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809我是大医生视频和笔记:刘骞,王军一,肠息肉,肠癌,基因

 欣然书斋 2018-08-20

《精准防癌333》。主要介绍精准防肠癌333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一般来说,从息肉的发生到恶变,需要8-15年,往往悄无声息,但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越低,且90%左右的肠癌都来自于肠息肉病变!

初期,黏膜增生形成增生型息肉,当息肉长大到2cm时,癌变风险大大增加;随后,息肉的部分细胞会出现恶变,有一定的肿瘤成分;当肿瘤成分逐渐增多,向下浸润时,就会发展为浸润性的进展期肠癌。

据统计:我国肠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增,其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很多城市中的结直肠癌,已成为仅次于肺癌发病率第二高的肿瘤,尤其是19-35岁的年轻人,肠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

如下图是北京市结直肠癌发病率,从进入2006年以来,无论男女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在不断走高。

北京市结直肠癌发病率

图:北京市结直肠癌发病率

按此速度发展,科学家预测未来10年肠癌发病率将有望超过肺癌、胃癌,成为“癌症榜首”-中国第一大癌。

近些年,不少名人因结直肠癌去世,如《新闻联播》主持人肖晓琳、丁俊晖的母亲、35亿的商人王均瑶、知名导演杨德昌等。

肠道易过敏人群,肠癌风险高。比如对牛奶等食物肠道过敏的人群,容易出现腹泻、腹部不适等肠道反应,刺激肠道出现充血、水肿、出血性反应。反复如此,容易引起细胞恶变。一旦确认这些食物过敏,就要远离它。

慢性肠炎,是仅次于肠道息肉的第二类结直肠癌的一个癌前病变。如果排便性状、次数改变,如:便秘、腹泻、两者交替发生等,要警惕肠癌。特别是有粘液脓血便的症状时,可能预示溃疡性肠炎,癌变几率非常高。

代遗传学认为:绝大多数肿瘤都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由一定的基因变化形成了肿瘤。临床上1/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家族史,特别是家族性的腺瘤性息肉病,一般癌变发生在39岁以前,到50岁左右100%都会癌变。

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其实人体内本身就存在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叫做原癌基因,类似于汽车的油门系统。

当原癌基因发生变异时,好比油门加大,汽车轰到底,处于失控状态,细胞发生了不受控的、无限的增殖分裂,最终形成了瘤。

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病中起的总体作用为33%,就遗传基因范畴来讲,可以把人群分成癌症遗传人群、癌症易感人群、癌症正常风险人群三大类。

癌症遗传人群患癌的概率非常高,一般携带了多个比较重要的基因变异,导致发生某种癌症的风险要比正常人水平要高很多。

癌症易感人群,是某一个肿瘤的高危人群,除了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比普通人群要格外注意以外,还要提前做肠癌早期筛查,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超过35岁至少进行一次早期筛查。如果特别是以下6类高危人群,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要格外注意,建议至少每2-3年进行一次筛查。

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或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慢性便秘、便血或腹泻人群;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慢性疾病人群;大便习惯、性状或质地近期发生变化;有吸烟饮酒、熬夜久坐等不良习惯人群。

若满足≥2条,应每年筛查一次;若满足1条,应每2-3年筛查一次。

预防和检查出早期肠癌,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就是定期筛查,但一想到肠镜检查要从肛门进入身体、需要灌肠、疼痛等原因,就一拖再拖。是不论以前多么害怕肠镜,现在都没关系了,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最新的“多靶标粪便DNA检测”技术,做一次无创版肠癌筛查让全家安心。

在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多靶标粪便 DNA检测”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此外,该技术还获得了多个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多靶标粪便DNA早期筛查,它能够提前5年发现结直肠是否发生病变,给予早期治疗充分的时间,准确性高达92%以上。

此方法无创无痛、简便准确,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也不用设备侵入身体,孕妇、老人、身体不好经不起肠镜折腾或是结直肠镜禁忌者、失败者等人群均适用。

它通过检测大便中肠道脱落细胞的DNA,发现肠癌病灶,甚至能发现息肉及早至直径1cm以上的腺瘤(癌前病变)及部分胃肠道异常也能发现。

两者的区别在于“防癌易感基因检测”是提前预知患病风险,从而有效针对性预防;而“多靶标粪便 DNA肠癌早筛”则是直接告知身体肠道目前状态。

当身体出现癌前病变或肠癌时,“多靶标粪便 DNA检测”肠癌早筛报告结果为 “阳性”;反之,则为“阴性”,真正实现了肠癌早期筛查。

20180809我是大医生视频和笔记:刘骞,王军一,肠息肉,肠癌,基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