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坐在一列火车上,沿途跟着一条河,你看着它在晨光暮霭中变换着色彩,看着它洗涤一缕缕阳光,看着它映衬一片片星辉,看着它或是汹涌或是平静,然而一向相随,不离不弃。 其实上海不止有摩天高楼和黄浦江夜景,也不只有熙熙攘攘的城隍庙和南京路。真正的就是海派风情,隐藏在这些远离宣泄的街巷里,他们曾经见证过十里洋场的繁华。现如今又染上了岁月的沧桑,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了解上海,那么就避开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地方。只是来到这几片街区附近逛一逛吧,接下来小编就带你领略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知这片土地的市井烟火。 武康路浓缩了上海百年的近代历史:如果来到上海,只想去游览一条街道的话,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为你推荐武康路。他最早的时候是由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建的,被命名为福开森路。后来又被划入了法租界,这里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风格和法国文艺复兴的风格。道路两边都是梧桐的影子,虽然充满了欧陆风情,但是也为她平添了一份清幽。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录,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愚园路:是花园洋房背后的风雨。愚园路并不是师范的宽阔,但是它的长度却很长,从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了西端的中山公园。在这条长街上漫步,你可以把两者周围各式精品小店的橱窗,也可以观看身边的弄堂,或许你不会意识到,这辆如此有生活气息的一草一木背后,有着一段段的历史。关于上世纪那些动荡不安年代的无数故事,就藏在这些花园洋房的深处,无声不息的在一砖一瓦中。可以静静地在这里等待百年后的脚步匆匆。 新华路:当诗意融进日常。新华路原来是不叫这个名字的,叫座安和寺路,同样也是在法租界内的。但或许是因为,就是他紧紧的和法华寺院相连,这里的西洋建筑似乎还带着一丝丝超然尘世的意味。在沿街的院子中,有很多的匈牙利建筑大师的作品。道路两边有着非常高的法国梧桐,一到金秋,脚下都是一些落叶的声音。新华路非常的生活化,来来往往的游客不是很多行人,基本都是附近的一些居民,或者来这里看电影的年轻人。今天的生意就这样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到了每一个朝朝暮暮中。 思南路: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是为了纪念一位法国音乐家而著的。这里的建筑几乎聚集了老上海的中式西式的全部建筑样式。来到这里,仿佛就可以看到万国建筑的博览会,海派文化的精髓,在这里都可以见到。市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是因为他已经集人文,时尚,艺术历史为一体的独特商业区。文艺活动展览络绎不绝,仿佛这是为旧租时期带来了一场文艺复兴。 |
|
来自: 摄影姥 > 《1...园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