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之所想

 宁静致远2023 2018-08-19

原文@留白 载于中读App

夜里写作一阵秋凉,吹得人情不知所起。想来未经历故乡的秋意已七年,况自三年前一去广东,更是不闻秋声。广东少秋,让人情思难鸣。既不见季节之代谢,春不生东风,秋不扫落叶,便有一腔心思也不知凭何抒发。

于是方知古人所说“怅然有怀,感物兴思”不错。历来文思的兴起与自然物候的变化有着万般联系。人作为自然孕育的一分子,既独立,又依赖。这关系好比脱胎于母体的婴儿,肉体虽然分离,心却与母体紧密相连,甚至有某种不可思议之感应,故而自然对于人生命活动的影响是极大的。

“立秋”之所想

我国大部地区四季分明。四时物候的交替,是自然的规律变化,这种变化左右着人情志的变更。陆机在《文赋》中提到: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情志既变,则形之于声。文人将心中情志宣发出来,便促成了与季节相关的文学繁荣。然观这些作品背后总有些规律,例如初春万物复苏,人心萌动,则多生意葱茏之句,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暮春花季已过,生机残损,则有“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之句。夏季生机盎然,人情绪总体昂扬,易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之句。而冬季清冷寂静,思绪凝结,便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子。

由此说来,出现在我国传统文学中的“悲秋”情绪,作为一种群发性意识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从生理上来讲,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源于某种病态,类似的情感体验可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症”。这种病症在北纬30度以北的地区显著存在,多发于秋冬之际,人们猜测它与日照的时间、强度和温度有关。古人在悲秋作品中有“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的句子,私以为是个力证。晚秋日渐短,生命力渐弱,最是由盛转衰的动态时机。人在此过程中,更难调整自己的情绪,故而在较大情绪波动后逐趋于抑郁。当然,病症也因人而异。史上不乏有精神亢奋如刘禹锡者,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但这是他话,权且不谈。

秋季物候特征不仅使人在生理上失调,更易使人在心理上接受消极的暗示。古时有“天人合一”的传统,人与自然的浑融,使得自己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都难以割舍掉与自然的关联,从而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暗示。既然心已消极,文人在“以我观物”时,就难免将物“著我之色彩”。

用自我这种低落的情绪来渲染秋季,并开启“悲秋”意识传统的文人作品,可以溯源到宋玉的《九辩》。自宋玉后,万千敏感脆弱而又理想破灭的文人,大都借秋抒发着“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牢骚。秋成了“悲士不遇”的季节,这构成了人们悲秋的第一个不完满因素。文人在遭遇现世宦途的坎坷时,遇上秋季就像遇上发酵剂,悲情一发不可收拾,也因此造就了秋季传世文学作品的丰收。

其二,秋季的萧瑟只是遭遇人生打击的第一轮,尔后将来的严冬,还会给予人更大程度的打击,此秋季又一不完满因素也。“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若说初秋还有夏日余温,白露过后寒凉渐起,而经仲秋至季秋,则与冬日接轨了。像是人生原本还抱有一丝希望的,此时看到的前途却冰封三尺,不知何日是尽头,人们便愈发陷入了对未来深切的迷茫与恐慌之中。

而面对这种严冬即将来临的恐慌,人是否还有机会与之相搏呢?“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效”,《九辩》再次提到人如匆匆过客,终究难以实现抱负,也无法与严寒来临的命运抗衡。这时的主题到了生命之短暂。秋季自然事物的枯萎消逝,使人易生“迟暮”之感。“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人们都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与浩瀚天地相比,人不过是朝菌蟪蛄之辈,纵你有万般才华,又何能尔?寿短之悲,此秋季不完满因素之三。

有此诸多不完满因素,“悲秋”情绪的出现,绝非偶然。可见“悲秋”情结在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时代,已渗透进每个文人的血脉里。这种情结是否也渗透在传统文化的风俗民情当中,我不敢定论,但不妨做些大胆的猜想,以下面几例来说:

中国古代秋季之节日,有七月七日之七夕,八月十五之中秋,九月九日之重阳。在这些节日欢愉的背后,却总有着一丝缺憾,耐人寻味。七夕日,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见固然欢喜,但一年仅此一次,翌日又将隔河遥望,可谓苦煞有情人矣!中秋,在人间举家欢庆月圆的时刻,神话中的嫦娥却于漫漫长夜独守冷清的广寒宫,遥遥思念亲人,此番更显秋之凄凉。重阳节民间也有“辞青”之说,告别青春生命,走向衰败寒冷的季节,又怎能不有“人比黄花瘦”、“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肺腑之句呢?

除此外,古人 “顺天意”,将掌管刑狱的官员归为“秋官”,又有秋季行刑的传统,古时征战有“秋治兵以狝”的说法,秋跟生命的衰微与摧残紧密相关。似乎秋季带来的悲凉意识,人人有之,亦涉及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于若谈起“悲秋“情结能否仍旧在当今文化里生根,我不敢妄断,也未可知。各种现代化建设疯狂发展的如今,人与自然对立的状态凸显。有能力者想征服自然,不关心者则忽略自然。如果现代人始终无法找到与自然相处的正确方式,可能会逐步丧失掉属于我们的诗意的文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