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生,静而不争

 喜好喜好 2018-08-20
​余生,静而不争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人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不争才能无扰的道理好像很久后才懂得,不得不说,越长大越沉默,到了一定的年纪后,心态也有了变化,开始喜静,随遇而安。
更是生了遁世的念头,逃离这喧闹世界,辟得一处安宁之地,静而不争。
- 01 -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人生在世,争时总是不自知,话不投机,呛声回应是争,争的是心情,表达的是不服气。
三两同事,探讨方案,点到要处,据理力争。争的是理,是主意,是极强的表达和征服欲。
争的原因太多,因为遇见的人发生的事多,在乎和想要的东西多,不满看不惯的事情也多。
得不到的想要,要争;握在手的怕丢,要守;每每都有诉之不尽的话,想要被关注,想要做那个特别的人,想获得最好的。
后来才发现争的太多都是自己的执念,想获得的多是为填补内心猖獗的欲望,为之追逐努力的也多是无意义的虚假愉悦,空洞无趣,争不如不争。
看过一个短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妈妈在厨房时,她3岁的小孩自己玩耍不慎将手卡在了茶几的花樽里。
花樽是上窄下阔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进去,但拿不出来。
母亲用了不同的办法,想把卡着了的手拿出来,但都没有成功。
无计可施的妈妈,想了一个下策,就是想把花樽打碎。
可是她又有些许犹豫,因为这个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
砸与不砸,孩子哭闹不停,妈妈狠心毁了古董,可是儿子的手拿出来时,他的拳头仍是紧握无法张开。
妈妈琢磨是不是抽筋呢?
妈妈又再惊惶失措……几经挫折后,她才发现,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头张不开,是因为他紧捉着一个一元硬币。
他是为了取到这一枚硬币,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内。
小孩子的手伸不出来,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
最后一元是拿到了,古董花瓶却碎了,不如不要。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不争却是争,专注内心,不执迷琐碎的豁达,恰恰是你苦苦争求而不得的内在收获。
- 02 -
有些人争不来,有些事不必争
争的另一面是在乎,争时是辩解,是获得,是渴望。而争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和亲近的人怎么争都是错,和旁人争,多是没必要和徒劳。
和亲人争,赢了也是输了,亲情疏远,得不偿失;
和爱人争,生活琐碎争不尽,感情变淡,内在能量也在不断消耗;
和朋友争,意气洒脱不再,多了嫌隙,少了敢言;
有些人你争不来,也争不得,Ta们出现在你生命里,就是无需与之争的人,静默守候,相伴一生。
而有些事你争不过,也不必争。
和命争,佛说业就是天命,世道有轮回,每一件你此生发生的事都不是偶然,宿命之理,你争不过。
和时间争,俗话说流逝的不是时间,是我们。时间是沙漏,你握得越紧,它走的越快,而你能做的只是安于当下,珍惜此刻。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参天大树,一朝一夕怎可长成,青青碧草,亦非弱者,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瞻望回首时,再看,争得的到底是得还是失,哪一个选择,哪一次的涅槃不要循序渐进,遵从内心。
我们太爱较真,认死理,不争必定不得,争了才有希望。对爱的人,还是对在乎的事,哪怕是对自己,我们常耿耿于怀,反复思量,直到精疲力尽。
最后得失枉然,难得清净,不如回归自我,埋头前行。
- 03 -
做淡淡的女子,静而不争
人生在世,有些人争不来,有些事不必争。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计较,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们劳神。
汲汲营营反而会本末倒置,失去自我。余生,静而不争顺其自然,才能自在许多。
人这一辈子完美难求,求不过内心安之若素。
而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田。
真正的不争,不是外表无动于衷,而是内心的谦让平和。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只有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宋儒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世间的万事万物,你只要静下心来用心观察,都会有所收获并得到乐趣。
蓝德 的《生与死》里写道:“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熄了, 我也准备走了。”
人生苦短,不过数十载光阴,世界喧闹,我们去不了森林,只能在内心种篱,然后一路告别,一路远行。
和稚嫩的自己告别,和成长的苦行之路告别,收获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
最后成为一个不炫耀、不争吵,博学的女子;
一个不空洞、不浮躁、丰盈的女子;
即便生命枯竭,亦在优雅中变老,在余生里静而不争,安而不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