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绝对,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千年来,只有一人对出

 肖跟东 2018-08-19

对联是中国上下5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汉语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联。对联通过言简意赅的字句,表达了极其丰富宏大的内容,内涵悠远深邃。

对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之后对联文化一发不可收拾。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有过年贴对联的习惯,但是因为王羲之的字实在太好,以至于他除夕写的对联,立刻就被人偷走了。无奈之下,王羲之借用他饱读诗书的优势,做了一个聪明的事情。

王羲之现写下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以来人们感觉对联不吉利,就不偷了。大年初一早上,王羲之又给上联和下联添加了几个字,于是改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瞧瞧,多么完美的一副对联。

其实历史上,文人骚客留下了很多对联的经典趣事,要是写完,估计就得出一本书了。我国古代的很多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其实就是很好的对联,比如四书五经之一的《尚书》中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4句就可以组合成2副经典的对联:“诗言志,歌永言”和“声依永,律和声”。

话说很多人都能背出这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句出自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最后2句。而“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最早出现于唐朝诗人李贺的诗篇《金铜仙人辞汉歌》,完整的一句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主要用来表达强烈的伤感情绪,表达了大自然的无情冷酷。由于该句诗一经问世,就名扬天下,实在太经典了,后世文人骚客也跃跃欲试,以此为上联,给出了很多经典的下联。

根据南宋文人高文虎写的《蓼花州闲录》记载,北宋初期文学家、诗人石延年(与欧阳修、杜默合称“三豪”)曾经赠送给好友一副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如此经典完美的下联一出,立刻引起了当时文人们的轰动,众人无不叹服。司马光盛赞其为“奇绝无对”。

此后,还有很多文人引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作诗或是词:

万俟咏在《忆秦娥》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元好问在《蝶恋花》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各位观老爷们,大家对于“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这幅对联,还有更好的下联吗?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评论,谢谢。

(本文关键词: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