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装式 陪孩子

 冬竹123 2018-08-21


1


最近被微博上一个“孩子有多渴望父母的陪伴”采访了几个小孩,只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答案却十分扎心。


第一个问题:“你喜欢玩吗?”

 

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喜欢”、“和洋娃娃在一起”、“小人模型”、“溜冰”.....足以看出孩子们多么热衷于玩耍。


但当问到他们“和谁一起玩耍时”,却得到这样的答案:


“只和我奶奶”、“和我姐姐玩”、“和我弟弟一起”...始终不见父母的只言片语。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这样的:妈妈从来不和我一起玩,经常有紧急使命需要完成,爸爸总是在写字...



可见父母们已缺席孩子们的生活良久。


而后面采访者让他们说服父母一起玩耍时,孩子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担心实现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害怕听到父母熟悉的推脱话语。越是在乎反而会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他们甚至愿意为了说服父母陪他们玩,做出更多讨好与改变:


“给爸爸的专属表演”;


“我跟你发誓,我会表现得很好”;


“刷牙的时候我再也不乱窜乱跳了”;


甚至还说出“别工作了,辞职吧”的心声;


......


可见孩子们有多渴望父母们的陪伴,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多。


最后采访者告诉他们并没有如愿说服父母之时,孩子们的伤心难过溢于言表。



但这些懂事的孩子却都没有责怪父母,还在为他们找说辞:


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他们太忙了、自己表现得不好所以父母没有答应.....


都说懂事的孩子最委屈,相信在后台看得清楚的父母内心也是一阵难过。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他们的爸妈都出现在他们身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眼中的不可置信与开心雀跃,流着泪扑进爸妈的怀抱。



看完这个视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为视频中的孩子们感到心疼,也为他们的父母感到难过。


其实,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他们都在一味地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需求,错过了孩子美好的成长点滴......


陪伴真的很重要,因为家长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很短,等他长大了,你有时间陪伴他了,想再和他多说几句话都是一种奢求。


2


其实,谁都忙,但重要的是有心,只要有心再忙也会抽出时间。


但比起家长的没时间陪伴,可怕的是生活中还存在着假装式的陪伴,他们将美好的陪伴变了味道。


他们所谓的陪伴,只是用玩具堆成乐园将孩子置身其中,或者直接与孩子人手一个手机,各玩各的,互不干扰。


殊不知家长的忽视与敷衍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极大影响。



在过去的201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了一篇重要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发现,父母在家庭时间中看手机和平板电脑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过度敏感、性急、多动等。


这一结果震惊了家长圈。也让我想起邻居家的小孩明明,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明经常一个人玩玩具,爸妈在沙发上打游戏的打游戏,看电视的看电视。


甚至为了避免吵闹,直接让明明玩手机游戏、看动画片。


其结果就是明明两三岁的年纪,说话总也说不清楚,不爱交流,这都是缺少爸妈的关爱和深度陪伴造成的。


其实,陪伴孩子时玩手机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每个孩子,都是上苍寄存在父母身边的珍贵礼物。唯有珍重以待,好好去爱,才能不负这一场缘分。


因而,父母们不仅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更要注重陪伴的质量。


3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用在亲子关系上亦是如此,陪伴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



因为有了家长的深度陪伴,孩子感情更丰富;动脑能力更强......因而家长们要学习陪伴孩子。


  • 加强交流:


不要做命令式的父母,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只有加强思想交流,才能加快亲子关系的建立。


  • 言传身教:


孩子成长最早的启蒙老师其实是父母,因而要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教会孩子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