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园之城| 108处园林列入《苏州园林名录》,你去过几处?

 秦岭之尖 2018-08-19

园林之于苏州,

正如故宫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

不一样的是,作为城市名片,

苏州园林是实实在在融入人们生活的。

兼收并蓄的亭台楼阁不动声色地

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恣意自在的小桥流水

共同构筑了人们细腻精致的生活方式。



今天,

随着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正式公布,

园林总数达到108座,

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天堂苏州·百园之城”将成为苏州的新名片,

这是当代苏州人以责任和智慧

对这座千年古城的致敬和献礼。

市委市政府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作出建设

“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决策部署,

实现苏州园林群体性保护,

让千年文脉得以活化传承。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在苏州成为第一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背景下,

伴随着对古城风貌的全面保护,

苏州园林的恢复与发展得到了

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特别关心,

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先后修复,

扩大了苏州园林群体保护的范围,

9座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走上了国际舞台、

纳入国际化管理轨道


通过40年来持续不断地保护修复,

苏州园林管理部门

有效探索了保护与管理并重、

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保护管理模式,

真正使苏州园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供不竭内生动力。



苏州园林众多,

尤以拙政园、沧浪亭、

狮子林和留园出众,

分明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网师园、环秀山庄、

艺圃、耦园、退思园等园林散座四周。

明人汤传楹追忆其

苏州西南私园荒荒斋所记:

“每至明月之夜,倚楼吟眺,烟树惝恍,

南望穹窿一带,山色有无,与云出没。”


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坐落在苏州市西北的金门附近,属于苏州名园之一。


环秀山庄,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园中叠有一座假山,为中国之最,存留至今,系叠山大师戈裕良杰作。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园分东西两部,西园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主,前后列山石,以藏书楼压其背,小轩隐其前,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孤例。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的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闻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的美誉。


对于见素抱朴的苏州园林而言,

我不过是对他一见钟情的众人里,

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乃至于,

我全然不知该如何提笔去描述他的美好,

生怕哪一个笔触惊扰了

娓娓道来的仪式感。

当我第一次踏入

这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

眼见的是清幽秀美的假山,

亭台楼阁、池塘小桥错落有致的排开,

清简朴拙的古早玩味油然而生。


浪沧亭,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园林。


竹篱矮墙围住入口,

若有似无的流水声潺潺而过,

白砂铺在石阶之间自成方圆,

在木门尽头,

数盏石灯俨然而立,竹松扶疏之间,

恰是一股时空交错的

“道法自然”悄然而至。

自是一方足以让你放浪形骸、

无拘无束的处所。


网师园,以小巧精雅著称,保持了苏州旧时世家完整的宅、园相连风貌。


那些雕梁画栋的屋檐翘角,

幽静秀丽的曲径小道,

典雅端庄的建筑,它们由来已久,

在日光的抚摸和岁月的轻吻中亘古不变。

当他们足够老旧且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穿越久远的岁月直抵内心,

反而愈渐能从中品味出别样的美。


可园,北宋时为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为韩世忠庭院,元明时期为僧居。


当然,苏州的城市身份

使得园林不单单是建筑和景观的载体,

那些生动有趣、

缠绵悱恻的故事更令人心驰神往。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保留至今最完整、最典型的文人写意山水宅园。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拙政园,

在此园的建筑期就加入了规划,

文人喜欢竹的很多,

爱兰草的也不少,

淡雅一点的荷花也不错,

何况拙政园的水面面积很大。

但它的活招牌竟是紫藤。

这得从拙政园的第一位主人王献臣说起。


拙政园水廊


王献臣实在是倒霉。

他属于明朝最特殊的机关锦衣卫系统。

一个文人,混在这个系统里,实属异类。

不过经过努力考中进士,

按照明代的官职属性,

他终于搭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他却莫名其妙地跟东厂结下梁子,

最后锒铛入狱。

被贬到广东当驿丞。

然后他就遇到了文徵明,

同样是个倒霉蛋。

小时候就是个神童,

但科举考了十几次,就是不中。

这两位一碰面就惺惺相惜。

一个是怎么考都考不上,

一个明明考上了就是混不灵。

两位一合计,就开始捣鼓拙政园。

 

拙政园初雪


紫藤,估计是最符合

两位心境的一种植物了。

首先,它看上去古意盎然。

古朴的东西,厚重,

很符合这两位落魄的心情。

其次,紫藤夭矫灵动,

虽然古朴但不失大气,

这也很符合两位死不认输,

觉得自己大小算个人才的感受。


紫藤花

 

拙政园的紫藤目睹了园主的宦海浮沉

而留园的冠云峰则见证了爱情的缘起缘灭。

晚清重臣盛宣怀是留园最后一任园主。

盛宣怀一生有八儿八女,

人称盛七小姐的盛爱颐,

曾在留园展开一段世纪之恋。


留园,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庭院错落相连,层次丰富。园中众多的太湖石峰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小蓬莱的紫藤花年年盛开,

备受宠爱的盛七小姐渐渐长大,

出落得如花似玉。

而留美归来、风华正茂的宋子文也是一表人才,

一段美好的感情就这样开始萌芽。


留园冠云峰


时局动荡,热恋中的宋子文

受孙中山敦促赴广州参与革命。

放心不下盛七小姐的宋子文

多次力邀其同赴广州。

然而盛七小姐终究没能抛下祖宅、

抛下母亲私奔。

七年之后,当宋子文再次回到上海时,

已经是“始君有妇”。

伤心欲绝的盛七小姐直到32岁才完婚。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终是散了。


留园春色


然而,留园的爱情故事并非都是遗憾。

1923年7月,

一场盛大的婚礼曾在苏州引起轰动。

时任北大校长、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和

周峻女士的结婚典礼就在留园举行。

花格窗映着新娘幸福的笑脸,

嘉宾云集,名流咸至,

在礼乐声中拜堂成亲。

彼时的喜庆和热闹是可以想象的。


 

行走在苏州园林,

目不暇接的美景和碑刻上记载的历史,

即使是走马观花,

也能让人体验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

柔软的时光铺陈,

那些搭配好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不如留着下次,

身临其境去感受。

 


来源:乡愁小栈,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