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芥子园的前世今生(上)

 daiaichen 2018-08-21



清朝顺治十五年

南京城南的秦淮河畔

来了一位文化名人

这个人就是

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和文学家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顺治八年,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1

1










芥子园是清代金陵颇为有名的一家书坊,从李渔始建至同治年间,延续了整整200年。


芥子园书坊刻书以小说、戏曲为主,兼及各类杂书。著名的《芥子园画传》刻印后广为流播,备受赞誉,至今仍是习国画者不可缺少的范本。

李渔作为芥子园最早的主人,熟谙园林艺术,设计的芥子园小中见大,独具匠心。他又精通传奇创作与导演,芥子园家乐在当时负有盛名。


因此无论是在清代出版史上,还是清代戏曲史上,金陵芥子园都是很值得一提的地方。


1

1











金陵

何处

芥子园



李渔于“顺治十五年流寓金陵,康熙十六年再迁回杭州”四十八岁的李渔带领全家从杭州到了南京,居住在金陵闸,开设书铺。


但是,美中不足有二:一是环境太闹,不利于写作;二是房屋面积太小,显得局促。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拓宽书铺的需要,选定了周处台附近,筹建芥子园。

李渔物色居住地有这样的标准:“不欲近市,市太喧;不欲居乡,乡有暴客之警。非喧非寂间,幸叱尊怦,为羁人留意。”芥子园所处的周处台距中华门不远,在当时完全是半城半乡,非喧非寂之地。




1

1









名播四方



谈到芥子园名称的来由,芥子,就是菜籽儿。为何取这个名字?用李渔自己的话说:“此余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意。”


综合李渔的介绍来看,芥子园确实小巧玲珑,尺幅有千里之势。”再加上名人、名园、名作、名戏班。有了这四点,芥子园在短时间内名闻遐迩也不奇怪了。


名人:芥子园的主人李渔,未来金陵之前,已有文名,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创作使他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自称生平绝技有二:“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


名园:芥子园地不及三亩,是小规模的园林,在筑园高手李渔的精心设计与经营下,园内充满诗情画意,精致玲珑,因地而设,巧夺天工。


名作:芥子园附设有芥子园书谱,刻印李渔著作及其他著作,其中不乏名著和颇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普及读物。画谱:《芥子园画传》戏曲:《笠翁传奇十种》白话小说:《无声戏》、《十二楼》都是受欢迎的。




名戏班:李渔在戏曲创作上有其独到之处。善于将小说中简单的故事情节,变成戏曲中热闹的场景;把平淡的小说情景改编成戏曲中色彩丰富的场面。李渔经常在芥子园里指导家班排演戏曲,还经常到外地巡回演出。


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



1

1



在《芥子园的前世今生(下)

我们将带大家去到

位于南京老门东的芥子园

一起感受这座金陵名园的扛鼎之作

在下期等你哦!



供稿:秦淮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