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作为不担当!内蒙古赤峰师范定向生毕业15年仍无工作

 春天最美 2018-08-20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2000届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师范类大专毕业生,因招生与就业分配政策前后矛盾,毕业15年仍未按政策得到安置,靠补习班维持生活,在当地教育系统引发热议,纷纷不满。

记者从内蒙古教育厅了解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章相关规定和2000年定向招生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师范类专科专业和蒙文专科学校的招生计划(不含体育、艺术)仍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其定向招生计划指标,由自治区计委和教委根据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的需要和基层对蒙语授课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分配到各盟市。

记者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师范定向生分配在1997年并轨后,师范类毕业生还是按老政策分配,如1999年入学的师范生全部分配。然而2000年入学时招生简章还是按1997年的政策执行,毕业时却执行2003年新政策,明显的招生和就业政策前后矛盾。

据教育厅内部人士透露,2003年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采取考试录用方式安置了2003届师范大专毕业生。锡林浩特市2005年分配了03届师范大专毕业生。赤峰市的松山区,克旗,林西无条件分配了03届师范定向大专生。并在做好中小学定编及教师资格认定的同时,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和代课教师,空出岗位安排高校毕业生,以确保义务教育质量。可实际情况却引起毕业生一致声讨,2003年赤峰地区没有清退代课教师,也没有采取考试录用方式落实具体工作岗位。除了按政策分配,其它地区都是有后台的无条件安置。赤峰同一城市,有的地方分有的不分。同一旗县,有的同学分有的不分,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困惑。

内蒙古教育厅信访办公室回应称,自治区政府后期出台政策不再分配,应该由自治区政府出面,让毕业生回当地解决,而赤峰市却让毕业生去区政府讨要政策,一直互相推诿。拒不履行按当年的招生计划及定向的约定,给予安排教师编制。

2000届定向师范类大专毕业生丁晓彤告诉记者,当初拿着报到证去教育局报到,告知先等等,一等就等15年,岂不辜负了父母含辛茹苦甚至负债累累供我们上学,如今就业无路,返乡无田,求告无门。有谁能为自己主持公道。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内蒙古自治区入学2007年毕业的中师和小教大专班的的学生都分配了,然而正式考上的大专师范生不分配,引发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质疑。根据入学政策和报到证的派遣证明,2000届学生应该必须分配的。可自治区教育厅的解释是入学政策解释不了,按毕业政策执行。这严重不符合招生文件政策规定,政府按入学政策给师范毕业生安置工作。

据了解,定向生是指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他们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考生自愿填报有关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志愿,选报定向志愿的考生,应填写《定向生志愿表》。高等学校应根据考生填写的定向志愿录取定向生,并在录取通知中注明定向地区及部门。我们的录取新生花名册标明,计划形式:定向。报到证备注一栏里标明,定向,请到生源地教育局报到。

记者将持续追踪报道事情进展,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