵,晨露犹带,此时眼前之花已非花,乃是词人一种心情
的写照。读着读着,叫人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前的那样一个清晨,忽闻得卖花人吆喝声的易安,笑微微翩翩然从屋内步出,精挑细选出一支沾满朝露的
鲜花来,对着菱花铜镜流连顾盼、欲簪还休:生怕花艳压人妆,又想人面娇胜花,于是踌躇复踌躇的心情便在这一担花中次第开放……⑥领略过易
安的水样柔情,再漫步到杜甫堂中去感受一番男儿眼中的春天——“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一直被冠名且被公认为现实主义诗人
,其实他亦有被人所忽视的柔肠婉转的一面。就凭他《曲江对雨》里的这一句,那别样的春色就足够让我们在其间尽情倘佯了。试想,在一个微雨迷
蒙如烟缥缈的春日里,雨落花湿,犹似胭脂带水,伫立于绿水青岸,情深款款,凝神而立,且看水中青荇飘摇,河畔翠带牵风,细细品味着春天的大
自然赠予的这份厚礼者,又该是何等的惬意与畅然!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
依。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C.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ī)。【解析】C项“燕”读作yān。C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东皋薄暮望 薄: (2)徙倚欲何依 徙
倚: (3)长歌怀采薇 采薇: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川: (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
接近。徘徊。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平川、原野。草木茂盛的样子。(6)使至塞上 使: (
7)单车欲问边 问边: (8)江入大荒流 大荒: (9)仍怜故乡水 怜: (10)水面初平云脚
低 初: 出使。慰问边关守军。辽远无际的原野。喜爱。刚刚。3.理解性默写。(1)《野望》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
,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交代
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是:,
;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的句子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黄鹤楼》中诗人从传说入
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是:, ;诗中令诗人触景生情而起
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 。(3)《使至塞上》中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
,;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
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
能没马蹄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B.《黄鹤楼》
抒写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景物,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绪。C.《渡荆门送别》颈联描写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向着
广阔的原野奔去的情景。D.《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早春美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热爱之情。【解析】C项中应
是“颔联”。C5.赏析《野望》,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
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这两联。答:这两联写了薄暮中所
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
好处。(2)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答: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
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6.赏析《黄鹤楼》,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答:示例: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
都清晰可见。(2)诗歌的首、颔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首、颔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感,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天晴
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
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解析】后四句为实写之景,不是想象。B7.赏析《使至
塞上》,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
护在燕然。(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押韵的字有: 所押之韵为: (2)从体裁来看,这
首诗是 。从表达方式看,首联、尾联为,颔联、颈联为,整首诗寓情于景。边、延、天、圆、
然。ɑn五言律诗记叙描写(3)这首诗以写诗人的经历和感受为主,同时,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
的塞外风光。(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出使奇特壮美比喻对偶8.赏析《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2)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并谈谈好在何处?答:“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3)从尾
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地点目的9.赏析《钱塘湖春行》,回答
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2)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准确地描绘
出早莺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意对即可)行早春美景(3)展开想象,把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表现的情境描写出来。答:略。提示:所写内容要符合诗句内容,语句要优美。10.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处均有语病,请修改。
①我们的重庆城已经有近3000年左右的历史,但它的变化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②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存古城的独特风韵和
气质,我们对于这个古老的城市是一个挑战。③我强烈敦促专家们对重庆城中的古宅进行全面的普查,④要让古宅和古建筑都得到有效保护,这也是
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或“”。(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把“
”调到“”前面。(3)第③处用词不当,应把“”改为“”或“
”。(4)第④处语意重复,应删去“”或“”。近左右对
于我们敦促恳请建议古宅和和古建筑11.一位年老的作家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他是白发老者。然
而他凭借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词是()A.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B.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C.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与年轻
人同台获奖。DD.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解析】A项语
气平平,不能算是“风趣睿智”。B项从语气上看,有点倚老卖老、居高临下的意味。C项则显得不谦虚,有自吹自擂的意味。12.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
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13.综合性学习。【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诗经》,小学生现在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材料二】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对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答: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