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病证治概要——肝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和生理特点

 拇指医学 2018-08-18

肝胆理是藏象学的重要成部分,是研究肝胆的生理、病理、断与治的一科学。中医肝胆的认识,早在《内》中就有比述,以后的《千金方》、《中藏》等著作又作了一步的发挥。到了金元代,朱丹溪提出主疏泄者肝也,把肝看作是机体运行气血和新的重要藏器,肝的生理有了新的解。明清以后,随着温病学的崛起,肝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尤其是叶天士养胃阴学建立以后,并经过魏玉璜、王旭高等人的共同努力,划清了肝阴、肝阳、肝气、肝血的病范和疏肝、养肝的治界限,从而大大丰富了肝病的辨证论治理,使床医生的生理、病理、段和床特点,以及辨证论治等,有一定的律可循,成导临践的主要依据。

一、肝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和生理特点

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把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器官组织,脏腑与外界环境联系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学说。五脏即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物质——精、神、气、血的藏舍之地,也是生命运动的根本。如《灵枢·本藏》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神》亦云: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本藏》篇还进一步指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因此,早在《内经》中就已把五脏看作是整个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的中心了。 

心、肝、脾、肺、肾五脏,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互相依赖,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肝在生命运动中的作用又如何呢?肝属足厥阴经,是一个多叶的脏器,足厥阴经脉循行分布最广,上至巅顶,下至足底,与胆、胃相连,与冲、任、督诸经脉相通;联系目、喉、舌、唇、胁、少腹、前阴、睾丸等部位;居于季胁,排列六经之末,位处水火之间,应春气而主生、升,这就充分说明了肝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肝为厥阴,中见少阳之化。少阳是指初生之阳,主持生发之气。因肝应春生气,而配在东方,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难经》)虽然这是取类比象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的基本特性。另外,肝属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谓之厥阴。所谓交尽,意即阴之极尽的意思,阴之尽则阳之始,故又有一阳之气来复之机。因为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灵枢》云:肝为阴中之少阳。为此,肝有阴阳体用之异。

体柔用刚,是肝的另一生理特性。因为肝主藏血,肝赖血养,故云体柔,然肝气主疏泄,气为阳,故云用刚。且肝与胆为表里,内寄相火,是以肝体虽柔而其用则刚。肝之体柔用刚的特性,决定了肝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只有在刚柔相济、血养其体、气资其用的前提下,肝才能调畅敷和而不病。

由于肝的生理特性不同于其它四脏,所以它在人体生命运动中也有其独自的特点。例如: 

1.肝主生发  生发,是指生长和升发。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都是先从春天生发之气开始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为春天的阳气上升,促进了万物的欣欣向荣,人之于气交之中,也必须顺应这个规律,所以肝应春生之气,而主升发的作用,它是人的生命源泉和动力,林佩琴说: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类证治裁》)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推动了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活动,维持了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而整个脏腑气化活动则都藉肝胆生发之气的鼓舞。沈金鳌说: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腑生化(《杂病源流犀烛》)张石顽也说:肝脏生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著。”(《张氏医通》)由此可见,肝主生发之气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 

2.肝主疏泄  疏泄,意即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①对血液循环的调节。由于肝具有藏血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可根据人的不同活动情况,以调节血液的需求,如人活动时血液循行于诸经脉,人卧时血液内归于肝。血液或行或藏,亦由肝气的正常疏泄来实现,唐容川说:“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血证论》)②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出入升降是机体代谢的基本形式,肝除主生发功能外,还表现在它对气机的调节作用。唐容川又说:“木之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血证论》)这里的疏泄又包括肝敷布阳和之气以运行全身的功能,如水谷精微慓悍行于脉外的“卫气”,则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温分肉以候外,故《灵枢·师传》云:“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甲乙经》也说:“五脏六腑肝为之将。”说明肝具有抵御外侮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通过敷布卫气来实现的。又如水谷精微运行全身,或为营,或为卫,或为气,或为血,也需要肝气的疏泄,协助脾气散精,从而“淫气于筋”,以成“罢极之本”。另外,机体代谢过程中废物的排除,也是藉肝气疏泄的作用,诸如水气潴留,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等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肝失疏泄有关,《医阶辨证》谈到,肝气郁滞,可使“六腑传化失常”。

3.肝主运动  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举凡目视、足步、掌握、指摄以及肢体的各种运动,都与肝的功能有关,《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肝在天为风……其用为动。肝之所以主运动,一方面是通过它所主的筋及筋膜以联系机体的骨干、关节、肌肉,形成肢体运动的主要关键,俗云:筋长则力大。故肝主筋与筋膜,而获罢极之本的称呼;另一方面由于肝藏血,目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由此可见,肝血对机体的运动功能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4.肝主藏魂  中医认为: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魂则是神之用,藏于肝,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枢·本神》)意思是说:由于魂藏于肝,藉肝血之潜敛,则魂安不扰,随神以动,任物之昧,故依附于神,而主宰着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如上所述,肝在人的生命运动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概念,而是具有生发、疏泄、运动、藏魂等特点的一个多能脏器。

必须指出的是,功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产生功能的基础。肝的物质与功能的关系反映肝体与肝用的辩证统一之中。肝之血、阴谓之肝体,是资助肝用的物质基础;肝之气、阳,谓之肝用,是对肝阴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故肝的生理特点,古人称之为体阴而用阳,然阴阳两方必须保持对立的统一平衡,才能使肝气条畅而不病。

肝属五脏之一,其功能的发挥要在它脏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华岫云说: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临证指南医案》)因此,我们不能离开其它脏腑孤立地去看待肝的生理作用,也就是说,必须从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规律中,去看待肝在生命运动中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