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位后,传感器要换么?这篇轮胎换位知识太齐全了!

 三江游人 2018-08-20

Part.1

传感器要调换吗

有的车主朋友咨询:轮胎换位了,怎么调换传感器?要拆吗?要重新配对吗?要怎么办?

轮胎换位,无需将传感器拆卸

只需要将换过的轮胎重新配对

适用伟力通胎压监测所有型号

好了,到这里,不少车主小伙伴已经明白了,接下来您只需要在本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内置配对”/“外置配对”即会收到配对方法指导。如果您使用的是VT800/VT800A款,则回复关键词“VT800A配对“/”VT800配对”。

Part.2

轮胎定位知多D

轮胎换位,是有些养车常识的车主耳熟能详的汽车保养项目之一。但是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的车主可能也说不来详细的情况,因此小编在这普及一下学渣必备、学霸选配的轮胎换位知识,仅为帮助车主小伙伴们了解哦~

Q1:为什么要轮胎换位?

小汽车上的四条轮胎,由于作用不同,接触的路面情况不同,载荷不同,甚至由于交通法规的要求,造成四条轮胎的磨损不可能是一样的。轮胎换位的目的是让四条轮胎磨损均匀,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Q2:为什么四条轮胎磨损是不一样的?

▉ 驱动轮磨损大于非驱动轮

小汽车的车轮,通常是分驱动轮和非驱动轮的,驱动轮的磨损要大于非驱动轮。目前大多数小汽车是前轮驱动,也有后轮驱动。当然,很多SUV是四轮驱动,但是即使叫做“四轮驱动”,通常也不是全时四轮驱动,这种四轮驱动,也是常态两轮驱动,需要时才是四轮驱动。目前主流的是(自动)智能四驱,或时按需(手动可选)四驱。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前轮或后轮来驱动车辆,在需要时另外两轮才参与驱动。这样,驱动轮的磨损,就大于非驱动轮。

▉ 前轮“负担”大,磨损大于后轮

制动时,前轮的制动力要远大于后轮。小汽车车通常是发动机前置,大多数的使用情况下,驾乘都是在前座,所以前轮的载荷要大于后轮。前轮负责转向,承受转向时的侧向力和摩擦,所以前轮侧磨损要大于后轮。目前大多数小汽车是前轮驱动,所以前轮的磨损要大于后轮。

▉ 左转弯令右侧轮胎磨损大于左侧

大家日常行驶都知道,左转弯是“转大弯”,右转弯是“转小弯”,左转弯车速往往会大于右转弯车速,所以汽车右侧的轮胎在左转弯时受到压力大于左侧轮胎,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右侧轮胎的磨损会比左侧严重。

所以说,四条轮胎的磨损,是不可能一致的,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就会出现某一个或两个轮胎比其它轮胎更早的达到磨损极限而报废。而其它的轮胎却在“鸡肋”的使用着。为什么说“鸡肋的使用着”,因为换了可惜,还可以用;不换继续用,性能对比新胎,不可同日而语,在四条轮胎中,性能“拖后腿”。

最好状态是,轮胎磨损均匀,同时到达更换的程度,同时换成新胎,这样车辆又会恢复到不错的轮胎性能状态这样的话,每条轮胎都会物尽其用,使用寿命最大化,这就是轮胎换位的主要目的。再有,均匀磨损的四条轮胎,性能均衡,操控性相对是稳定的,这对驾驶是有好处的。

Q3:多少公里需要进行轮胎换位?

多少公里进行轮胎换位,在车辆的使用说明书,也就是《用户手册》中,是有明确说明的,通常是8000~13000KM。如果车辆是每5000KM更换机油,那么选择每10000KM,在更换机油的同时进行轮胎换位,是比较合理的。

Q4:怎样进行轮胎换位?

轮胎换位的方式,在您车辆的使用说明书中,也就是《用户手册中》中,也是有明确说明的,您参照执行就行,不必再找什么“攻略”或者咨询那些所谓的“老司机”,或“懂行的人”。

这里做个简单的说明,仅供参考:

通常,驱动轮在换位时,不改变旋转方向,非驱动轮可以改变旋转方向。也就是驱动轮平行换位,非驱动交叉换位。

那么,对于一辆后轮驱动,或者说绝大多数时间后轮驱动的车辆来说,就是后轮平行向前,前轮交叉向后。

同样,对于一辆前轮驱动,或者说绝大多数时间前轮驱动的车辆来说,就是前轮平行向后,后轮交叉向前。


当然,还有其它的换位方式,例如:五轮换位,也就是备胎也参与换位。这种换位方式源自于货车和早年间的汽车养护理念。目前的小汽车,备胎通常是小尺寸的专用备胎,或者简配的铁轮毂的轮胎,所以基本上不再采用这种换位方式。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除非是您的《用户手册》建议。

Q5:轮胎换位的注意事项

▉ 单导向轮胎不能交叉换位

如果您的爱车进行过轮胎改装,换用高性能的单导向轮胎,那么轮胎换位的方式也就不同于《用户手册》上的说明了。由于轮胎的旋转方向不能改变,所以车轮只能平行换位,不能交叉换位。

▉ 有些车无法轮胎换位

有些性能车,或者改装后的性能车,驱动轮的轮胎型号不同于非驱动轮,通常驱动轮更宽,而且还是有旋转方向要求的单导向轮胎。所以这种车无法进行轮胎换位。当然,轮胎磨损均匀和使用寿命也不只这种车需要考虑的。

▉ 长里程没有进行过轮胎换位,换位后会有“副作用”

行驶很长的里程而没有进行过轮胎换位,也就不要进行轮胎换位了,此时轮胎磨损的不均匀程度,通过轮胎换位已经“纠正”不了了。而且,如果换位了,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

通常超过4万公里没有进行过轮胎换位,后轮内侧边缘会有不规则的磨损,如果换至前轮,通常会带来很明显的胎噪,让驾驶者接受不了。由于轮胎的磨损和长时间一个方向的滚动,轮胎会出现锥度和“单导向适应性”,换位后,往往会出现跑偏或操控感受下降。

▉ 胎压传感器,换位后要进行“学习”

不管是原车自带胎压监测,抑或是车主自己后装的胎压监测,换位后,需要进行胎压监测系统的重新配对,让系统重新记录胎压传感器的位置。否则仪表上/显示器上显示的胎压位置,与实际的位置不符。

如果是原车自带的胎压监测,需要执行特殊的操作程序,甚至使用专用设备,所以交给专业的4S店操作,往往会更加可靠;后装式的胎压监测,可自行操作配对。如伟力通胎压监测,可参考本文Part1的说明。

▉ 轮胎换位带来的“不适应”

有些情况下,轮胎换位后会感觉跑偏,如果只是“似是而非”的轻微的跑偏,悬架无损伤变形,气压正常,轮胎磨损正常,那么使用一段时间,这种“现象”会消失。一是车辆操控性的微小变化,被驾驶者的敏感感受给“放大”的操控不适应感受。二是轮胎改变旋转方向后,造成的操控性能变化,随着使用,轮胎会“适应相反的旋转方向”,这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

如果“现象”一直持续,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设置。通常是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定位角度。如果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需要进行转向系统的对中学习。

总之,轮胎换位是必不可少的轮胎养护项目,能够让轮胎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维持相对持久、稳定的操控性。如何进行轮胎换位,首先参考《用户手册》,其次根据轮胎的类型和车辆的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您对轮胎定位有什么看法/心得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