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8-19

从2000年开始,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了7%。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时代。过去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红利逐渐消失。

2016年,国家正式实施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新生儿的数量增长并未达到预期。不仅如此,调查还显示,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在减退。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示自己要做丁克,一个孩子也不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养育成本和精力是主因。养育的成本简直是个无底洞,教育成本和高房价,让家长望而生畏;而育儿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更是没有办法量化的。

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说:你说养孩子难,过去的人生那么多孩子,不还是照样养?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过去中国的经济水平差,每天为温饱而发愁,就这种条件,每家生三四个不在话下。现在人条件那么好,生一个孩子都在喊吃不消。

难道果真如他们所说,现在的年轻父母本身太矫情,偷懒怕吃苦?

其实,我们只要横向纵向一比,就知道原因了。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1、生活质量截然不同

过去人经济水平差,吃了上顿没下顿。活着是为了生存,养孩子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他的温饱问题。

在吃上面,很难讲究。有什么吃什么吧,一顿米粥可能就算奢侈了,更别提肉了。

营养不良带来的抵抗力差,再加之当时的医疗条件差,很多人虽说生了一堆孩子,但是很多孩子根本活不到成年。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2、平摊到每个孩子的精力少

现在父母整天围着孩子转,孩子的任何变化都逃不开父母的眼镜。过去孩子可没这待遇。说个真事儿,我们小区里的一个老人,生了6个孩子。有一次带孩子们出去,回来的时候,少了一个孩子,都不知道。最后还是好心人根据孩子提供的地址把孩子送回来的。

这孩子算幸运的。有的孩子在那会儿,就算生病了,也不会得到多一点的照顾,就让他自生自灭,像是小猫小狗一样。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3、娱乐活动以玩泥巴为主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要去商场游乐园,有的时候放假还得去个农家乐搞个出国游学。

过去那就是放养,大人白天拿起锄头去种田,孩子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你说能玩什么,也就是瞎玩,逮到什么玩什么。总之不要让大人烦心就行。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4、教育投入少

我们的爷爷辈那会,全国大部分人口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哪有什么上学的概念,孩子能吃饱饭就行了。有的孩子稍大一点,甚至会帮大人在家种田了。

而如今的父母打小就开始操心教育的事儿了。从胎教开始,大一点送早教机构,幼儿园阶段开始报兴趣班,小学之后开始上辅导班……这花的钱操的心可不是一点两点。

我们看一组网友的吐槽,也许我们能够从他们的话中窥视出,以前那个时代的大致面貌: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不同的时代,父母有不一样的焦虑

我们都知道,过去人那种勤劳、能吃苦的品质,也许是我们难以达到的。但是另一方面,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养育孩子也不能按照过去的眼光和标准了。身处不同的时代,父母都会有不同的忧虑与顾虑。过去的父母求孩子的生存,现在的父母求的是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过去人生五六个都照养活,现在的人生一个都嫌麻烦”?

“过去的人能养活一大堆孩子,现在的人养一个孩子都嫌累”,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穿越了时代。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也变得多元,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并不是说只要你的经济和精力足够了就一定会生。每个人希望的活法都不一样。

所以,就像某媒体说的那样,把生育权交还给家庭,让家庭自主决定吧。

声明:本文内容由U12家庭教育特约作者不器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