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人是怎样诅咒自己的?

 魑鲤 2018-08-20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充满偏见的俗语曾风靡一时,然而,它与人类生活经验确有契合处。可以看到,底层阶级的后代常继承他们父辈的事业,而上层阶级亦如此。

这种现象,可以从制度设计、社会公平、教育等角度加以反思,而保罗·威利斯在这本名著中,拓展了一片我们都熟悉却很少认真思考的领域——穷人群体存在着“自我诅咒”效应,它约束了孩子们的向上发展。

在校园中,总有一批特立独行者,他们蔑视规则,成绩极差,喜欢说脏话和打架,却让同学们感到羡慕,因为大家都在各种校园规章的压迫下,“坏孩子”们成了现代版的英雄传奇。

这些让人头痛的“坏孩子”,往往出自工人阶级家庭,他们的父辈因各种压力,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反抗——说粗话,捉弄他人,破坏规章制度,嘲弄权威……他们喜欢迟到早退,或消极怠工,以示自己的时间自己主宰,这就抵消了必须按时上班带来的不快。工人们嘲笑纯理论,坚持认为他们的实践经验才是真知识,他们没意识到,这些束缚自己向上提升的性格缺陷,被悄然复制到孩子们身上。

相比之下,中产阶级由于靠文凭获得社会地位,所以保持了对书本知识的敬意,并不因为它们没有实用价值,便否认其价值,所以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更好。

然而,“坏孩子”们该怎样反抗呢?他们的武器是性,他们注意外表与时尚,努力表演男子乞丐,并通过与女孩交往,让“书呆子”们感到佩服,可代价就是他们更需要钱,所以他们会利用假期打工,而打工经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学校的蔑视。

本书最令人惊叹之处是作者的洞察力,类似的校园生活我们都经历过,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潜台词,当我们与老师争吵时,我们想不到是反抗权威的冲动在暗中推波助澜,而这种冲动其实是父辈植入到我们心灵中的。

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的存在,正如鱼不知道自己是湿漉漉的一样,事实上,我们的行为方式无不被文化打上烙印,甚至被文化所决定。当心中的冲动升起时,它可能源于巨大的伤口,或者是虚妄。越反抗,越套牢,结果是我们亲手埋葬掉自己的未来。

本书内容宏阔深远,不仅唤醒了读者对学校生活的记忆,更帮助我们对“自我诅咒”加以反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