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名家郭在舟艺术的审美特质

 山地之仔 2018-08-19

书香味

郭在舟│艺术简介

郭在舟,1966年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巢湖市美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2006年研修于中国美协山水高研班。

《野山黄昏》145×200cm

另一种语言 另一种表达

丘壑藏胸

文/雨舟

中国山水画是构建在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另一种独特的语言,是通过笔墨和色彩赋予思想情感的另一种审美表达,是天地万物了然于胸的自然融合,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互动。诗意、学养、气韵乃是凝聚其内的至臻至美的境界和气场。

山水画家郭在舟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不懈追求。多年来,他咏诗、读史、作画,深思广纳,养心静悟;他遍览名山大川、大江大河,搜险历奇,胸藏丘壑,逸气盈怀,挥毫泼墨间,在画与画中,构筑他物象世界里的精神家园。

《李家山、新秀》180×180cm

欣赏郭在舟的作品,无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体现出作者诗情画意的情怀,独特的审美意趣。他的作品,或严谨细腻,或粗犷洒脱,或飘逸灵动,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既有画境之美,画技之妙,又有画理之玄,让欣赏者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云芳气度》46×180cm

《秋山云树》34×138cm

纯真,乃是对一个艺术家最高的赞赏。画家郭在舟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纯净的人。他谦逊含蓄,平和内敛,不急不躁,以真情之笔墨绘就至情至感的风物:每当他进入创作佳境,世界即从他的眼前消失,画面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丰富的情感状态,手中的画笔成为他思想情感的囚徒。他的作品最真实、最直接地反映了他“情动于内,妙造于外”的艺术本色。同时,这也是他本真的创作乃至生活的状态,是他把握传统演变、对自然的清醒认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所凝练的一种超然的信仰。

《听得秋声忆故乡》97×180cm

当下,书画呈现时尚化、商品化,并以貌似率真的面貌大行其道之时,画家郭在舟依旧坚守着他的艺术操行和他的精神家园。创作丰富多彩的他,毅然决然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破冰”前行,在中国艺术的最高圣殿潜心学习,吸纳百家之精华,丰富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这是一种高贵的思想与质朴的精神在更高层面上的漫漫远游和践行,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内在素质、理想,以及艺术境界的客观要求。笔墨师古人,造境出心中,用色通西法。

《云雾漫过山庄》100×200cm

这是画家郭在舟在中国山水画高研班学习时,他的一位老师对他作品的充分肯定和评价。当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所感受的正是这种艺术魅力和力量。

山花烂漫笑,人间四月天。正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反映着画家郭在舟不同思想和风格的经典作品结集出版了。这个画集的面世,既是画家对自己创作的一个小结,同时,也为画坛增添了一个动人的景致。在此,我们由衷地祝福他,并感谢他。

《溪山叠翠》100×220cm

《一弯溪水醒山乡》97×180cm

《溪山幽居图》98×200cm

《移家欲向林中住》97×180cm

《山高水长》123×240cm

《溪山云水》100×220cm

《湖山清远》98×210cm

《溪山清韵图》

《如烟》68×68cm

《傍水人家》68×68cm

《烟山云水》68×68cm

《江上清秋》68×68cm

《山水清音》68×68cm

《山居晴烟椅》68×68cm

《春山新雨后》90×90cm

《曲水春烟》40×5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