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了大半,孩子的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呢?是饱览美景名胜,还是遨游在书的海洋?是回老家痛快玩耍,还是去夏令营磨砺体验?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在过暑假这件事上,我们当然不能盲目攀比。 有位爸爸就经常带孩子回老家,钻山沟、看朋友,对孩子来说,这也是种快乐的体验。他自豪地说: 此话怎讲? 为了孩子更好成长,家长们毫无保留倾尽全力,报特长班、买学区房,出国游学……然而,效果却不那么乐观: 有的孩子永远是电子产品的拥趸;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低,游戏级别很高; 有的孩子唯我独尊,一大家子都伺候不了; 有的孩子学业优秀,却不知给生病的妈妈端一杯热水; 有的孩子甚至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对父母拳打脚踢…… 很多老一辈人感慨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的毛病却越来越多,反不如我们小时候,受苦受穷,却更孝顺懂事。”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当今家庭教育里面最大的缺失——艰苦生活的经历与磨练。 在生活条件优越便捷,孩子们得到的爱满溢而出的当今,有远见的家长一定会有意识带孩子吃苦受累,补上艰苦奋斗这一课,给孩子脆弱的心灵补钙。 无论在哪儿、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要想孩子成大器,这六个神奇的地方,是孩子一生中必去的。 家乡 每年回农村老家过春节,是权权最不情愿的事。没有热水洗澡,没有足够的青菜,没有Wi-Fi。茅厕建在院子外,远、冷、恶心。权权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情怀的媒体人,他避开生活条件落后的短板,专门从人情物产的角度激发孩子的兴趣。 权权跟亲戚邻居的孩子们一起放牛、喂猪、剥玉米粒;跟婶婶一起挖野菜烙合子;捡拾刚下的笨鸡蛋煮着吃。当爸爸给讲起他弘一法师每一粒米都咀嚼十几遍的时候,权权产生了共鸣。回家后对妈妈说:“做饭少搁点米吧,剩下倒掉怪可惜的。” 亲身体验乡情的珍贵和物产之不易,是对孩子人性的最大保养。 艰苦的地方 兮兮爸爸有一个农民朋友老张,为人豪爽幽默。爸爸常会带兮兮到张大爷这里待一阵,喝喝山泉水,尝尝新鲜瓜果蔬菜。有时爸爸也和大爷担水浇地,除草间苗,兮兮和大娘做好饭菜送到地头。 浓浓情意后面,是清贫和拮据的无奈。一台亲戚淘汰的黑白电视,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电器。 为了供哥哥读书,大爷给砖厂拉砖,大娘给修路队送馒头。两人常常薅一把青菜蘸酱下饭,几个月不食荤腥。兮兮还认识了一些年轻媳妇,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刚刚二十多岁就生了几个娃,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这些,让蜜罐里长大的兮兮,感到深深的震惊和触动。 让孩子体验一下底层苦难,感受不读书只能被命运苛待的窘困,比起高大上的讲座和耳提面命的唠叨要有效百倍。 父母工作的地方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家庭主妇子君被丈夫抛弃。当闺蜜带着她悄悄来到丈夫工作的公司,看到电脑哒哒响成一片、电话声此起彼伏、员工们一溜小跑的情景,方才知道丈夫在外面多么不容易,自己对丈夫的关心多么肤浅。 让孩子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公司严格规则和监督下,父母的投入和辛劳,感受他们工作上的压力,孩子才会知道,自己活得滋润快乐,是有人替你遮住风雨,负重前行。 饭店后厨及客房 外出住酒店,都是别人收拾好了我们去悠哉悠哉享受,你可曾亲身去体验舒适背后的艰辛? 上午饭点之前,看员工们如何擦玻璃门、清除地面油渍、给碗筷消毒;再看看师傅们择菜、洗菜、切肉,冒着高温,挥汗如雨炒菜的过程;饭后,看看如何刷碗洗杯,清理店堂;再到客房,看服务员如何手脚麻利地收拾房间。 很多学生课余到饭店麦当劳打工,通过实际操作,才感受到工作的劳苦严格,也学会了很多技能,变得自立自强。 从高高在上的上帝,到谦恭机敏的侍者,这个转变会在孩子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不是缺不缺那几个钱的问题,而是要让孩子拥有丰富的体验,他未来才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才不会因为做饭洗衣之类的琐事,断送爱情婚姻。 医院 我们说的不是去看病,带孩子去医院,体会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宝贵、疾病的可怕,以及各色人等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时的恐惧、焦虑、无助。不要以保护之名,把孩子与医院中的世态万象隔绝开来。 结合相关专题节目和视频,这些体验会让孩子对疾苦、对人性、对责任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公安局 别以为公安局离孩子很远,公安局里有专门的青少年普法教育设施,可以通过以案说法、普法讲座,结合参观监狱、拘留所,旁听少年法庭审判,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考斯特·派克说过:“我们不能剥夺别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让孩子体会一念之差一生尽毁的悔愧,筑起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就好比给孩子打了一针疫苗,孩子自然会增强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 当孩子的生活在便利的环境中, 想要的东西变得唾手可得; 当孩子的欲望不需要努力和忍耐, 就能轻易得到满足; 当父母之爱, 通过优越的生活和优厚的条件来体现, 我们要警惕我们的孩子, 变成那个不解难民“何不食肉糜”的白痴。 带孩子走出舒适的环境, 走进贫困,苦痛和匮乏,懂得珍惜; 走进劳作和坚守,学会感恩; 走进过程和标准,知道如何生活。 这样养育的孩子, 会克服很多毛病, 增加很多见识, 长出很多本领; 会成为一个好的接班人、好公民。 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教育达人,头条签约作者 曾任小学和中学教师,倾心探究儿童教育多年,多家教育期刊专栏作者,今日头条“亲子沟通如何说”签约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