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墩之王:60年“捡来”上千门墩

 秦岭之尖 2018-08-20

孩子们在老奶奶轻声慢语的歌谣中咿呀学语,就这样过了一代又一代。

门墩曾经是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它是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槛、门框和门扇的石头。古人云:“宅,所托居也。”住宅是中国古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大宅门里的每一件生活之物都寄托了院主人的美好祝愿,门墩也不例外。当你还未走进庭院里,门墩早已悄悄地告诉你,庭院主人那些往日的荣光。

然而,如今北京的老门墩幸存的已经不到一百个,它们大多遗失流散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幸好,有位有心人把很多门墩都“捡”了回来,六十多年来他竟收藏了上千个老门墩,被誉为京城“门墩之王”。

他便是“松堂斋民间石刻博物馆”的馆长李松堂先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院长。李松堂说自己“平生好两物,盖集古与敬老而已”。他认为,自己毕生做的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件,都是“临终关怀”,只不过一个是对临终老人,一个是对传统文化。

播放GIF

父亲一巴掌换来第一对门墩

在古色古香的国子监街,高大的“成贤街”牌楼旁边,有一座精美的四合院,挂着“松堂斋雕刻博物馆”的牌子。现在这里因重新布展暂停开放。笔者有幸在馆长李松堂先生的亲自带领和讲解下,一睹博物馆真容。

今年70岁的李馆长身板笔直,一口京腔,带着老北京人特有的周到客气。说起他的经历,也是颇为传奇。李松堂从小喜欢集邮,在上世纪80年代靠邮市的火爆积累起自己的第一桶金,成为那个年代北京最先富起来的人。此后他把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开办临终关怀医院和收藏古代艺术品这两件事儿上。

“松堂斋雕刻博物馆”是北京最早的私人博物馆之一。这座精美的四合院是李松堂私宅,他精挑细选了1000多件古老的建筑构件,在原四合院的基础上恢复了明清时期的装饰,成为“修旧如旧”的典范。他饶有兴致地在大门口讲起了“门当户对”的典故,原来也和门墩有关。

松堂斋雕刻博物馆内景

门墩又称“门当”,门框上方突出的圆柱是“户对”,也叫门簪子,它们都是有等级划分的。国子监这样的国家大学用12颗门簪子,王爷府用8颗,一到五品的官员院门用6颗,五品以下用4颗,富商宅院用2颗,老百姓不用门簪子。而门墩有方门墩和圆门墩之分,一般当官的人家用的是圆门墩,有鸣锣开道之意;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用的是方门墩,代表装书的书箱子。如果区分是文官还是武官,就是看门墩上面的雕刻,文官雕飞禽,武官雕走兽。门墩越大,说明官做得越大。所谓“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联姻要身份地位差不多,所以要找门墩大小相似、门簪子数量相当的人家去说媒。

要论起门墩里的讲究,李馆长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和门墩的缘分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7岁那年,李松堂“捡”到了此生的第一件宝贝,就是他家祖宅搬迁时本欲丢弃的一对精美门墩,这是他跟家里大人磨了三天,还挨了父亲一巴掌得来的。

李松堂家几代老北京,当教师的父亲喜好收藏老北京的古董,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对古代艺术品深感兴趣。他家老宅在苏州胡同依状元府为邻,是画家陆鸿年的宅子,陆家跟李家相熟,李松堂小时候常到陆家玩。“当时陆家的古董很多,用几千个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的蛐蛐罐垒起的山墙就有三四米长,陆鸿年的母亲常给我们讲古董文化,这大概也是对我收藏的开蒙。”李松堂回忆说。

解放初期城市改造,北京很多四合院被拆除了,门墩也被丢弃了。想起每天骑在门墩上摇头晃脑地背唐诗,和小伙伴们绕着门墩嬉戏的美好时光,李松堂心里满满的舍不得,“因为门墩是我童年的见证,是我的朋友。”当年北京胡同里那些千姿百态的门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因如此,当父亲要遗弃自家这对门墩时,李松堂又哭又闹,非要带走不可,当时忙着收拾东西的父亲急了,随手给了他一巴掌,那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挨打。挨了打的李松堂仍然不死心,又去求爷爷,爷爷心疼孙子,终于说服了爸爸,带走了自家垂花门前的门墩,无意中成了李松堂的第一对收藏。

播放GIF

地下室“捡”到元朝的宝贝

从此,李松堂开启了60余年“捡东西”的生涯。他走遍北京大街小巷,深入全国荒山古村,光是各个年代的门墩就捡回来1000多对,还有无数老物件,足有10万件。这些都成为“松堂斋民间雕塑博物馆”的藏品,按他的话说,这些老物件足够恢复几条老街。

李松堂的经验是先骑着自行车到京城的大街小巷“踩点”,哪条胡同有什么样的雕刻,他都做好记录。得知哪儿要拆了,他就想办法把主人肯出让或被抛弃的建筑构件淘换到手。

一次,李松堂在一处即将拆迁的四合院门口发现一对“太平有象”的门墩,他和屋主商量打算买下,谁知却被男主人轰了出来。后来几次上门也都吃了闭门羹。有一天,李松堂进院看见只有一位正在翻看邮票的小姑娘,他灵机一动,对小姑娘说只要她能说服爸爸把门墩给他,他可以帮她补齐想要的邮票。后来李松堂把几十张邮票送到女孩的手里,女孩的父亲终于同意把门墩给他了。

李松堂淘到的最得意的镇馆之宝是一对元代的“胡人饮兽”“胡人驯兽”门墩,专家鉴定门墩图案为元朝赵孟頫绘制。在2009年博物馆日互动百科举办的“北京100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网上评选活动中,清明上河图、后母戊方鼎被评为第一、二名,松堂博物馆的“胡人饮兽图”门墩获得了第八名,被誉为“中国门墩之王”。

胡人驯兽门墩

李松堂说起这个宝贝的来历颇为传奇,当时西城正在拆迁一个大宅院,很多砖雕特别漂亮,李松堂送给一位住户一条大前门烟,请人家帮他留下了30多块精美砖雕。这位住户无意间提到,听老人讲宅院正房下面有个地窨子(地下室),下面还存放了一些老东西。他求这位住户带他下去看看,结果在一堆破木板底下,发现了一躺一立两个门墩,已经落满尘土。但是,李松堂一眼看到门墩上罕见的“海东青”图案,立刻觉得是件稀罕的古物,于是,又给了这位住户一条大前门烟,把门墩搬回了家。

据专家考证,李松堂捡回来的是元大都时代的“胡人饮兽图”、“胡人驯兽图”门墩,是依照赵孟頫画作刻制而成,刻工精细、保存完好。它的珍贵之处在于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其历史价值,这画是当时蒙古人对待汉人政策的真实写照,意味对汉人既要驯服,又要怀柔。细看胡人深眼高鼻,须发卷曲,腰别匕首,手持铁链拴住一只猛狮,动作神态极为生动。这对门墩作为当时的社会等级场景的见证,堪称门墩中之国宝,许多国家博物馆都还没有此类藏品,尤其珍贵。

北京许多人都知道李松堂收藏门墩,一旦自家老宅拆迁都会通知他来搬门墩。也正因为李松堂对门墩的偏爱,门墩的文物价值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2001年李松堂在北京石刻馆举办门墩展,日本的门墩学者岩本先生特意来到北京和李松堂研究切磋门墩文化,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发了更多人对门墩的保护和研究。

播放GIF

门墩里的“门道儿”和讲究

几十年来,李松堂对门墩的研究和收集,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石雕艺术的代表,中国的门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中国的图腾偶像、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祝福企盼都被栩栩如生地雕刻在门墩里面。”

在一次众多专家学者参加的门墩研讨会上,有位古建专家提出为什么门墩多为鼓形的问题,一时谁也回答不出来。李松堂站起来讲,古时人们都愿意在门前显示自家身份地位,表达美好愿望,于是将门墩延伸出来,好在上面雕刻图案,雕成鼓形是取希望家里能出个状元,一鸣惊人之意。他还即兴编了一首歌谣来解释:“小小子,坐门墩,门墩是我的第一个伙伴,曾经多少次骑着它背诵功课,那是父亲指定的唐宋诗篇。别人的门前曾经,鸣锣开道,出了探花榜眼。爷爷的爷爷请来了石匠,将我家的门墩雕得鼓圆,哈哈,我家一定能出状元。”这一番准确而有趣的解答,在场专家都致以热烈的掌声。

李松堂表示,在古代建筑中,门墩只是寻常之物,容易被人忽视,然而细细研究,门墩上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其讲究和由来,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三部分构成。须弥座是整个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门墩的方圆,又被称为箱形和抱鼓形,它们有着不同的寓意。

方形的门墩多为文官文人使用,方形即箱形,取其谐音“书香”,表示自己是书香门第,也有人品方正的意思。箱子形门墩多刻有蝠(福)、鹿(禄)等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圆形即抱鼓形,相传,在古代,打仗胜利归来的将军,为显耀其赫赫战功,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逐渐衍变为抱鼓石。抱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抱鼓也有通报来客之鼓的寓意,说明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

门墩,虽是一方小小的石头,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门户建筑一同被用于彰显屋主人的身份等级、门第卑贱。门墩上的各种雕刻和图案,也隐含了中国传统古老的观念。雕刻狮子代表事事如意、好事不断、子嗣昌盛,因“狮”和“嗣”“事”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门墩上雕“白猿偷桃”有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的象征。雕鱼则是连年有余、化鱼为龙,“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门墩上动物的祥瑞习气、花草的高洁特征,诉说了一个个生动美满的故事。

播放GIF

想用门墩构件恢复北京老街

如果说李松堂当年捡第一对门墩是源于对“儿时朋友”的保护,那么此后大规模的门墩收藏则是他对老北京建筑文化的执著守望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李松堂开始系统地收集门墩等建筑构件,他的亲人和朋友曾极力劝阻,认为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什么经济回报。可李松堂不这么认为,他内心的想法是:“我没能力完整地保存四合院,但可以保存它的建筑构件,那一砖一石都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如今,李松堂是当之无愧的民间收藏门墩第一人,被誉为“门墩之王”。让李松堂深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一本研究门墩艺术的专著。“中国的门墩,石雕艺术非常精湛,最早的门墩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随着历史的衍变,它与古建相配,成为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和富有程度的象征。门墩的形式和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从小小的门墩,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风土民情和文化寓意。也许是中国的好玩意儿太多了,门墩作为石雕艺术的代表,却没有像陶器玉器瓷器青铜器那样引起人们的关注。”

李松堂常说自己“腰缠万贯,身无分文”,这些年他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收集古物,却不曾出卖过一件,他的梦想不过是建一座博物馆把它们保留下去,让后人还能见识北京芳华时代的美丽。他甚至想过如果政府支持,可以用这些老物件恢复几条老街,他也曾经考虑过捐出300对门墩给政府用于南锣鼓巷整治改造。

李松堂更希望门墩能够放在它们原本该在的地方,成为城市的活化石,而不是博物馆的收藏品。他说:“品相好的门墩应该放在它该呆的地方,我不会掠人之美,我只收藏那些离开了大门和院子的门墩。门墩离开了院门已失去了它存在的实际意义,而只能成为文物。”

李松堂对这些石头的感情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他说:“别人看石头是石头,我看它们却都有生命,这是我们的祖辈将他们的心血雕刻在了建筑构件上。我每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感到是在和前辈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感情的沟通。”

作为一名民间博物馆的创建者,李松堂走过的这几十年其实是很艰难的,随着文化从政府行为向民间行为的逐渐过渡,私人博物馆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和研究的一支重要的民间力量。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博物馆法,私人博物馆无法与国立博物馆一样获得各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在发展方面也存在因无法可依致使经营方向迷失的危险。

对此,李松堂心里很焦急,他很清楚目前硕果仅存的几家私人博物馆都处境艰难,这项事业仅靠他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圆了博物馆这个梦,这是他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执著守望。

文/张鹏

编辑/颜菁

图文排版/张艳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