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岸交流 | 台南明代文物展 玉器欣赏

 自华居 2018-08-19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8年7月27日至8月12日

    (9:00-17:00开放,周一、二闭馆)

展览地点:台南市文化中心 文物陈列馆

讲座时间:2018年7月28日14:00

       明代玉器是中国玉器由中古神韵走向宫廷气派的重要环节。明代社会承袭了宋元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基础,商业非常发达,刺激了玉器渐趋脱离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逐渐分化形成了更适应生产的“粗大明”与追求精细炫技的两路风格。

       从器型上看,明代玉器主要有玉礼器、装饰用玉、文房用品和日用器皿等。玉礼器主要有玉璧、玉圭;装饰用玉有玉带板、带钩、带扣、玉簪、花片、玉牌等;文房用品有玉笔、笔架、玉砚、水洗等;日用器皿有玉盒、玉杯、玉壶等。

台北故宫藏玉圭

首都博物馆藏玉带饰

台北故宫藏玉执壶

       纹饰上,明代玉器有丰富的动物图案如龙、蟒、斗牛、飞鱼、凤、狮、虎、鹿、鹤等;植物图案秋葵、菊花、牡丹、荷花、葵花、兰花、石榴花、灵芝等;盛行以图案为底纹或边饰万字、喜字、寿字、流云、朵云、波浪等。此外还有最具时代特色的有两种内容:一是深受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在玉器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书画印艺术;二是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大为流行,玉器上比比皆是隐喻吉祥的纹饰。

首都博物馆藏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玉牌

       明代的皇家用玉由御用监制作,流传的资料很少。而民间观玉、赏玉之风的盛行,催生了琢玉业的繁荣,其中最著名的碾玉高手便是是姑苏陆子冈。同时为适应收藏、玩赏古玉器的社会风气,明代还有大量仿古、伪古玉器出现,其中不乏乱真者,甚至连乾隆皇帝也曾经被明代仿古玉欺骗。我们现今还能见到大量这一时期仿制的“古玉”。

上海博物馆藏玉簪局部

南京博物院展被清宫断代为周代的玉洗

      7月28日, 由台南文物协会主办的「日月同辉-明代文物展」开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由台湾藏家收藏的大量明代玉器,给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和欣赏明代玉器的机会。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历史文物是大家的共同记忆,明代对两岸不仅影响巨大,更是意义非凡。

       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何少峰主任及部分会员受邀出席了开幕剪彩仪式,并参加了接下来的专题讲座和两岸藏家交流活动。何主任表示,台湾前辈藏家对中华古文化的热心与钻研态度十分值得钦佩,能创造这样一个两岸学习交流、增进友谊的机会亦非常难得。浙江与台湾一水相隔,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丰富而深入。杭州市政府近期发布《杭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工作提出相关实施意见》,该“意见”鼓励台湾文艺人士加入杭州文化、艺术类社团组织,参加各类展览、展示、展演等文化艺术活动。由此,何主任代表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向台湾岛内文物协会与藏家发出倡议,期待台湾藏家与浙江藏家在今后能共同举办高质量的活动,进一步加深交流。


       台湾藏家的收藏活动由来已久,藏品丰富且研究透彻。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大陆玉器经由港澳或海外流入台湾,在台湾引起持续多年的玉石收藏热潮。台南文物协会便成立于80年代,是台湾地区老牌收藏协会之一,本次展出的精美展品更是彰显了其长期收藏研究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现场拍摄的部分展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