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如果你也有,就按这些方法治疗

 欣然书斋 2018-08-19

最近微信平台上疯狂转发了一篇来自思源心课堂的漫画:如果我抑郁了请这样陪伴我。

作为一名内分泌医生,今天我想来和各位糖友及家人谈一谈生活当中随时可见的隐形健康杀手---抑郁症。

它总是静悄悄来,每个人都可能被他俘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30%的糖友伴有抑郁症状

抑郁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其他各种症状,如焦虑、无用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及各种躯体症状等。

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约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症状,其中超过10%的患者有重度抑郁。

抑郁症对糖尿病的危害

长期抑郁状态下,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血糖、血压升高,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和预后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些将给糖尿病患者疾病进展及并发症的防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此外,抑郁症患者还常存在许多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例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缺乏运动,这些又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治疗难度,继而增加医疗费用及降低生活质量。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抑郁

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与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有关。

  •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不能根治,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 加之糖尿病发展的最终趋势多会引起身体其他重要脏器和组织(如肾、心、血管、眼等)的并发症,不少患者常因此而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

这些心理上的焦虑、担心、紧张等情绪,最终导致继发性抑郁症。这种负性情绪反过来,影响血糖的控制,而血糖控制不佳、病情加重,又会导致患者精神痛苦、悲观等,进一步加重精神抑郁。

哪些糖尿病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年轻(年龄<65岁),女性,社会阶层低、经济较差,单身男性,已婚女性,血糖控制差,肥胖、合并慢性并发症及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均容易并发抑郁症,这里尤其提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抑郁症是一种很容易治疗的疾病,首先是要及时的发现及诊断,如果发现身边的糖尿病亲友出现躁狂激进、长期情感低落无欲状态、思维迟缓淡漠、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等症状,则要及时就诊。

治疗上可给予:

1. 非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干预)

  • 早期心理干预能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其中糖尿病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信心,消除疑虑及担忧,改善情绪,降低血糖水平。
  • 需要医生及家属多一些关怀和关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等,通过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恶劣心境。
  • 平时要注意饮食有节制,保证睡眠,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 同时通过控制好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摆脱恐惧、担心、焦虑等不良心情,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2. 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对心理治疗无效或症状偏重的患者还应加用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中的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因同时改善血糖而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抗抑郁药, 包括氟西汀(百优解)、度洛西汀等。

药物治疗疗程及选择需依据临床表现及分类而定,有些特殊人群需要巩固、维持治疗,维持时间长短、剂量需视发作次数、严重程度而定。

总而言之,糖尿病合并继发性抑郁症很常见,特别是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上要求早发现早诊断,心理疏导及药物双管齐下可以取得显著疗效,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和家人亲友沟通,寻求亲友及医生的帮助,相信抑郁症患者朋友会早日走出抑郁的阴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