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海丹心,晚清北洋水师军服

 cat1208 2018-08-20


展现了北洋水师军官制服的经典照片:“致远”舰军官与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在舰上的合影。前排居中双手相握站立者为舰长邓世昌。


就在中国的海防近代化缓慢推进的时候,海军建设小有成绩的日本在1874年悍然出兵侵入中国台湾,挑起台湾事件,使得清王朝朝野上下深受刺激,产生日本将成是中国永久大患的判断。台湾事件平息之后,清政府中央立即组织相关省份的将军、督抚就中国海防建设的方略进行政策大讨论,史称第一次海防大筹议。事后明确了由南、北洋通商大臣分别筹建海军的战略,其中尤以事关京畿防御的北洋为重点,由此事实上宣告了由船政水师派出军舰分防各地的海上力量一体化模式的终结,南、北洋海军分防时代到来。

 

第一次海防大筹议后,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受命主管北洋海防建设,与当时已经拥有南洋轮船水师、船政水师乃至广东轮船水师的南洋地区相比,北洋地区的近代化海军建设的基础可谓是一张白纸。李鸿章本人及其幕僚中也罕有对海军事物熟悉者,以至于北洋的海军筹建工作在很长时间里处于进展缓慢的摸索状态。初期重点主要在加强陆上的海防军队,之后才逐渐触及海上武装的设立,直到1882年才初步建立起了北洋水师,奠定了创办北洋海军的基础。

 

作为晚清最重要的政治家,李鸿章在近代中国海军建设和制服徽章发展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在北洋水师成立的1882年,《北洋水师号衣图说》经北洋大臣李鸿章批准颁行,这是迄今所知的中国第一部关于海军军服的成文制度,在中国军服制度史上意义重大。根据《北洋水师号衣图说》中的设定可知,北洋水师的军服共分为官弁号衣,洋枪队号衣,水手、升火、匠、役号衣等三大类。

 

北洋水师的官弁号衣是军官、水师学堂学生乃至士官长的军服,四季都是通体石青色(即蓝色),上衣的样式和船政水师的军官制服一样,也是对襟的短褂。为方便舰上活动起见,《图说》中特别强调了号衣应收腰,袖口宽为6寸(20.4厘米) 等细节要求。北洋水师的军官服上衣在肩颈、衣襟、袖口、下摆等处有黑色带如意云头图案的绒布镶边,在镶边外缘缝有黑色的窄轮廓线装饰。衣服的扣子是中国传统的一字扣式样,但纽扣没有用盘扣,而是采用了西式的金属扣。按照《图说》的规定,军官服面料春秋季用线绸,夏季用宝莎,冬季为呢子。

 


北洋水师军官服的军裤和上衣同色、同料,鞋子则为中式的薄底战靴,军服所配的军帽分为两种,一是与船政水师军官暖帽样式接近的礼帽,主要是在上岸活动以及礼仪场合戴用,也是四季使用,只不过帽墙的材料按季节不同变换,“以绒、纱、毛各边按时换戴”,其样式在《北洋水师号衣图说》中有文字直接说明是参考了船政水师的军官帽。北洋水师另外一种军官帽则是在军舰上以及日常使用的便帽,根据季节不同分为三类,春、秋两季戴黑色的小帽(后演变为帽子本身与军服同色,帽墙镶一圈黑色边),即民间俗称的“瓜皮帽”,材质为单片毡布,帽顶则按照军官的品级镶嵌与顶戴颜色、材质相符的顶珠。夏季的便帽是欧式的宽檐草帽,帽顶横截面为圆形,帽檐宽约5寸(17厘米),根据一些历史照片显示,在具体戴用时为了不遮挡视线,北洋水师官兵习惯将草帽的帽檐向上翻起,形成了类似现代美国海军“狗盆帽”的造型。军官冬季的便帽为中国民间常用的窝头帽,形如窝头,戴用时可以将耳朵包裹,也可以将挡住耳朵的部分向上折起,类似后来西方的防寒帽。

 

北洋水师官弁号衣图示


北洋水师军官服的上衣样式和船政水师军官服相仿,其具有革命性的设计变化出现在袖口上,前者的袖口设定了类似西方海军军服上的袖章,具体的做法是将袖口黑色镶边外的黑色窄轮廓线钉缀出3个相连的如意纹轮廓线,再在如意纹轮廓内用金色线、银色线以盘丝绣工艺盘结出不同的袖章图案。有别于西方海军的袖章主要用于区分军官军衔等级的功能设定,北洋水师军官服的袖章是依据军官所任职务而设计不同图案,属于区别职务的标识,这种同形不同意的区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民解放军海军胸前佩戴的级别资历章与西方海军勋略的区别。北洋水师的军官袖章从最高阶的北洋水师统领、督操、营务处、管带向下一直到水师学堂的见习学生等,各职务均有相应的图案设置。袖章图案的样式广泛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多为与相关职务形意相贴切者,或是带有吉祥寓意者,例如统领是圆形的古“寿”字,管带是长形的古“寿”字,文案是“笔锭”,医生是“福寿”、枪炮军官是“瓶升三戟”、帆缆军官是中国结图案等等。

 

北洋水师的水兵服装总体上和船政水师的水兵服很相似,上衣和军裤同色、同料,春秋用蓝色布,冬季用石青色(略浅的蓝色)呢子,夏季用白布,上衣是对襟短褂式样,在肩颈、袖口和衣襟的上半部分有蓝布镶边,其中衣襟上的镶边下缘做成剑头形。与军服配套,北洋水师的水兵春秋冬三季用黑色头巾裹头,将发辫包裹其中,头巾上无字,夏季戴顶部截面为方形的西式有檐草帽,帽墙上和西方海军一样,钉有黑布飘带一条,据推测上面以金线绣有水兵所在舰船的名称,如“北洋兵船定远”等。戴草帽时为防发辫有碍操作,常有将辫子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的做法。北洋水师的水兵服没有如同船政水师军服那样在胸前和后背镶嵌补子,而是在两边衣领上各用金线绣“北洋某船” 文字,诸如“北洋定远”。

 

北洋水师洋枪队号衣图示


除此之外,北洋水师水兵服上也出现了中国传统军服向西式军服改进的特点,水兵服的两臂上设定了明显模仿自西方海军的臂章,其图案用黄羽毛刺绣而成,与军官服上的袖章设置和西方海军有所区别不同,北洋水师水兵服臂章的设置理念与西方海军完全一样,即区分水兵的不同专业部门和等级。从最高等的水手头,到属于专业技术兵的木匠、铁匠,再到最低阶的练勇,均有设定,臂章图案的设计饶有趣味,除了在西方海军常见的海军锚、横道等元素外,出现了大量将西方海军同行的设计以中国人的理解重新变通的有趣图案,诸如鱼雷兵的臂章图案是大鲤鱼,管灯的臂章图案是灯笼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中西交融式设计。另外,北洋水师除水兵、工匠外,军中还有名为夫役的不在编杂役人员,主要承担搬运、烧锅炉等杂务,也穿用水兵服,区别在于夫役的军服上没有臂章,显示其非正式的水兵的身份。

 

1882年版《北洋水师号衣图说》中,与军官服、水兵服并列的另一类军服是洋枪队服,即海军陆战队制服。海军陆战队是军舰上唯一被允许持有轻武器的士兵,负责维持、纠察舰内秩序,战时则充当狙击手、突击队,以及上岸作战的登陆步兵。北洋水师设立海军陆战队是中国近代军事制度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其士兵多为安徽籍,舰上的相关主管官员称为巡查。按照《图说》规定,洋枪队的制服用紫红色呢子制作,其上衣和军官服的式样几乎完全一样,显示了洋枪队作为监视者在军舰上有别于普通士兵的独特地位。洋枪队军服上衣的肩颈、袖口、衣襟、下摆也有带如意纹装饰的黑绒镶边,镶边外钉随型的黑色装饰线一道。洋枪队军服上衣的领口和水兵服一样用金线绣有所属军舰的名称,军服上没有袖章、臂章等其他识别符号。除上衣外,《图说》未就洋枪队的军帽、军靴等做出明确规定,推测与军官服所用式样一致。

 

“致远”舰水兵在后主炮附近的合影,所穿着的是白色的夏季制服,但是头上裹着的是头巾


北洋水师某艘军舰的水兵合影,身着的也是白色夏季制服,头上戴的则是草帽。北洋水师水兵头戴草帽的照片,在现代曾一度被国人多有揶揄,认为草帽是中国传统落后的象征物,由此表明北洋水师虽然拥有了先进的欧式军舰,但在思想上还停留在落后状态,殊不知草帽在那个时代实际是非常洋气的舶来品,恰恰象征着国际化


如果以颁布的时间为标准来判断,《北洋水师号衣图说》中所载的军服式样应该是从1882年开始使用,然而根据一些记载,早在1880年北洋海防派遣官兵前往英国接收订造的“超勇”、“扬威”号巡洋舰时,就可能穿着使用了这种军服。1880年12月6日, 时任北洋海防督操的丁汝昌率官兵200余人由天津出发,前往英国接收“超勇”、“扬威”2舰,接舰部队首先抵达上海休整,根据记载,在上海期间该部队花费5000银圆重新定做了军服和旗帜。鉴于此行是中国海军首次登上世界舞台,将与当时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进行交流,极有可能是考虑到观瞻,北洋海防在沿用的船政水师式军服基础上,临时增添了诸如袖章、臂章等国际化的元素,创制出了新式海军服供接舰部队穿用,日后这种军服设计得到普及,在1882年正式以规章形式明确了下来。1886年,北洋水师再度派出接舰部队赴欧洲接舰,此行留下的一些珍贵照片中,明确地表明当时的北洋水师已经广泛使用1882版军服了。

 

作为海军军服的重要配饰,军官的佩剑是必不可少之物,但是《图说》对此只有模糊的规定,称军官着号衣时必须“束带佩刀”,即系剑带、挂佩剑, 但是对佩剑的样式并没有作明确的说明。根据几张北洋水师军官在英国拍摄的着军服照片看,北洋水师的佩剑是完全西式化的产物,其型制模仿英国海军佩剑,木制剑鞘外覆黑皮,剑鞘两端及中部有錾花铜件包裹,剑鞘上有两个挂钩点,可与剑带上的两条垂带连接,佩剑本身也是带有可折叠护手的西式剑,入鞘后可以将剑柄上的护手向下折叠与剑鞘上的锁扣相连,类似保险装置,和英国海军佩剑剑柄采用狮首装饰略有区别的是,北洋水师佩剑剑柄是龙首装饰,不过龙首造型也颇西式,远看起来和狮首较难区分。与佩剑配套,北洋水师军官佩剑上也系有剑穗,完全是英国海军所用的形式。从佩剑的这些特点推断,北洋水师的军官佩剑极有可能是在英国或欧洲国家直接订制的。


 国内藏家收藏的北洋水师军官佩剑实物,其龙首的造型颇为独特


从这两位北洋水师军官的照片上,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佩剑的式样


本文摘自《号角》1-9平装合集版

一个特殊的角度,通过各国军事徽章制服的发展沿革,来向读者展示各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貌,无论战时还是平时,编撰所选取的时代都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那些被打下了深刻时代烙印的徽章、制服,以及其他一些军品,往往承载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含义。以之为媒,探析各国互异的审美和文化、传统,也是本系列丛书的初衷。高清配图,全彩印刷,欣赏与收藏共美,品鉴与求知同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