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的暗箱

 凡凡人人人 2018-08-19


这是周岭的第66篇原创文

本文439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导读: 如果有人问在不付出特别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变聪明吗?”通常都会得到这样的警告:莫做白日梦!然而,我还真找到了一条快速变聪明的方法……





张继钢是谁?你可能并不认知,但是他的作品《千手观音》你肯定知道。


2005年,21个聋哑演员亮相春晚,呈现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千手观音”,震惊了世人。



据说这个创意是张导1996年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太原文庙大悲殿等地采风时产生的, 作品前后打磨了7年。


更不为人知的是,张继钢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副导演,其中的“梦幻五环”就是来自他的创意。


说到这个创意的诞生,还真是神奇有趣。


当时为了达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要求,导演组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拿不出一个很好的方案。


奥组委为了方便导演工作,给每位导演配了音响、电视和白板,白板就是那种可以可以吸磁铁,反复擦写的记号板。


一次讨论的时候,张导说:“把这个画擦掉,我再给大家谈一个方案”,结果那白板怎么也擦不掉。


张继钢的第一反应是,这白板是个次品!


于是赶紧叫人去奥组委的行政部门,责问奥运会这么大的国家活动怎么能买次品?


十分钟后,人回来了,说:“导演,我们真够笨的,新买的板子还没有把塑料薄膜给撕掉!


大家哈哈一笑:原来是这样啊!”于是就开始揭薄膜,连字带画地都揭起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继钢突然喊道:“别动!”


在众人的诧异中,他向所有编导宣布:奥运五环诞生了!


于是,在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天,全世界人都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29个大脚印向鸟巢走来,当最后一个大脚印在鸟巢上空展开时,满天的烟花像繁星一样落到地面,地面的LED就向中间汇聚,聚成一个五环。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是LED,但是绝没有人想到这个五环会被揭起来……



这正是大师创作的普遍手法——把远处不起眼的A,关联到了近处需解决的B,然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关联,正是高手和大师们有意无意运用的秘密,但因形式隐蔽,常不为人所知,故而形成了暗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个暗箱,把“关联”这个神器曝于光下,为众人所用,助力更多人成为高手和大师。


无关联,不学习


或许艺术创作离普通人较远,会让人觉得“关联”这个能力和自己关系不大。


事实上,这种观念是危险的。


因为“关联”是个底层能力,它不仅体现在高层,也体现在低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悉悉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关联的。


普通人正是因为习惯用孤立的思维看问题,所以才会沦为普通。


比如在学习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喜欢遵循这样的模式:


阅读很多书籍和文章,不断地了解新知识,作笔记、画导图、点收藏,甚至还不时搬运到朋友圈分享。


时不时抛出新名词、新概念让人不明觉厉,以此宣告自己见多识广,似乎对知识的占有就是对知识的拥有


然而这样的学习让人受益十分有限,不是说不好,而是太浮浅。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用“便签学习法”提出了读书的三个步骤:


  •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和其它知识;

  •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这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 知道信息点

  • 关联信息点

  • 行动和改变


不难看出,知道信息点是最浅的,完整深入地学习还包含关联和行动。


然而很多人到了第一层就停止了,或是因为心理满足,或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学习有这三个层次。


于是常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却始终无法向高级进阶,这其中最根本关卡在于:意识不到新学习的知识点是孤立的。


不管这个新知识让人多警醒、使人多震憾,如果不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发生足够的关联,它存活不了太久。


罗振宇也曾在60秒语音中提过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个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高手们的学习,通常都不满足于新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对新知识的“缝合”,这个缝合过程就是关联。


因为孤立的知识就像是沙粒,如果没有关联,知道得越多危害越大,一盘散沙会使人的认知也变混乱不堪。


而只有关联才能将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如果你了解人类大脑的学习原理,就很容易从这幅图联想到大脑中神经元工作的情景。


因为无论是学习动作,还是背记公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


用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


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如果没有关联这个过程,就算你有再多脑细胞,也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


学习这回事,无论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其底层原理竟如此神奇地一致!


鉴于此,我时常也鼓励人们写作。


因为单纯地阅读,容易使人满足于获取新知识,而一旦开始写作,就必须逼迫自己去把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否则写不出来。


所以,写作就是一条深度学习的自然路径。


放眼看去,世间众人因为关联意识的强弱,不知不觉间被分成了两个群体: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去收集和占有信息;


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不知不觉地变得“聪明”起来。


无关已,不关联


在不付出特别的努力下,充分运用“关联”,确实能快速提高人的智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随时随地把所见所闻统统关联起来,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天下事物之多,又如何能关联殆尽?


所以,最优的关联必然是有限的,需要牢牢聚焦到自身最迫切的需求上,换句话说,就是让一切“与已有关!”


在这方面,《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的作者泰勒·科文给我们做了一个亮眼的示范。


据说科文每读十本书,只有一本是从头到尾读完的,在如何读书这事上,有记者目睹了过程,并作了报道。


一次,科文带着一大摞新书在机场等飞机,一边翻书一边跟记者聊天,两个小时过去飞机快起飞了,科文也翻得差不多了,他留下一两本,把剩下的一大摞书都丢给了记者,说:你要感兴趣你就拿走,你要不感兴趣就直接扔了吧。


对于这种浪费的读书法,普通人是很心疼的,觉得要是不把书读完,实在是对不起作者或是花出去的钱。


但是作为经济学家的科文,却觉得这样做很划算。


因为只有真正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才对自己有用,在这个注意力非常短缺的时代,没有义务把所有的书或是其中的内容读完。


想来也是,一本书再好,我们也无法记住全部内容


回头一翻,很多内容就像没看过一样,但那些被自己关联过和观点和知识却很难忘记,而让自己发生改变的观点必定印象更加深刻。


所以这也反过来印证了前文:知识的获取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关联有多充分。


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可能跟自己并没有关系,那就果断放弃,把握“与已有关”的筛选原则,会让关联的效能大大提升。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


张继钢之所以能将泥菩萨关联为舞蹈,把薄膜关联成五环,而别人没有,是因为他自身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有强烈的创作需求。


这就好比你手中有了一把锤子,其它事物看起来就会更像是钉子,为你所用的东西就会变多。


一个心中迷茫、漫无目的人,即使置身各种情景和知识中,也看不到有益的关联,纵使辛勤努力,也是竹篮子打水。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曾说过:“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这话听着很唯心,但其实是科学的,因为强烈的投入和关注会引起更大脑中更多的关联。


这个原理在《学习之道》中,被芭芭拉·奥克利解释地非常详尽:


当我们极度专注地思考一个问题时,意识会集中在某几个脑区,此时可能找不到答案。


但是当我们再去做别的事情的时候,潜意识会帮助我们大脑进行发散关联,原先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被关联在了一起,于是灵感就产生了。


左图为专注模式,右图为发散模式


所以爱因斯坦看到伯尼尔钟楼时,关联出了相对论,凯库勒从看到梦中首尾相咬的蛇,关联出了苯分子结构。


普通人很难想通:为什么大师们能从这么普通的事物中找到如此天才的灵感?


只好说:“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成为大师并不神奇,只要开启了暗箱,我们也有机会成为大师。


虽然真正的大师之路肯定没这么简单,但关联能力却能够让人加速演化,获取杠杆。


并且事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困难,只需依托上文,我们就很容易梳理出几条实现路径:


首先,手中有锤子。


如果对某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极度的专注和思考,恐怕任何事物对你都没有意义。


张继钢的访谈节目是我在八年前看的,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手中有了写作这把锤子,这个故事可能再也不会被我想起了。


有了锤子,全宇宙真得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其次,输入足够多


不管是阅读获取,还是现实经历,知识和情景越丰富,就越能提高成功关联的概率。


很难想象空白的头脑和苍白的人生如何迸发出精彩的关联。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面对满屋子的食材,拙妇也能随便弄出点花样来。


所以,能出去,那就多走走、多看看,不能出去,那就多阅读、多反思。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就怕你不走!


再者,保持好奇心


瓦特好奇壶盖为什么被热气顶起来,牛顿好奇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


这世间最伟大的哲思蕴藏在万事万物中,越不起眼的小事越有可能关联出至深的启发。


不过对于成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若不时常净化自己,像孩子一样保持纯净,怕也只是见怪不怪,视而不见。


所以啊,成长不仅仅是提高认知,更是一种自我修炼呢!


最后,常说一句话。


总有一些话,听过一次就教人永远难忘,比如李笑来的这句话我就一直记在脑中: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我知道很多高手都是这样学习的:当Get到一个触动点时,是一定要强迫自己关联出三至五个和自己切身相关的经历或思考的……


他们都有意无意地遵守着这个思维准则:


但凡收获一个感悟、改变一个观点或是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


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它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


所以,你不妨也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时常问自己: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一切在于主动


秦皇汉武,盛极一时,但一旦他们过世,王朝也随之覆灭。


他们自己知道如何治世,却无法将治世之道提炼传承。


瓦特关联了壶盖,牛顿关联了苹果,爱因斯坦关联了钟,凯库勒关联了蛇。


他们自己知道如何创造成就,却无力将关联之道告之世人。


伟大的方法论始终客观存在,只是被极小部分人无意地运用了,但当我们打开暗箱之后,可不能再对其熟视无睹,全凭运气撞进暗箱啊!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过“关联”这个词,在无数场合也听过“关联”这个词,但谁能想到它竟是进阶大师的天梯呢?


从今日起,请你重新认识它,并主动运用它、传递它,让它不再隐藏、不再模糊……


我相信,肯定有人会因为主动使用它而变得与众不同。


放眼未来,我似乎看到一大波有识之士正在大师之路上不断地崛起……




本文参考资料


《这样读书就够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


《学习之道》


张继钢

《文化的力量》

http:///RD07Jhh

央视《时代·人》访谈张继钢

http:///RD07Y0M


泰勒·科文

得到·万维钢·精英日课115

《谁想成为(文化)亿万富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