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品雅集五周年庆典专场|一品雍斓之宫廷遗珍(上)

 RK588 2018-08-19

宫廷艺术品,在普通人眼里,是个颇感神秘却又望尘莫及的名词,然而在藏家眼里,则是古代帝王赏玩之物,或者是帝王御制的艺术品。

 

    宫廷艺术品往往意味着顶级,而帝王将相的偏好又会对民间的喜好具有很大的指导性和倾向性。所以,古往今来,宫廷艺术品始终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并且经久不衰。

 

    中国自古有盛世之说。自康熙至乾隆的一百三十多年,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当之无愧的盛世。即便放眼全球,17-18世纪仍是中国人的世纪。在康雍乾三位开明君主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

 

    本次拍卖我们遴选数件明清各时期宫廷艺术精品,涵盖陶瓷、玉器、珐琅、漆器等门类,以飨藏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宫廷艺术品的精彩世界,共同感受宫廷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清乾隆 白玉描金堆彩人物瓶

16.2cm

赏析:通体以一玉掏挖作瓶,玉质为匀净的白玉,玉质温润无瑕。瓶身修长,唇口、平肩、圈足。通身为极细、极均匀描金如意云纹,每朵云彩,大小粗细几乎一致,描绘其工整,精细以此可窥见宫廷对艺术品严谨和一丝不苟。瓶中心倭角形开光中,堆彩“山水人物图”,所塑主体为山石宝塔,塔作四层,塔刹,悬铃,样样齐全,山石、阶梯与树木均为工笔绘画,人物近处有:老者,书僮,挑扶。远处有山和碧波荡漾的小船。构图远近距离恰当,具有一定的透视感,水波纹饰与开光外一样为描金装饰。整件作品制作精良。应该是清宫造办处的杰作。综观此瓶线形柔畅,抛光精细,造型古朴端庄,描金装饰华采缤纷,甚为难得,是清朝康乾盛事宫廷玉器的典范,实为文雅陈设佳器。

来源:旧金山邦瀚斯 2004 年遗产拍卖

 

清乾隆 御制金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直径 20.2cm

赏析:画珐琅乃珐琅器品种之一 , 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 , 又称“洋瓷”。画珐琅也有用其他金属做胎的 , : 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画珐琅起源于法国 , 16 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 , 最早在广东制造 , 广东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 ,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 , 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并大量生产 , 所做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如乾隆元年四月十一日乾隆帝下达旨意“现今上用活计甚多,房屋窄小,添盖房三间。”同年五月初八日、为承造供器添造房子三间 , 扩大珐琅作;广召画珐琅人,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画珐琅人不足用,召募画珐人张维琦进内当差,乾隆四年三月十九日,广东监督郑伍赛进来画珐琅人六名,这是广州画珐琅人进入琅作效力人数最多的一次……

金胎画珐琅因金胎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加收,清三代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及其有限,是宫廷中最为贵重之物,乾隆时内廷画珐琅由养心殿造办处承做,以金、铜为胎,以金胎为贵,乾隆御极元年(一七三六年)八月做得金胎画红蝠杯盘二份,十二月又做得金胎画西洋画杯二份,只有乾隆皇帝亲自使用,“如亲祭用,非亲祭不用。”金胎画珐琅花卉纹盏托双耳上各嵌一珍珠底署蓝色双方栏“乾隆御制”二直行楷书款。金胎画珐琅花卉纹托镀金云朵耳,底署蓝色 “乾隆年制”二直行楷书款,这两件金胎画珐琅都是宫廷画珐琅不可多得之精品。

该御制金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以黄金为胎,平沿口,弧壁,盘内底中心凸起杯槽。盘内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蓝色釉料均匀平滑,纯净通透,柔美平和,表面所现沙眼细小,自然和谐。盏槽内饰盛开的莲花一朵娇柔艳丽;盏槽饰卷草纹,底部为仰腹莲纹;盘面绘缠枝花卉纹,花瓣柔嫩、枝茎延绵、色泽妍美、富丽堂皇,折沿为松石绿地饰花卉纹,边沿四面开光绘花卉纹,以绿叶相衬。周围缠枝花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整珐琅彩描绘均匀明快,富有质感,清新雅致。

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明代改杯托为盘形,盘大而形状单一,既美观实用,又体现了佛教在宫廷中的影响。该盏托工艺复杂,装饰风格华丽,技艺精湛,设色鲜丽,精巧别致,品相完好,艺术风格素雅宜人,具有典型宫廷风格。

参阅:《故宫珐琅图典》,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P235,图 217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 6—》,河北美术出版社,P86,图 126

来源:香港苏富比拍卖

清 碧玉盘龙戏珠钮印章 

6.5cm

印文 : 长沙之勋

边款:宫保三江总制,陶大司马之章

赏析:清朝以前,和阗产的大块玉料稀缺,因此很难见到大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以后,随着边疆战事的平息,从新疆专供皇家御用玉料陡增,为大型玉摆件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现今两地故宫旧藏的玉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宫廷所用玉料以青玉和碧玉为多,比如交泰殿二十五玺中就有 15 件为青玉或碧玉制成。碧玉内蕴深沉,玉质中渗透着日月之精华,正是碧玉的这种稳重与庄穆,博得了历代帝王的喜爱。本印即以上好碧玉为质雕琢而成,印章通体厚重温润,玉质坚韧细腻,细腻苍翠、内蕴精光。器呈方形,造型规整,其上以圆雕之法作龙钮,神龙岿然而卧,气宇轩昂,磅礴威武,整体线条流畅,精、气、神俱现。龙身辗转腾挪,矫健有力,须发鳞甲丝丝清晰,龙爪张弩,苍劲有力,动态传神。雕工精致细腻,技法运用娴熟,圆润饱满融汇天地之美,散发玉石之灵、日月之辉,包浆温润,应为御赐之物,十分珍贵。

     陶澍(1778  -1839 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佳作。他的”赐书楼”、”印心石屋”、”博山园”藏书,皆嘉庆、道光以前的精刻精印本,著作有《印心石屋文抄》、《陶云汀奏议》、《黑水集》、《洞庭湖志》等,后人汇为《陶文毅公全集》,汇其著述 10 多种。    

    陶澍是清朝第一个官至总督的湖南人,是清中晚期湖南致仕人才群体崛起的伯乐,有“晚清第一人才”之称。史学家萧一山认为:“不有陶澍之提拔,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陶澍用人能尽其所长,平生举荐、提拔、赏识的大批人才,如魏源、林则徐、贺长龄、贺熙龄兄弟、左宗棠、胡林翼、龚自珍、梁章钜等,皆一代名宦和学者。

    长沙之勋语出《世说新语》,文载: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有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长沙之勋”最初是赞扬东晋大将陶侃之功,道光帝以陶侃之功赞扬陶澍,也是对其功绩的肯定。

来源:巴黎苏富比拍卖

 

铜鎏金观音坐像

55cm

赏析:此尊观音像以铜熔铸而成,结跏趺端坐。其顶束呈莲花朵状高髻,头戴高大华丽宝冠,耳侧缯带上卷,耳垂花饰垂肩,面目方正而丰润饱满,柳眉细弯,眼帘低晗,棱鼻小口,神态端庄肃穆、娴静祥和。其上身饰联珠式缨络,下身着裙,双手置于胸前,左手结禅定印;右臂高抬至胸前,手结无畏印。衣纹飘逸优美。在装饰工艺上,此尊观音不仅造型、披饰熔铸饱满十分华丽之外,其通体还施以漆金,在历经数百年之后至今虽尽显斑驳古意,但仍不失熠熠光彩。其体型较大,铸工精湛,保存完好,是铜铸观音造像中的艺术精品。

 

浇黄地青花花卉纹抱月瓶

26.5cm

赏析:抱月瓶又称宝月瓶,明代洪武御窑厂开始烧制。其造型和纹饰取自波斯金银器。此瓶呈葫芦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似蒜头形,颈至肩部两侧各饰一对绶带如意耳,下部为扁圆形,腹部略鼓,似椭圆形方圈足,形制仿照西亚阿拉伯铜器烧造而成,造型秀美别致。釉质肥厚晶亮,口沿下绘一周缠枝花卉纹,瓶腹前后两面绘宝相轮花纹,内饰太极阴阳图形,这几何形构图似是为要减弱观赏者对自然图象的联想。其形式化及抽象性于中国之图象意义中极为罕见,受中东风格影响之可能性应更大。同样地、瓶腹沿边的三角形及卷草图环亦富中东色彩,但颈部的缠枝花卉及双耳根部之折枝花卉纹饰,则较与传统中国图案设计相合、亦同时巧妙地为原本略为拘紧的图案增添生气和柔美感觉。

黄地青花瓷,自明初宣德时期创烧以来,一直是官窑中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烧造较多,弘治朝制品尤以娇黄著称,素受藏家及鉴赏家青睐,其制作工艺过程是在青花烧成后再于白釉上挂黄釉,复炉低温焙烤而成。凝重艳丽的青花与色泽淡雅的黄釉地相互映衬,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青花渲染层次丰富,黄釉肥润,胎质细腻,并且流传有绪,极为难得。其画法古拙典雅而不失艳丽,青花渲染细腻,黄釉丰腴厚润,上下二色映衬,更见素雅高贵。

参阅:《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第 94 页,图 30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图 30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明代瓷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图 30

 

清乾隆 珐琅彩花卉小瓶(原配底座)

9cm

题识:艳阳轻雨湿芳菲(旭、映)

款识:乾隆年制

赏析:瓶圆口、长颈、披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器型精致小巧,胎薄体轻,通体一珐琅彩为饰,颈部白云朵朵,瓶身绘花卉,花瓣轻展,花蕊含香,绘画细腻精巧,色彩淡雅,留白部分书“艳阳轻雨湿芳菲”宽;底足书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下配染色象牙底座。整体造型秀美,绘制极精,殊为风雅之物。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地四季花卉纹攒盒

直径 18.2cm

赏析:攒盒扁圆,直壁,盖面微隆起,以松石绿釉为地,中心装饰五蝠捧寿纹;外圈及外壁装饰缠枝花卉纹,圆形开光内书“万寿无疆”四字,边沿及足部饰回纹。盒内有一铜鎏金屉,上盛八个扇形攒盘及一个圆形攒盘,每个攒盘内亦缠枝花卉开光书“万寿无疆”字。底部施白色珐琅釉。此盒与故宫博物院藏清画珐琅缠枝莲托八宝纹攒盒无论形制及工艺都甚为相似,虽无款,但仍不失皇家风貌,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在清乾隆时期,在广州、苏州、扬州等地,均设有皇家御制工坊。此盒为广东制作,同造办处制作的画珐琅相比,此盒纹饰活泼流畅,松石绿釉较为深沉。盖面的五只蝙蝠采取俯视和侧视两种构图,俯视又存在一定变化,显然是采用了西洋技法。这些均展示了清中期广东珐琅的独特风貌。

来源:香港苏富比 2014  05.27 LOT 790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镶玻璃亭式宫灯 (一对)

49.5cm

赏析:此对宫灯,以铜鎏金雕琢框架成型,饰缠枝莲纹,六面镶嵌玻璃,玻璃上绘仙鹤楼阁图案,绘画精美,栩栩如生。整器采用鎏金、镂雕、掐丝诸工艺,掐丝细密,填釉饱满平整,釉色鲜艳纯正,镀金浑厚,呈现出皇家气派的金壁碧辉煌。宫灯灯罩为六方型,灯罩与灯座由六方宝瓶式独挺灯柱相连,比例恰当。灯座为台式,中间錾海水江涯图案。灯座设计华贵,造型以中式元素为主,灯罩部份相对较大,突出了实用功能,掐丝珐琅的工艺使这对宫灯在细节上可圈可点。彰显宫廷制的雍荣华贵。

宫灯始于东汉,兴于隋唐,至乾隆时期最盛,是宫廷重要的陈设与装饰。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清代各式宫灯分别悬挂在所有厅、轩、廊、榭、台、亭、室、宫殿、殿门、两廊、回廊和栏杆等处,若星芒散天,珠光撒海。元宵宫廷灯市的繁华,更是见证了宫廷宫灯艺术的繁荣。

来源:伦敦佳士得 2014 年秋季拍卖会 lot303

 

铜鎏金嵌宝石弥勒菩萨立像

26.5cm

赏析:勒菩萨藏语意为『慈悲者』或『慈氏』,为佛教中的正觉菩萨。原为古印度南天竺婆罗门贵族,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释迦牟尼佛预言弥勒将来会继承自己的佛位成为未来佛,同时,弥勒菩萨也是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之一。

此尊造像既为菩萨装弥勒,菩萨头戴五叶宝冠,高髻顶饰宝珠,眼睑下垂,耳下垂圆环,双眉上挑,鼻梁挺直,双唇微合,嘴角带淡淡的微笑,面相端庄慈祥,表情沉静典雅,身着天衣绸裙,细腰收腹,腰部细瘦极有力度,身姿优美,帔帛自双肩对称而下,至裙下摆处复又向上翻卷,柔曼轻婉。稍稍右倾的腰肢与身体两侧的飘带互相呼应,动态十足。通身佩戴缨络钏环,装饰繁缛,镶嵌松石,愈显华美精贵,跣双足并立于莲台之上,上下各有一圈连珠纹,莲瓣饱满立体,极为精细。分别置法轮和军持(净瓶),为弥勒菩萨身份的重要标识。整器通体鎏金嵌宝,风格富丽堂皇,金色饱满悦目,雕铸精细,纹饰细腻,具有典型的宫廷造像风格。

来源:美国 Milleabros 拍卖

 

清雍正 粉彩加墨彩山水纹摇铃尊

22.5cm

赏析:整器因似一只覆置的摇铃而得名,又因造型类似古代双陆棋,也称双陆尊,系康熙朝创设的一种用于插花的陈设器。整器通体用墨彩和粉彩描绘山水湖景,远山近树,红花绿叶,又有亭舍楼阁,笔触细腻,浓淡有致,布局精妙,极具文人画意趣,若置身桃花源中,令人物我两忘。底部青花落毛笔、银锭、如意画押款,寓意必(笔)定(锭)如意。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同时期作品,与本拍品十分相似,可资参考。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页 222223,图

136

 

清乾隆 粉彩福禄寿四条屏

98cm

赏析:本套屏风四扇,瓷板胎质洁白细腻,采用粉彩装饰,画面用青、绿、蓝、灰、红、黑等多种彩料绘出高山、流水、楼阁、苍松、嶙石、仙人、仙鹿。远景与近景结合,层次清晰。远山高耸入云,仙鹤翱翔云间,和合二仙踏云而来;中景山间枝叶繁茂,青松郁郁,刘海携金蟾而来,东方朔偷桃而至,近景福禄寿三星齐聚,一众童子围绕嬉戏,人物神采奕奕,场景祥和热烈。屏风上下、左右牙板皆松石绿地彩绘西番莲纹,色彩美观艳丽,纹饰丰满繁复,适于点缀与装饰。整套瓷板笔法细腻,绘画章法讲究,点染皴擦兼施,用笔一丝不苟,所绘人物造型精准,神情潇洒自如,形象清秀饱满,极具仙风道骨,洋溢着欢愉祥和的气氛,显示出乾隆时期粉彩瓷高超的绘画技巧。

清代瓷板,一般采用瓷泥滚压、切割的成形工艺,再平放入匣钵烧炼,因此,瓷板越大,

成品率越低,烧成后极易变形,或坼裂,再或釉面伴有气泡、落渣、黑点之缺陷,极为不易

 

清嘉庆 御题铜胎剔红百鹿尊

39cm

题识:好是芳春小猎时,弯狐即鹿紫骝驰。草含晓露花茵展,柳散晴烟翠带披。此日行蒐尘肆武,当年扈圣屡承慈,一鞭广甸高台回,殪虣端因练士宜。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来源:纽约佳士得

赏析:鹿头尊为直口、溜肩、圆腹、圈足,颈为两个鹿头状耳,故名“鹿头尊”喻“福禄”之意。清代,鹿头尊非常盛行,以瓷质为最多,漆质则很少见。这件鹿头尊造型优美,颜色庄重典雅,上细下粗的造型显得异常稳重,圈足的造型又使其尽显灵秀之气。所雕纹饰图案具有写实特点,精工细作,体现出了雕工的非凡能力。鹿头尊以百鹿为主题,构图颇有山水画的韵味:锦地上覆山水、苍松,群鹿出没其间,或奔跑、或相偎,或憩息,吃草、饮水、鸣叫、嬉戏,百鹿百态,情状各异,景物刻画精致细腻,层次分明,整体构图疏密得当,繁而不乱,极见功力。鹿头为铜胎,与红漆相映成趣,赋吉悦喜庆气息,是件用于陈设欣赏之美器。

 

清乾隆 紫檀座铜鎏金双龙戏珠水晶球摆件

23cm

赏析:摆件由水晶球、铜鎏金座托和紫檀底座三部分组成。呈上中下结构组合摆放。其中球以天然透明水晶打磨而成,其浑圆饱满犹如满月,质地纯净似水,通体清澈晶莹犹如冰肌,十分少见。水晶球下双龙座乃萃取精铜熔铸成形,双龙均作同向赶珠状,行姿,以右前掌执握金球,其余三掌支撑于地,呈首尾交叠形成圈状,二龙高额宽吻,瞠目阔口,长须飘逸,身形灵动雄壮威武,气势如虹。紫檀雕海浪纹底座取材体量颇大,木色沉郁凝厚,包浆圆融,海水纹由高浮雕颇具动感的线条组成,线条弯曲流畅,雕琢颇为繁缛精细,运刀深峻,做翻涌拱卫之态,托举金龙于其上。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藏有一直径为 21 厘米的天然水晶球,堪称世界之最。英国皇家博物馆则亦藏有直径 19.5 厘米的水晶球,也是水晶球中的至罕之珍。而此件水晶球摆件球体直径长达 15 厘米,其形体之巨,材质之纯,工艺之精,且配饰精美鎏金双龙基座和紫檀底座,金光熠熠又不失端庄肃穆,与球体相结合,实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参阅:《故宫珍宝》,页 222,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

来源:美国波士顿 skinner 拍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