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金色年华554 2018-08-1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西北地区最大孔庙。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1996年,国务院认定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建筑群可分为东中西三组。东部有山门、桂籍殿、崇圣祠等建筑,总称文昌宫;中部为文庙的核心部分,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尊经阁等建筑;西部为儒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东院文昌宫桂籍殿前廊檐下集中悬挂着自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 “化峻天蕖”,下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共有44块,有的牌匾距今已达300多年,但保存仍然完好。数量之多,悬挂之集中,堪称武威文庙一绝,不仅居大西北之首,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文庙匾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文庙大成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篇):武威文庙

元明两代,武威只出了两个进士,一个是元朝的余阕,任淮南行省的左丞,官阶正二品;一个是明代的李锐,任汀州府知府。清代出了65名文武进士,478位文武举人。这个数字相对于全国千百年间选拔出来的十万进士,百万举人,并不多,但在西北边疆地区已经首屈一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