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名医黄元御桂枝苓泽汤加味治疗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茂林之家 2018-08-21

作者 / 崔飚 李庆丰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许奇



引言


桂枝苓泽汤,是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四圣心源淋沥根原》篇中用于治疗小便淋沥的一张方子。方药组成:桂枝、茯苓、白芍、甘草、泽泻。笔者经多年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前列腺炎数百余例观察,疗效卓著。黄元御在论述淋沥根源一篇中说道: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府,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于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隆而虚则遗溺。所以认为,尿液排泻失常是由于乙木下陷于膀胱导致,五运之气,环周不息,乙木随己土而左升,甲木随戊土而右降。三焦之相火,随戊土而下植根于癸水,而生乙木,于是癸水温暖而能藏。癸水蟄藏,癸水温则壬水寒,常也。故黄氏又说:肾与膀胱相表里,水内温而外清,内热外寒。内温能生发肝木,外清则收敛下潜。阳根在水,癸水非壬水也。脏腑之气如此之正常运行,权在于戊己二土之升降,土燥水暖,木气则畅达。升降正常,一经出现水寒土湿,升降反作,肝随脾陷,胆随胃逆,则乙木三焦之相火拔根,而移陷于膀胱,则生湿热,木为生火之母,内藏温气,手少阳以相火主令,在天为暑,在人为三焦。故三焦与乙木之火同陷于壬水,病也。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乙木疏泄瘀滞,经络盘结,尿路热郁肿胀,小便艰涩不利,若三焦之火衰,气不敛水,则小便遗溺。


1.病案例举


(1)张某,男,56 岁,郑州人。患小便淋沥不畅 5 年余,西医化验、彩超,诊断慢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曾去过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最后无效,于 2013 年 12 月5 日前来就诊于余。望舌质淡嫩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象沉弱。自述有尿等待,尿不禁,伴有小腹酸胀,会阴及睾丸麻木感。诊断:小便淋沥(相火陷于膀胱)。处方:桂枝苓泽汤加丹皮、败酱、干姜、附子、三七。七剂水煎服。二诊自述,尿艰涩、淋沥不禁感觉明显好转,加减化裁 30余剂服完,症状悉除,彩超检验:提示前列腺大小正常范围,回声未见异常。


(2)谢某某,男,48 岁,于 2011 年 9 月,以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来诊,主诉:严重尿等待,尿余滴不禁,伴有早泄、阳痿,腰酸膝软 4 年余。面及眼睑略有浮肿。舌质淡嫩,舌苔白腻,根部黄腻,脉尺弦滑。诊断:小便淋沥(水寒土湿,壬水郁热)。治疗:暖水燥土,疏木达郁。方药:桂枝苓泽汤加附子、干姜、丹皮、王不留行、败酱草、海金沙。水煎服。二诊自述,病情明显好转,加减 30 余剂,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3)林氏,职业教师。一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近 3 天症状加重,尿色黄,小腹胀痛,于 2014 年 11 月 2 日来诊,舌质正常,舌苔薄而黄腻,自述 10 天前,市医院中医以淋证投八正散七剂服后大便泄泻,早泄阳痿严重,尿等待、涩痛症状明显增加。诊断:小便淋沥 ( 水寒土湿,膀胱湿热 )。方药:黄芽汤合桂枝苓泽汤加海金沙、王不留行、败酱草、肉桂、干姜。水煎服,七天服完。二诊自述,药后大便正常,小便排泻较比服药前顺畅很多,小腹酸痛感明显改善,阳痿早泄未有改善。守此方增损20 余剂,尿频、尿急、等待、小腹会阴胀痛症状消失,阳痿早泄均有改善,继续加减服用 20 余剂,诸症悉除。



2.按语


前列腺炎症、水肿引起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小便淋沥范畴。除具备泌尿系症状外,往往还伴有阳痿、早泄、遗精,不育等并发症。世医治疗此病,多认为是膀胱湿热,单纯投以寒凉之品,往往重伤中土之阳气,使中土陷败更加严重,乙木三焦之火,沉沦郁迫,腹胀、腹泻、便溏,膀胱湿热无有出期,可使病情缠绵不愈,甚至导致淋沥变成癃闭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本病之因,多是脾肾寒湿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故治疗上要培中土,暖肾水,使肝脾左升,胆胃右降,相火藏于癸水,乙木升达,疏泄不郁,切不宜一味苦寒泻热,根据情况,酌加清热利湿之品,方不误事。桂枝苓泽汤升达乙木之郁,燥土利湿,加减应用,使土燥水暖,肝木条达,壬水清凉,癸水温暖,恢复内温外清之职,水府清通,淋沥症状消除,病必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