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得有理有据,历史上的四大错别字,至今无人质疑

 生死一知己 2018-08-19

写错别字,每个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常会犯的疏忽,原因有很多,或不细心,或粗枝大叶,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改过来就好。然而,历史上有几个错别字,直到如今都没有改过来,最关键的是,也没人质疑。

错得有理有据,历史上的四大错别字,至今无人质疑

第一个错别字:避

承德避暑山庄在清朝很有名气,因为满清是北方人,特别怕热,因此,避暑山庄就成了达官贵人避暑之地。山庄正殿的上方有块匾,写着“避暑山庄”四个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让人奇怪的是,“避”字右边应该为“辛”字,可是康熙却多写了一横,这是为何呢?

原来,康熙皇帝忌讳“避”字有“逃避”之意,于是特意多加一横,以此说明:这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

错得有理有据,历史上的四大错别字,至今无人质疑

第二个错别字:流、在(两个错别字)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有一块匾额写着“风流宛在”四个大字,这是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追念扬州历史上的父母官欧阳修所作。让人奇怪的是,“风流宛在”四个字中,居然有两个错别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这是为何呢?

原来,欧阳修在扬州是个风流太守,闹出过不少韵事,因此,刘坤一故意这样写,意思就是: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

错得有理有据,历史上的四大错别字,至今无人质疑

第三个错别字:富、章(两个错别字)

孔府正门悬挂的“圣府”匾额是明朝宰相严嵩所写,而两侧的对联则是纪晓岚所题,对联为“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让人奇怪的是,纪晓岚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竟然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富”字少上面一点,“章”字的一竖破日而出,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是纪晓岚故意为之,“富”字宝盖少一点,意为“富贵无顶”,“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意为“文章通天”。

错得有理有据,历史上的四大错别字,至今无人质疑

第四个错别字:院

天津独乐寺中的报恩院,是咸丰皇帝亲自手笔的匾额。公元1859年,咸丰皇帝游历独乐寺时,住持恳求为四合院题匾“报恩院”。有两种意思,一是独乐寺被赐为皇家禁地,主持为了报答皇恩;二是空门高足怀恩四海,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咸丰皇帝也不客气,直接提笔就写,可是“完”字却少了一横,这是为何呢?

原来,当咸丰写完后,才知道少了一横,可是旁人都不敢说,正尴尬之时,咸丰灵机一动,解释起来:人要知恩图报,佛家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不能写全。

参考文献:《独乐寺》、《避暑山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