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在中医中到底指的是什么?黄帝内经为你解答

 旷世奇药 2018-08-19

中风亦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释义中风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埚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埚僻不遂等为主要病证。

因其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若风暴之疾速”“风性善行而数变”,故中医医家取类比象为中风。

中风病的发生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忧思恼怒,嗜食厚味,而引起脏腑经络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的一种常见病。

古医籍中记载中风“卒暴晕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症的病症”。

宋之前中风病名多样,如偏枯、偏风、风偏枯、风痒、风爵、薄厥、煎厥、大厥等,宋陈言首次提出了头中风,明清出现了真中、类中之辨,而且还有非风、内风、卒中、脑充血及脑贫血等名称出现。

纵观历代文献记载,关于中风疾病的认识与不同病名演变,历史医家都有不尽相同的描述,由此出现了多样称谓,本文将对历代中医古文献记载的中风病与相关病名进行梳理,进而揭示中风疾病的历史演变。

“中风”初见于《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新沐中风……”。但这里的中风指风邪的感邪途径,与本文所论述的“中风”名同实异。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有关于“五脏之中风”的记载,但无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服明斜等中风症状的叙述,故此”五脏之中风“并非指中风病证,也非本文探讨范畴。

但《黄帝内经》中所论之偏枯、偏风、薄厥、大厥、煎厥、癫疾、仆击、喑痱等,是以临床证候为依据来命名,虽没有“中风”病名,却与我们今日所论之中风症状相同。

黄帝内经》对类似中风的不同症状表现,按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命名。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及“仆击”“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认识到食肥甘及不喜欢运动是形成中风的原因。

大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指出气血并走于上是形成中风的病理。

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认识到了精神上的刺激可以导致形成中风。
可见,仆击、大厥和薄厥系内风为患,一般形容中风初期。煎厥:“煎”当为“前”,前厥即前仆。而上文所论述“偏枯”一般为中风病的中、后期症状。

“真中风”和“类中风”最早见于元末王安道的《医经溯徊集·中风辨》。

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卷二·真中风证》中亦沿用《医经溯徊集》的“真中风”“类中风”:“真中风者,中时卒倒,皆因体气虚弱,荣卫失调,或喜怒忧思悲惊恐,或酒色劳力所伤,以致真气耗散,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乃其中也。”“类中风者,则常有之。有中寒、中暑、中湿、中火、中气、食厥、劳伤、房劳、痰厥、血晕、中恶卒死等症,皆类中风者甚多,各有治法,不可作风治。”

但其在病因描述上与王安道侧重点有所不同。

明代医家李中梓也提出“真中”,认为其中风病,清代医家程国彭则认为“类中”为火中、暑中、虚中、寒中、气中、食中、湿中、恶中八中,其“真中”与李中梓相同。

通过对中风病历史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中风病认识与描述各有不同。

从《内经》记载偏枯、偏风、薄厥、大厥、煎厥、癫疾、仆击、喑痱,《金匮要略》中的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诸病源候论》中的中风候、风癔候、风痉、风痱等,到陈言提出的头中风,王安道指出的真中风、类中风,楼英力倡的卒中,以及张锡纯指出的脑充血、脑贫血之证,这反映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疾病认识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由最初的外因六淫之邪气所伤“真中风”,到内因七情之伤及脏腑“类中风”,至“脑充血”和“脑贫血”。

不过,即使经过数千年的研究,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仍然不够,对中风的治疗还是任重而道远。如果你有类似的不适,一定注意要尽早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