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信息】长江流域跨界合作 严打非法采砂共护一江清水

 冬天惠铃 2018-08-19

        成本一二十块钱一吨的河砂倒卖到工地暴涨至一两百块钱一吨,巨额暴利,导致长江遭受非法采砂之害。

 

 

        从长江水利委获悉,为保护一江清水,两岸生态,沿江流域跨界合作,多部门联合执法,大大遏制了非法采砂猖獗态势,自2016年12月非法采砂入刑以来,各地共破获涉砂类刑事案件19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0人,50余人获刑。

 

“由于利益巨大,江里采砂相当于沙里淘金,村民们为此抢占码头,日夜不停在码头作业,噪音很大,灰尘也大。”江西瑞昌市环境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吉奎介绍,从2016年开始,他们联合水利、公安、海事、港口等多个部门,开展码头整治,严打非法采砂,一年多来,拆除了29个码头,切割淘汰了200多艘采砂船,岸线复绿工作也已展开。

今年7月23日,长江安徽池州段,两艘正在非法采砂的船只被巡逻的执法人员当场抓获。

 

“一般非法采砂都是两艘船,一只船采砂,一只船装砂,如果是1000吨载重的船,如果发现不及时,2个小时采满砂石后,他们就会逃之夭夭。”池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张武桥介绍,为严打非法采砂,当地成立了水务、公安、海事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在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巡逻,对抓获的非法采砂船只予以拆解,并对涉案人员按照最高额度处罚,构成犯罪的直接移交公安机关立案。

 

 
非法采砂严重危害长江生态

 

在长江干流上非法偷采危害极大:一是改变河势,危及堤防安全,湖北浠水县四邑堤段、江西九江市的永安堤段、安徽芜湖等江段,均发生过采砂造成江岸崩塌事件;二是堵塞长江航道,引发海损事故;三是破坏水生态与水环境,影响生态安全

 

由于非法采砂大多在夜晚进行,且大多是“三无”船只,导致打击非法采砂存在“看不到、抓不住、难处罚”的难点。为扭转这种困局,多部门联手、跨区域协作的执法环境正在形成。

 

 

目前,长江经济带上的苏沪、皖苏、鄂赣皖、湘鄂、川渝等省际交界江段先后签订了跨界水域采砂联合共治协议,建立了联合执法、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等制度,对流窜作业、越界偷采等违法行为形成有效打击。

 

2016年“非法采砂”入刑,至2018年6月,各地共破获涉砂类刑事案件19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0人,50余人获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