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研发机构之十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小龙pph46btb60 2018-08-1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于2012年11月正式成立。

目前,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8个研究室。

1.组织结构

研究所由科研系统、管理系统和产业系统组成。

图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组织结构

科研系统包括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光与健康研究等7个研究室。管理部门设置有综合管理处、科研管理处、成果转化处、资产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战略规划处。产业系统包括一大批投资和孵化公司。

2.发展模式

研究所重视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积极探索并创建了以研究所为依托,工程技术为核心,知识产权为纽带,资本为辅助,多要素紧密结合的新型成果转化模式。

研究所为建成集聚国内外医疗器械领域高新技术成果的中试基地,发起成立了科技成果工程化主体平台——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科医疗”)和“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并牵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联盟,建立了以高端工程技术服务为特色的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器。依托孵化器,研究所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较高成熟度的国内外创新科研成果进行项目投资和成果孵化,目前已成功孵化项目公司近30家,并顺利转移转化了流式细胞仪、血栓弹力图仪等一批科研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