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话上饶】趣聊上饶元宵灯彩

 唯我英才 2018-08-18

  这期内容不要错过!

“龙灯归屋,火炮蜡烛;龙灯归厢间,银子多满间……”这是我六十多年前与几个小伙伴,从正月初八九开始一起玩稻草灯唱的龙灯歌谣,每晚挨家挨户串门讨要压岁钱,边走边唱很有趣,进入人家店堂或厅堂后就大声还蛮整齐地唱起来,唱了两三遍后,收到东家递给的红包,就高高兴兴地唱着出门,有时遇见平时很熟悉的大人,还会喊着“添丁添丁,恭喜发财”,见又得到一个红包,便高兴地一边舞起手中稻草龙灯一边大声唱着走出这家人的店门或房间,又走向另外一家。一般来说,走了三四家,就要到一处光亮的地方,算算一共收到多少钱,够不够明天晚上购买新的红蜡烛的钱。

接着大家又再掏出裤袋里的花生、瓜子和米焦,堆放一起来平均分,你一块他一块,凡是跟着去的人,人人有份。最后还要定定明天去哪几家滚龙灯。大家还对今天晚上有哪几家小气的人,定下来明天晚上还要去,如果再是用花生瓜子蕃薯片打发我们,大家就会唱“龙灯米吧(尾巴)一跷,老板奶(上饶话老板娘)跌倒煤沙窖。'很多大人都很忌讳新年讲这不吉利的话,往往听到上一句话还没唱完,就会赶快送上一个红纸包哩。这种稻草灯,上饶人叫“禾稿灯”,三五人七八人都行,一般有三节或五节,最前面是龙灯头,最后面是龙灯尾,每节用稻草扎成约三十至四十公分长,外面用红纸绕一圈,下面用根筷子做把手,便于手握。每节上面都有一截红蜡烛点上火,扎龙灯头和龙灯尾比较麻烦点,大人也会一起帮忙,新春吗,大家图个热闹。上饶民间有说,稻草灯最大,其次是龙灯,最后是桥灯。

上饶城区与农村元宵节玩灯,大不一样。农村一个地方一种灯,我们村要嘛滚龙灯,要嘛滚狮子灯,要嘛抬桥灯。农村滚龙灯或抬桥灯一般规矩都要到大厅厦绕一圈,然后到晒谷场去舞,上饶人有的地方称晒谷场为“禾几荡”,是村里当年的小广场乡村小朋友通常会最早发现“又来一伙龙灯了”,大人就忙着准备鞭炮迎接,如果是娘家的灯来了,还要忙着准备点心,如面条,调浆果,桌面上还要摆好各种最好的糕点,湖村等地果片或蛤蟆皮是必须要摆上桌,还要泡茶敬烟。

上饶城里的灯,也是由地方人组织,有个临时组织叫灯会。解放前的商会会组织,那是最好看,队伍长,有桥灯,还有龙灯等。刚解放时,由各街道组织,如车站街,新建街,东门街,水南街,各显神通,要先游街表演,上饶人那时候叫“排街”。排街的队伍最前面是两个四方灯笼,上面写明地方或单位名称,接着是花篮灯,有手提花篮灯,也有挑着的花篮灯,上饶人叫担花篮,都是本街道挑选最漂亮的十二三岁女孩子来担花篮灯。后面就是蚌壳灯,花船灯,乐队吹吹打打,非常热闹。还有的地方有双狮灯,高跷灯,花车舞灯等等。记忆中还有一种四五十年都没有看到的“越火球',是走在队伍最最前面的开路,只见表演者双手握住一根细锁链,链子两头各系一只火盆,盆子有燃烧的炭火,双手上下舞起来,也有时打圆圈舞动,人群看到赶紧往后退缩,生怕火星烧到自己过年穿的新衣服。一般来说后面定有好看的高跷灯或狮子灯,龙灯要停下来表演了!高跷灯有五六个表演者,有的是扮演《西游记》人物,孙悟空最好看,有的是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也非常有趣,演祝英台的手拿一根长长的铁丝,顶端扎一个蝴蝶,不断吸引马文才来捕捉,快要抓到了,只见祝英台手中蝴蝶往上或往下一飞,马文才公子又扑了个空,观众中会爆发出开心大笑!非常可惜,越火球与踩高跷的传统节目如今看不到了。

那时候为了保护排街队伍正常行走,为了维护演出圈子的安全,让演员顺利演出,各家演出队伍都会叫很多人来协助,这些人手里拿根蔑片,大约一米长短,五六公分宽,事前将蔑片的青片,黄片劈开成三层,不劈到底,留下一二十公分让维持秩序的人手握,然后边走边拍打,劈劈剥剥响,既好听又增添了几分热烈,又能维持秩序。

再说说城区元宵节的彩门布置。不由地想起清同治十二年《上饶县志》《广信府志》关于元宵节的记载:上元一以粉团相饷,谓之“元宵圆”。衢市张灯喧闹达曙。

刚解放时,抗战路十字路口周围许多大店,如立大祥、源源祥、永利等大布店、广合顺百货店、和馨酱油坊店,春节期间自初五开始,布置彩门,上饶人叫花门,迎接元宵节。自制各式花灯,一供大家观赏,一家比一家漂亮洋气,二是招徕顾客。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要到正月十七八再拆了。彩门最大的特色就是走马灯。用彩纸剪成各种人物骑着马,贴在灯笼里特制的轮子上,因蜡烛的火焰产生空气对流而转动,那纸剪的人物也随着圈子不停转动。有时还会写上诗句或谜语,大大增添节日气氛。据说上饶城制作花门和扎走马灯,一个名叫“土地公”的人最厉害,手艺最好。

我记得解放初期,小孩子元宵节提的灯,很多是五角星形状的灯,扎起来容易,而且表示感谢共产党解放劳苦大众,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大概到1955年以后,城里的彩灯除了传统的桥灯,龙灯,蚌壳灯表演,花船灯与花篮灯的唱词都是歌颂毛主席和共产党,我还记得如:总路线照亮了我的心,毛主席是我们的带路人,大家加油干加油干,幸福生活万年长。还有五年计划看三年,三年计划看头年,赶上那个英国用不了十五年,十五年十五年,嗨嗨十五年!我1958年春节第一次参加车站街道元宵节活动,是四个小朋友表演快板剧《消灭四害》,两男两女,我们四个人的头上分别戴着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的形状头套,我演老鼠,我记忆中是正月初三下午到体育场进行表演,我们四人演唱的非常认真,得到大人们的表演,很是高兴。后来到学校,许多同学见到我,都会叫:老鼠来了。

第二次参加街道春节表演是1962年,我演蚌壳灯的渔夫,我随着时而快时而慢的音乐,不断变幻表演,该翻跟斗就翻跟斗,该打滚就打滚,一点也不怕痛,不 怕脏,后来代表西市公社到市里参加会演,还获得表演三等奖,还得了四个玻璃茶杯的奖品。

传统的龙灯,桥灯有很多的习俗,如要出行表演,即离开本村,叫出门灯,出门前几天要发灯帖,通知对方早作接灯的准备,如果不出门号在本村表演,叫子孙灯,不需要发灯帖。抬桥灯,通常是初三开始买灯纸,发给大家剪灯花,由家庭妇女剪,不会剪灯花,即套进去,就会被别笑话,成了红酒坛。桥灯出门要点香,还要披红布,要早点出门,当龙尾接上去,晚来的桥灯就不能接上去。只好等第二天了。桥灯行进中,遇到对面也来了一支桥灯或龙灯,双方都要停止前进,互相派人向对方龙头拜三拜,并拿出朝煙筒进行点着。龙灯上门舞灯,千万不能倒着退出人家大门,倒退是倒拨龙,很不吉利,只有碰到吝啬鬼的人家,才会用倒拨龙的方法来对待。桥灯端回家,要点香,还要烧茶叶,然后端着灯笼跨越茶叶,这叫避邪。

上饶民间灯彩,源远流长。灯彩由古老的祭祀活动转化为民间欢庆观赏的游艺话动,自然也保留了许多人们对幸福、平安吉祥的美好追求和避邪消灾的民俗心理。也形成了很多上饶地方的独特风格,也留了许多神奇的美丽传说和民间故事!

本文图片来源于德兴市瓦罐摄影艺术工作室

荐  稿:上饶市档案局

责任编辑:黄   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