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丢掉了濮阳,夏侯惇成为吕布的人质

 时拾史事 2020-05-27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吕布、陈宫在兖州政变(为方便描述,后称吕陈军),向荀彧防守的核心地区,发动了四路进攻。

张邈派使者去鄄城骗粮被荀彧识破;围困范县的氾嶷被范县县令靳允诱杀;攻打东阿县的陈宫,因为黄河渡口被程立破坏无功而返。吕陈军的四路人马失败了三路,只剩吕布这一路还没有结果,他带着主力军朝着鄄城濮阳方向进攻,鄄城是兖州州府所在地,所以这是最关键的战役。

对吕布来说,最好的结果是直接拿下鄄城,端掉曹操老窝,结束兖州全部的战斗。退而求其次是得到濮阳,以此为根据地,寻机拿下鄄城,最差就是既没拿下鄄城,也没得到濮阳,如果是这个后果,政变前景黯淡。

吕布带兵杀到鄄城城下,看到荀彧已经有了防备一时难以攻破,就索性放弃攻打鄄城。吕布也担心濮阳的夏侯惇出兵从后面围杀过来,吕布转身冲向濮阳。

鄄城濮阳地理位置图

半路上,吕布遇到了从濮阳出来的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操二次攻打徐州时留下守家的军队,主要负责拱卫州治鄄城。鄄城不但是兖州的中枢,还是曹操的家。有家才有国。(《三国志》: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

从留守军队的角度也可以推测出曹操的用人。留下看家的人,一定是曹操最信任的人。鄄城在东郡,曹操留了两支队伍在东郡:夏侯惇和陈宫(张邈不会带兵)。

看看曹操阵营里的现状,一位托妻献子的张邈,一位待如赤子的陈宫,这两个都被曹操深信不疑,但在曹操创业初期,曹操两勒上的刀就是他俩插的。看来,曹操的性格多疑也是有成长轨迹的。

夏侯惇接到荀彧请求后,带着部队迅速赶往鄄城。路上正与吕布相遇。这是兖州政变以后,双方第一场正式的军事对阵。

双方摆开阵式拿出了鱼死网破的气势,战场上旌旗招展号带飘扬,敌人相见分外眼红。这壁厢如探海蛟龙,那壁厢似下山猛虎。冲在最前面的两方先锋营步步靠近,大战一触即发。

两军相遇,电光火石间见了分晓:夏侯惇瞬间把吕布打退。

夏侯惇得胜回营,而败退的吕布却进入了濮阳,获得曹军大量辎重。与其说两个人这次见面是在交战,还不如说是在交接。在外人看来,好像是换防时间到。《三国志》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

原来,吕布是要夺取濮阳,有个立足之地。而夏侯惇也无心守城,他急于回鄄城形成防线。双方在你进我退地互动中完成着自己的目标,像是跳探戈的两个人,很默契地交换了位置

(图片来自网络)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主战场出了结果,而次战场更为精彩。占据濮阳的吕布派了将领诈降,混进了夏侯惇的阵营。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夏侯惇被吕家将劫持了。但更神奇的是,这些吕家将要钱不要命。他们并不急着离开,而是向夏侯惇大营勒索财物。

估计执行任务的这批将官跟着吕布干的时间太长了,这些年太穷了,所以养成了无论到哪儿都先抢一票的习惯。这叫闲了置,忙了用,持家过日子的好传统。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瞧他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此时,夏侯惇的中军大营已经乱作一团,傻眼了,全军“震恐”。(《三国志》(吕布)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

估计震恐还有个原因:难道夏侯惇的命就值点儿财宝钱?难道不值整座鄄城吗!主将夏侯惇被劫持就算了,竟然还被忽视价值,这也太侮辱人格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夏侯惇的部将韩浩从别营赶了过来,他是夏侯惇的心腹爱将。

韩浩在董卓时期,是讨董诸侯之一王匡的从事官吏,王匡死后韩浩又被袁术任命为骑都尉,直至跟着夏侯惇为部将,战斗经验丰富。

军队的军心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突发危机的时候。军队主帅被抓了,士兵一下就失去了主心骨,习惯于服从命令的军事生态被打乱了。如果此事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自己人相互踩踏,而有异心的人,也会趁乱打劫。

韩浩主动站了出来,他要立刻让慌乱中的士兵有个头领。就想找不到手机了,第一时间确认不在老婆手里。心,首先就不乱了。

韩浩要求大家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擅自行动者,军法从事。“皆案甲当部不得动”。

稳定住内部以后,韩浩才进入劫持现场。也是,如果外面都是准备投降的人,韩浩肯定也就不敢进场探班了。

看着被绑着的夏侯惇蹲在下面候着。韩浩非常生气,他无法接受绑匪这么对待价值连城的夏侯惇:“你们这帮土鳖!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如此贵重的将军呢?!不识货就不要拿着货!夏侯将军是无价之宝,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得到他的!所以,我不会因为顾及将军的性命,就把你们放了!”

全场秒静。

只有夏侯惇在晃,有点儿蹲不住了。为了不辜负“惇”这个名字,他坚持了下,继续蹲。

韩浩转脸含泪对夏侯惇哭诉道:”将军,我真舍不得您啊!“

说完,韩浩拿起步话机大声说:“各部门注意!各部门注意!弓箭手、狙击手、冲锋枪、火箭筒,听我命令,我数三下,向绑匪射击!“

“1!“

夏侯惇吓躺下了,改名:吓后躺。

“2!“

绑匪们都吓哭了,他们纷纷吓跪,嘴里还委屈地说:“我们只是想要点儿钱罢了。“ 然后主动放了夏侯惇。

有个绑匪还探了探夏侯惇的鼻息,如果人质死了,罪责更重。

韩浩看到绑匪知错就改,非常满意。他狠狠地教训了绑匪一顿,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人,然后把他们都杀了。

毕竟,这么不开眼的绑匪,留着也没有。

夏侯惇的军队是曹方唯一真正的野战军,无论是活捉,还是杀死夏侯惇,对战局的影响巨大。这次吕布方面得到了真正的胜机,如果劫持成功,气势绝不一样。但抓不住重点的绑匪不是好绑匪。成功来的太快,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

成功遮住了双眼,斩杀了自己的头颅。

这次危机让韩浩的能力突显,后来,夏侯惇认为韩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推荐给曹操作了下属,以扩充曹操的人才储备。(《三国志》引注“惇将韩浩……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浩乃数责之,皆斩。惇既免,荐浩于太祖。

夏侯惇可能是担心下次遇到的劫匪,没这次的好说话。

了解经过以后的曹操对韩浩的果敢非常赏识。(特别说明:历史上,夏侯惇被劫持时,还是很英勇的,他同意韩浩射击。)

其实,汉朝官吏对如何解决绑架的问题,态度一直比较摇摆。一是汉朝没有单独明晰的绑架(持质)律法,而是混杂在抢劫的条文里,只强调持质必杀,而对被劫持的人质,没有具体的章程,这让执法者概念比较模糊,无所是从。

虽说古代的君王不会把老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死了就死了。但让执法者亲口下令,全力拿下绑匪,无需估计人质的安危,是有悖人情的。但朝廷没有明确的律例,你让执法者怎么下令?这是好说不好听的事情。再者,如果人质,是执法者的熟人呢?或者是国家干部呢?

这跟安乐死一样,尽管本人同意,家属也未必肯签字,有理没有情啊。

西汉时期的赵广汉就处理过绑架案。赵广汉是著名的清官,就是他发明的举报箱。

赵广汉时任长安市市长。一次,皇宫的侍卫苏回被绑匪劫持要钱。赵广汉赶到劫匪的住地,他并没有一味强攻,而是劝说劫匪放人:“人质是皇帝的侍卫,赶快放人争取从宽,死刑是每年冬至才执行的,如果你们运气好,之前赶上大赦,还可以保命。”两位劫匪听了赵广汉市长的话,果然放了人质。也许他们成功劫持了天子的侍卫,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所以趁着手兴,再押一把:能遇到大赦。

但这次,他们输了。

这个案例就能看出,官吏在具体处理绑架案时的思路:能保住人质,还是会尽量想办法的。

跟曹操有忘年交的桥玄,有个十岁的小儿子,独自在外面玩儿的时候,被三个劫匪绑了。让桥玄拿钱赎人。

接到报警后,由主管---司隶校尉---阳球带队,京城负责治安的所有领导全部到达事发地现场办公,并与劫匪周旋。

桥玄也来到现场,他当时担任丞相。桥玄看到阳球他们太磨叽,就告诉阳球:“绑匪必须杀,不要因为我个人的事情,损害国家的威严!”看到手下们还在磨叽,桥玄一边喊一边亮剑:“赶快上!不上,我他娘的毙了你!你他娘的把意大利炮给我拉来!”

有了人质家属的认可,阳球立刻发动攻击。绑匪为了尽量够本儿,就把乔家少爷杀了,自己也被杀。

这些事例说明,汉朝以来并没有统一对待人质的责任依据,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的。如果顾及人质,就有损法律的威严,无法将绑匪绳之以法,如果不顾及人质,又似乎有草菅人命之嫌。

这次韩浩用了投鼠不忌器的办法以后,曹操非常敏锐地明确了持质案件的规则,执法者对待人质的态度是:“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就是不用估计人质的性命,击毙绑匪。

曹操执行了这条律法后,持质案件减少很多,《三国志》记载:“由是劫质者遂绝。”毕竟,劫匪绑人是为了换到钞票过生活,如果官员根本不顾及肉票儿的生死,那手里死攥着的肉票儿就没有钞票,只有肉了。

这是中国律法史上,关于人质的第一条明文规定,并被延续到清朝。

曹操借夏侯惇被劫案确定了法理依据,称韩浩的做法称为:“万世之法”,真不为过。(《三国志》: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

回到兖州现场。吕布占据濮阳也算小有收获吧。虽然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好在不是最差的。

而夏侯惇也总算与荀彧汇合了,估计彼此都有劫后余生的亲近感。如果夏侯惇被吕布缠住不放,鄄城的防守也很难坚持。这是突发事件,荀彧并没有时间做好战备工作。

有夏侯惇的军队在,荀彧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立刻捡起石头向敌人砸去。

荀彧大开杀戒,让夏侯惇深夜实施斩首行动,杀死了鄄城内的几十个参与陈宫谋反的官吏随从。血腥,让鄄城里的躁动清醒。鄄城的人心终于稳定下来了。(《三国志》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

但危机并没有结束。

兖州的叛乱,引起了邻居豫州刺史郭贡的异动,他带领数万兵马来到了鄄城城下,要求与荀彧见面。这下鄄城官吏彻底傻了。这也太巧了,吕布刚从西边来,郭贡竟然同时就从南边的豫州来了。这是被合围的节奏啊。(《三国志》豫州刺史郭贡率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

鄄城要变湮城。

荀彧打算单刀赴会,独自前往会谈。但夏侯惇觉得情况危急,劝荀彧道:“您是一州之主,不要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一旦对方伤害到您,兖州就彻底完了。他们肯定不是那些只要财宝、还能吓跪的吕家将。这么好的运气遇到一次,按概率,不会这么快就遇到第二次了。“(《三国志》贡求见荀,将往,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

荀彧分析道:“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据我的了解,平时张邈跟郭贡并没有往来。既然如此,我判断,郭贡是闻风而动,不过是想来趁火打劫的。但他此刻应该还没确定张邈他们是否占据了优势。郭贡不会在没看清形式的时候,冒险轻易出手。”

墙倒了众人才会推

“所以,我一定要在他没有主张之前跟他沟通下,就算不能说服他帮助咱们,也要让他保持中立观望,为曹使君回来拖延时间。”

“如果先怀疑对方是敌人,对方一定会成为敌人。此时咱们势微,尽量要跟各方势力维持正常关系 ”

“再说,按概率,你去当然不行,因为你已经遇到过了。可我没被人绑啊,我的好运概率还没用过呢。“

夏侯惇半天没说话,眼睛快憋瞎了。

荀彧出城从容淡定地见了郭贡。双方进行了平等尊重互不坦诚地非正式会晤。

郭贡见到荀彧的神态趁心趁意,但并不趁火,于是取消了打劫的念头,退兵了。(《三国志》贡见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

兖州政变发展到现在,给人一种非常墙裂的体会:政变双方的团队水平,完全没在一个水平线上。

回顾吕布的团队,首先来到兖州就是被金蛋砸中,但他的企业文化太糟,缺乏管理结构松散,战争开始就出现了叛徒。接着,团队作战的时候,虽然屡屡占据先机,但在很多细节上都出现了问题。

他们是一批只准备抓住人质,却没准备抓住机遇的人。

再看郭贡事件,陈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郭贡的势力是敌是友,起码应该在陈宫的视野里,陈宫显然对此懵懂无知。怎么也不能让有数万兵力的豫州人马,这样悄悄的走,如同他悄悄地来,不带走一个敌人的脑袋。

而曹操的团队,就完全不一样了,人数很少,却有很强的执行力和目标感,即使领导不在,他们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遇到困难怎么解决是最佳方案,分工协作,井然有序。

虽然双方兵力人数相差很大,但互怼起来,高下立判,云泥之别。所以,吕陈军没有在第一时间拿下鄄城,给了曹操率军赶回兖州的时间。

很多时候,赢靠的不是量,而是质,胜靠的不是刀,而是脑。

(黑猫警长对这个结论表示不服,掏出手枪,朝小编就是四枪)

【三扒第六十五期】

作者的七夕彩蛋

牛郎和织女,养了好多喜鹊~~~为了七夕桥震啊

上一期:吕布竟然占领了曹操95%的地盘 | 谐说三国扒正史

END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赞赏支持一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