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下肚,一家全中招 7岁女孩昏迷、肝功能衰竭 江南人普遍爱吃黑木耳,很多人习惯泡发一大盆黑木耳,随抓随取。7月27日中午,雯雯的妈妈拿起了泡发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捞起,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雯雯爱吃黑木耳,一下就吃了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 一盘黑木耳下肚后,姐弟两个照常玩乐。到了7月28日傍晚,雯雯开始出现呕吐和肚子疼,精神变得萎靡,随后,妈妈和弟弟也相继出现相同症状。三人被送往当地医院一查,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几百倍,医生初步判断,食物中毒。 其中,雯雯的症状特别严重,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如何对症下药,当地医院建议转到省级医院就诊。 黑木耳中毒无特效药 这种毒素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在临床上,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 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 黑木耳中毒的惨痛教训不少 这个错误千万别犯 事实上,这些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屡见报端。 2017年7月,福州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28岁辽宁姑娘毕雪因为一碗泡了两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2016年7月,温州董先生和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董先生吃得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毕女士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而这些黑木耳中毒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黑木耳一般都泡发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败变质。 夏季注意食品卫生 木耳随发随吃 应该如何泡发木耳? 木耳可用凉水(冬季可用温水)泡发。经过3至4小时的浸泡,水慢慢地渗透到木耳中,木耳又恢复到半透明状即为发好。无需为了追求口感,而特意延长泡发时间。这样经过泡发的木耳,不但数量增多,而且质量好。 在热天里,也可以把木耳放在冰箱里泡发,温度低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若发现泡过的木耳等干菜已经发粘,有异味,一定要倒掉,不要侥幸进食。如果不慎进食,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应该如何保存木耳? 1、泡发好的木耳可放冰箱保存 一般情况下,干木耳不要放在冰箱里,只需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但泡开了的木耳最好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里,因为木耳变潮湿后很容易滋生细菌,在冰箱里面细菌同样会繁殖,所以用保鲜袋密封能减少细菌繁殖。 放在冰箱李,也不要放太久,泡发好的木耳在冷藏条件下保存不宜超过24小时。 2、晾干再保存 有时候木耳泡得太多,一次吃不完,最好将泡开的木耳再次晒干,这样就不怕木耳会坏,而且也容易存放,只需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 如何挑选木耳? 1、选择黑木耳时应选择朵大适度、体轻、色黑,有清香气、无混杂物的木耳。 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大家可通过辨别颜色来区别真假。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背面是灰白色的,而地耳是黄褐色的,用硫酸镁浸泡过的木耳则两面都呈黑褐色。 2、黑木耳味道自然,有股清香味,而掺假的木耳有墨汁的臭味,把经过“加工”的“黑木耳”泡在清水中,很快水就会变成墨黑色。 (来源:科普中国) |
|
来自: 古耀仁 > 《社科,科技,科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