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家长说学前教育

 龙音阁 2018-08-2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说点什么。

每年520日到620日是学龄前儿童教育宣传的高潮时期。我们国家之所以要拿出一段时期来进行集中宣传,是希望借此能够引起社会各层面更广泛的关注与思考。这是国家真正重视学前教育阵地的体现,是真正为实践“从娃娃抓起”理念而迈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已经陪伴孩子走过学前教育的我此刻再回首过去,感受良多。说出来的话,对自家孩子有些时过境迁马后炮了,但对于后来的家长们,却是值得探讨借鉴的。个人认为,幼儿早期教育最应该注重的不应是传授书本知识,起码侧重点不应在此,这些对他们这么幼小的孩子来说都时机尚早,而应该在灵魂与情感塑造上多下功夫,即注重先道后术教育。很多急于求成的家长一听见“道”就摇头,觉得这些东西太空泛,对自己孩子的学业发展没什么实用帮助,还担心这样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反对干涉孩子的自由成长,认为孩子学好数理化就能走遍全天下了。其实,这是误解。重道轻术,固然会头重脚轻,脱实务虚,但重术轻道,则更易急功近利,误入歧途;道术兼备,方可学为正用,成栋梁之才。小孩子不可能先天就知道哪条路是正道,需要成年人的正确引导才行。我的主张观点是,让孩子们在正道上自由发展。基于这个观点,本人也想就着这个难得契机结合自家孩子的成长历程,吐露一下个人对于学前教育的浅薄认识。

记得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借着放学接孩子的机会与其班主任老师进行过简短交流。老师在交谈中透露出了至少两点宝贵信息:一、班里能够拿出来幼儿园底子的孩子会比较顺利步入小学学程;二、非常需要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和谐环境。言外之意,我们在这两点上做得不够到位。说心里话,专业老师真不是盖的,眼光敏锐呀。来自于一线教师的委婉声音,值得我去认真反省与改进。

小学老师说的第一点,直接涉及到了幼儿园教育。其实很正常,孩子们一脚跨出幼儿园大门时,另只脚一迈动就要踏进小学校大门,这是一脉相承使然。既然这一前一后教育衔接是个环节所在,那么做到环环相扣便是护送孩子们平安度过的最好保障。孩子的身体和能力并不会因为一朝进入小学大门就一夜成长起来,他们是需要一个逐渐适应过程的(很多一年级新生在上课时就跑到操场上玩去了,说明孩子们的身体不会装假,他们的心智还停留在幼儿园里),需要循序渐进无障碍过度。如果这之间的空档拉得太大,就会伤着孩子,使一些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厌学、掉队等现象。

小学校那部分的问题就不在这里说了,咱们单说说幼儿园这一块。幼儿园是孩子接触集体正规教育的最初级阶段也是人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比之启蒙家教更加系统专业、更加针对现实,是对于良莠参差的家庭教育的最好纠正和补充。因而,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硬货“才是能为其“幼升小”保驾护航的关键。孩子今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这些先入为主的“硬货”。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反对超前学习的人对我产生质疑。我必须先解释清楚,前述的”硬货“不是课本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出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理习惯、看书写字习惯包括玩耍习惯),好的意识(守纪自控意识、礼貌谦让意识、对错意识、集体意识、安全意识、时间意识、方位意识、探索意识、情趣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等),好的作为(不乱打闹、喜欢阅读、作息规律、接受引导、注意力集中、反应快速、瞬时记忆、勇于表达、维护正义等),好的思维(联系思维、逻辑思维、整合思维、分解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艺术思维、逆向思维、趣味思维等)。这些“硬货”就是道,属于感性教育的范畴,不会过多的掺入理论层面的教育。你只要把是和非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们,一是一二是二,别模棱两可把孩子脑子搞糊涂了就行。道不压身,孩子们只要有这些法宝在手中,就会拥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其后劲不可限量。即便他们在进入小学阶段遇到了一些沟坎,也会逾越而过。反之,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没有得到这些,以“野路子”对接学校正规教学,则结局难料,贻害无穷。例如当下学校里的学生大面积罹患近视症,其根源就在于幼教项目尚存缺失,孩子们被自己错误的坐姿和握笔给坑害了。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呵护好孩子的学习情感。有着好的学习情感的孩子在面对学习困难和压力时才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灵活应对、突破自我的精神勇气,不会成为学习道路上的逃兵。

至于让孩子手里有“硬货”,很多著名的、正规的幼儿园做得很好,非常专业,我就不费舌了。在这里真心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独到经验和丰硕成果无私地推广到所有的幼儿园。优秀幼教老师也可以开讲座,出论文,让幼教领域形成相互研讨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后面我就说说为什么呵护和如何呵护孩子的学习情感吧。这对于家长们在家与孩子们良性互动可是大有裨益的。

先举个小例子。我家孩子打小不爱吃鸡蛋黄。她也不是不喜欢蛋黄味道,就是因为有过一次不良感受导致了日后对蛋黄的抵触。事情是这样,当时孩子还小,喂吃鸡蛋时,没有考虑蛋黄性干,容易咽嗓子,直接让孩子吃了。孩子有了被咽的体验,自然产生了畏惧感,从此只吃蛋白而对蛋黄拒之千里。这种心理阴影恐怕要等到她成年以后才会慢慢褪去。如果当初我们当家长的预先想到了这一点,用一些调味品或其它方式避免咽嗓子的事情发生,也不至于现在还为劝孩子吃蛋黄天天苦口婆心。还有一件小事,以前我们家长出于爱女心切,往往在吃饭时给孩子盛上满满一大碗饭菜,就怕饿着孩子似得。孩子在第一次被撑着之后,有了不好的感受,以后一看到端上来的饭就先喊吃不了。其实不是吃不了,而是心被堵住了。后来,我们改变策略,只给盛上半小碗。孩子很快吃完,在我们故作惊叹的注目下边要求再续上半碗边炫耀自己饭量大涨。小孩子自信的建立来自于家长的精心设计。(顺便提一下,现在的孩子运动少、吃零食较多都会降低孩子对正常餐饮的摄取。)可见,多大的孩子担多大的事,永远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向孩子提出成人的要求。要求过头了,孩子就会因跟不上节奏、完不成任务而产生消极心理反应。让什么年龄的孩子接受什么适合其年龄的事物以及使用什么合适方式去让孩子接受是至关重要的。再举一个例子。我的孩子考试成绩没考好。回家后检查她的卷子,发现上面的扣分题目以前做过更正,便马上批评孩子没有长记性。这就使孩子的挫折感进一步被家长人为放大。如果我换成另一种口吻“这回记住了吧?我相信你一定从中吸取教训了““你另一道题就做对了,不是挺棒的吗?给我说说你当时怎么解的。”,孩子至少保持了好心态,她知道老爸对她还是有信心的。我到现在懂得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尽可抛弃的过去,而她掌握住知识才是未来需要的。只要孩子的学习情感还在,她自己就知道如何长记性。这个例子实际上又涉及到了前面那个小学老师提到的第二点,即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家长情绪的负面发泄,会给孩子营造出一个负面环境,其损害性是难以估量的。其实,家长真想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家长本身没弄明白其中的教育之道。

一个“道”字一言难尽,却无处不在,随时显现。

再拿学校里的孩子来说,有的是学霸,有的却成了学渣,本来所有的孩子都一样聪明嘛,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平分秋色,那为什么学习成绩却有着天壤之别呢?是因为孩子们的在校应试能力拉出了差距,有的在早期已具备了接受应试教育的能力,所以表现出考试成绩优良;有的还没走完其应走的成长之路,还在以自有的速度慢慢前行,其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学分并不能如实反映孩子的智商,但它确实量化体现了孩子的在校应试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从孩子出生后观察世界时就开始了,最要紧的初始阶段就是在幼儿园。幼教对学前儿童的早期能力培养,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幼师们应该自我意识到,他们是在一张近乎白纸上打真正的底基,而小学老师们在后面跟进的工作实际上是搭框架了。(这就要提醒家长们审慎为自己孩子选择幼儿园,仔细甄别哪些才是优秀的育人机构,别错过了“第一根起跑线”。本人就因此有了悔不当初的慨叹。)话说回来了,那能力差距又怎么出现的呢?其原因肯定多种多样,无外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存在差距。再有就是因为学习情感了。几乎所有的,严谨点说是大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心里都残存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阴影。那就是有伤痕未健全的学习情感。

从我的现身说法可以看出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学习情感该有多么重要。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初期教育过程中忌讳出现不良感受,一旦有这种负面感受与某一事物在其心里建立起了联系,孩子就会在以后遇到类似事物时本能采取回避退缩,害怕失败,乃至养成了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的处事模式,等日后升入了学校,就会在学习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届时家长和老师想不跟着急都不成了。

那么,如何来呵护孩子的学习情感呢?这可不是一个小话题。首先要注意差别施教。对待不同的孩子,要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弥补差异。每个孩子对事物都有着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认知,这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密切相关。然而通过幼师的仔细观察和针对培育,每个孩子在刚出现细微差距时就被及时唤醒从而追赶上来,这种亡羊补牢是事半功倍的,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不必要的灰心自卑失落感,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不比任何同龄人弱。另外,还须要求幼师在实操中谨小慎微、体察入微,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特别是理解心。小孩子对自身要求无法明确表达而出现的各种状况都需要幼师的及时发现并予以正确的理解和疏导。其次要求我们研究出一整套完善的早期介入(就是教育,但我更想用介入一词替代。因为现在教育一词已经跟教书混为一谈了。现在学校里从事的都是以升学为功利目的的教书工作,我们的学校老师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育家而是教书匠而已,但必须强调一点,这不能怨老师,他们有教学大纲管束着呢。)理论和教程,因龄施教,让孩子们真正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不是靠各家八仙过海般的纷纷上课外班吃小灶。(不一味反对给孩子外面报班。有的孩子开智早,园校里的东西喂不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需要,报一些特长班未尝不可。如果不是这样,我奉劝家长们不要盲目跟风,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如何能够使孩子们早期掌握好方法、好习惯、好情感为将来学习之路打下坚实基础,才是我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研究的工作重点。再次是要求孩子家长加强自身意识的提高和再学习,就算是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家教,也不能在家不经意间为孩子做了坏榜样还浑不自知。尤其母亲,陪伴孩子身边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是有样学样的幼龄孩童的直接模仿对象。当妈的,只是拿本书静静地端坐阅读,都会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受益终生的爱书传承。孩子到了十几岁时才开始更多在意父亲的言行。严母慈父的角色搭配也许更利于孩子的情感建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幼师团队是刻不容缓的一项重任。幼师是幼教事业的主体,是具体实践者,贯穿于幼儿学前成长的全过程。对幼师的培训和管理,还需要配套完备的制度手段。不仅要求幼师具备相关的业务技能和经验,还要具备德智体的综合修为,对于幼师队伍的德智体的意识培训与考核也同样必不可少。试想,幼师们自己若没有合格的德智体标准,又如何能给孩子们一个全面培养呢?还有必要强调一点,由于我们过去对幼儿教育相关研究还有不少漏洞和不足,这就特别需要幼师对许多在工作一线遇到的涉及保护孩子情感等新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处理、反映、总结、提升和推广。这种需要说明了推动幼教事业向前发展的幼师们,其使命任重道远。以上说的这些,如果都能方方面面布局配合好,那我就有充足理由坚信,我们的孩子在其成长道路上可以一直欢快地奔跑,一路绿灯,一路阳光。

在这里借机提几项不成熟的建议:

一、           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幼儿时期的早初教育进行一个细致梳理总结,根据幼儿特点,针对幼儿阶段制定一个相对客观完善的早教纲领做统一指导,以便于幼儿教育机构能够有的放矢地选择教材、开展教育,也有利于各幼儿园保持相对齐平的教育程度和进度。(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一个班里的学生早教程度越均衡越整齐就越好开展教学。学习层次不齐的班级最让老师无所适从,顾此失彼。)

二、           应该改变对幼儿园和幼师的传统看法认识,根据幼教作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进行重新评估和定位。真心呼吁切实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并实行高薪聘任制,以能者居之,让幼师成为社会敬仰、趋之若鹜的热门职业。(幼儿园不仅是托管照顾孩子的场所,也是对幼儿早初期教育的专业机构。幼师也不仅是孩子看管者,更是教育工作者,他们跟学校老师起着同等重要的教育作用。他们利用早教专业激发孩子的潜质能使国家在人才海选库里找到更多的优质苗子。)

三、           应该用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建设幼教领域及培养培训幼教老师。下大力气,打造出一支具有先进过硬教育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令社会放心的幼师队伍。(让思想落后的、不安心、不胜任、不爱孩子的人在幼教领域里彻底消失。)

四、           应该进一步加大幼师师资规模,以便让每位幼师带的班都不超过五个孩子,这样就不会令幼师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到一大堆孩子身上而穷于应付,能让幼师有暇精准把握每个孩子的发展进度。(超过五个孩子的带理那叫散养,幼师也无形中成了集体保姆,成了为家长们临时存放包袱提供服务的保管员。这就与幼教的初衷和意义相去甚远了。)

五、           政策鼓励民间开办幼儿园的同时,必须对其日常规范运作进行严格监察督导。(杜绝民办幼儿园唯利是图,借办学之名行牟利之实,搞各种违规经营活动,最终误人子弟或发生恶劣事件等各种情况的发生。)

六、           应该面向高等师范学府培养的高学历人才,吸收招揽一批有志献身幼教事业的青年才俊充斥到幼师队伍当中,让他们发挥出更多的开创能量,提高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应该给学历较低但热爱本职、业务素质强的现任幼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和途径。容许他们有追求,再升级。(幼师也是老师,不宜局限于幼师学校等中专技校类中低级教育机构的职业培训。幼教工作并不低级,更不幼稚,而是我们对幼教工作的认识有些落后于时代要求了。)

本人希望上述这些建议对于有效改善幼教领域目前存在的某些欠缺能有所益处,能拓展出新的视角和思路。坦率直言,真正下决心落实一些具体新举措吧,与时俱进,加速完善,不要让宣传活动只满足于形式上的重视。将幼教工作细致纳入国家统一教育体系,统筹一盘棋,正和其时。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寻根溯源实在幼教。

有的人会问,瞧你说得振振有词,你自己的孩子到底咋样呀?事实上,正是缘于我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因自身认识不足、准备不足,遭到了很多的惨痛挫折,才促使我有了痛苦反思和深入学习。我愿为那些尚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婴幼儿家长们充当一只微不足道的萤火虫。如果有时间,以后还会说一些我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针对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心得。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希望能引起社会上关怀孩子的仁人志士更多的思考与警醒,提出更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现在身处的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贡献出自己的一分热。

写了很长时间,也边斟酌了很长时间,可能还是免不了存在诸多偏颇,但愿别费力不讨好招惹乱喷。我心中的善良出发点相信读者们都能读得出来。读过就好,陋文权作抛砖引玉了吧。                                                                                                                   ——作者:龙音阁博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