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绝妙的嵌字联

 昵称4390489 2018-08-20

◎罗 鸿(作家)

在都江堰,民间流传着一副对联。相传,这副对联是晚清一位秀才所作,上联是“蒲村老人赶石羊”,下联是“玉带童子骑金马”。或许,外地游客只看到这个对联对仗工整,以为对联不过表达了“老人赶羊,小孩骑马”的意思,而地道的都江堰人才知道,这个对联串起了六个地名,其中包括三个乡镇名,两座桥名,以及一座山名。了解真相后,外地游客必定会恍然大悟,然后会心一笑,赞叹这对联的绝妙。

这对联里包含的三个乡镇名是蒲阳、石羊和天马。蒲阳镇是都江堰的一大古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汉、晋时蒲阳被称作“蒲村”,唐宋时称为“蒲村镇”。到明朝嘉靖年间,才改名为“蒲阳镇”,因此,每每有人说到“蒲村”,本地人就知道,指的是蒲阳镇。在古代,蒲阳是茶叶产地,商业很繁荣,因境内有几条河流穿过,蒲阳镇还比别处多一些廊桥。而石羊镇的历史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蜀国时期,在汉晋时期,这里已经很兴盛了,宋朝时曾取名为竹瓦镇,在清朝乾隆年间,人们在这里掘出一只石羊,就以“石羊场”命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对联里的“金马”则是今天的天马镇,以前叫金马乡,在清朝宣统年间设置的乡署,在1980年才改成天马镇的,金马镇处在交通要道上,东与彭州市接壤,南与郫县毗邻,因地势好,在清朝时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对联里的“玉带”“老人”是指“玉带桥”和“老人桥”两座桥。先说玉带桥,全国各地有很多叫玉带桥的地方,最有名的大概是颐和园的玉带桥了,成都金牛区也有玉带桥,对联里“玉带”桥在都江堰水文化广场附近。

玉带桥在柏条河上游。而老人桥正好在柏条河下游,最初,那里荒凉而冷寂,并没有桥。附近一位不知姓名的老人,独自一人,天天从周边搬来石头,就这样,一块石头,一抔泥土,慢慢地垒出了一座石桥。有了石桥,交通方便了,隔河相望的人们互相往来,河边渐渐多了住户。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名字,一直到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石桥命名为“老人桥”。

最后,说一说童子山,它是天马镇路边的一座小山,相传,古时候有个神仙给王母娘娘祝寿,挑着一担子礼物从此地路过,途中乏了,就把担子放下歇气,他翘着脚躺在云端睡了一觉,鞋子底上的泥土抖落下来,就成了一座小山,山太小,不到五百米高,比起都江堰周边的名山,它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顽童,因此,人们就称之为“童子山”。

一副小小的对联,竟然有这么多故事,那个编写对联的人,实在太有智慧了。值得一提的还有,“蒲村老人赶石羊,玉带童子骑金马”这副对联有多重含义:蒲村的老人在驱赶石羊,蒲村人跨过老人桥到石羊赶场,系着玉带的小孩骑在金马上,系着玉带的童子山跨越在金马境内……无论怎么去推敲它的涵义,都能感受到那位晚清秀才在对联里赋予的雍容富贵之气、吉祥安康之愿,而对联里蕴含的宁静与祥和的氛围,一直也静静地环绕在都江堰这片丰饶的土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