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附中的故事】附中缘,附中人,附中情,附中梦——于万鹏

 梵哥 2018-08-21

我在附中的故事

有一种铭记在心的记忆,是怀念;

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

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祝福,是歌颂。

附中缘,附中人,附中情,附中梦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于万鹏

时至今日,毕业那天的场景仍然时常在脑海中浮现:同大伟校长、付琪书记留下的可爱自拍,在升旗台上露出的最后一次倔强面庞,亦或是在讲台上留下若干黑照的毕业告别……这一切的一切,成为了我作为一名附中人的最后画面,结束了我作为一名附中人的三年高中。

1


时光追溯到三年前的今天。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附中人。中考的顺利让我踏入附中。我从不相信这世上存在什么所谓的命中注定,但也许这就是我和附中的缘分吧。我感念这一缘分,这一让我和附中相识、相知直至相爱的缘分。

走入附中,人生也因此不同。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我为我能在附中遇到他们,而深感幸福。

我见过许多老师,可附中的老师却似乎带着一种异乎常人、难以说清的魔力,拥有一种独特的气魄和心境。不管是老臧的霸气血性、传奇经历,还是老庄的刚柔并济、古道侠义,或是高老师的循循善诱、创意无限……无论是教过我的,还是曾经一起共事的,相遇的每一位老师,都无时无刻不在用其身上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我、震撼我。

课堂上一次次思想上的碰撞,那些真知灼见的具体内容早晚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为我们所慢慢淡忘,但深刻于心的求学之道,为人之理却永恒存在,指引前方。


 
 

3


都说附中藏龙卧虎。的确,在我身边有着各路大神——可望不可及的竞赛大佬,学富五车的文学奇才,或是熟练于各种神奇领域的能工巧匠。不过,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这三年的情谊。

同班同学,工作中的同事,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亦或是同伴朋友,用真心去对待遇见的每一个人,至少能让自己心安吧。不厌其烦地去讲解一道道习题,与团队奋战攻关直到深夜只为排练好班会中一小段情境,甚至是像高一时被同学们打雪仗糊成雪人的黑历史……随风逝去,云烟过往,而回忆时,又忍俊不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我想,世界上的感情千千万万,却有一种不会动摇,那就是友情。同窗挚友的情谊,山高水长,往往深刻于心,即便大雨弥漫,永不褪色。这是朴素的感情,从不为任何功利主义色彩所浸染。相处,有苦有甜,有记忆中的甜蜜与美好,也有破裂时的失意与痛楚。但我想,一个人也许很难再会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来磨练这么纯洁的、无法取代的感情了。

我会记住每一个人,会让记忆深处的那片星辉,永不熄灭。

4


我十分欣赏鲁迅先生的这段论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不敢说自己是脊梁,却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必定需要付出代价的。身上各种兼职,各项工作重任在肩,不求所谓功名利禄,只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班级里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也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突发状况;在学校要拍片子、做推送、写文案,去策划、组织一项又一项大型活动,处理一件又一件突然到手的大事小情。进入大学也许依旧要面对这些工作,但我也许再也没有高中时干活的那种紧张而又刺激的快感了。工作中充满重重阻力、压力,但心中的那份执着和信念却始终燃烧,成为支撑我深夜十点仍然能奋战在办公室中工作的动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愿永存这份赤诚,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5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遇到失败与挫折,也会沉沦,也会颓废,但颓废过后,却又继续砥砺前行。浮尘飞扬的红土操场、欧式风格的七楼礼堂、贴满红榜的高三楼前,还是落满余晖的校园小道,无不给人以青年特有的洋溢与奋进。

我时常在校园四处环顾,反复思索:

什么是附中情怀?

前一段时间,我突发奇想,产生了给学校拍一个宣传片的念头,出于之前工作关系的便利,便说干就干了起来。这段时间,我接触到许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18届的毕业生,与我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早已收到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邀请函,可他们却从自己并不宽裕的暑假中抽出时间,同我一起完成这部片子。感动之余,我顿悟:这,就是附中情怀。

六十年的附中,硕果累累,桃李芬芳:苏宁烈士舍生取义,为国捐躯;张捷教授在地球物理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凝顾今朝,附中人承前启后的新一代活跃于四面八方,续写附中第六十年新的辉煌。是什么支撑着一代代附中人肩负希望,志在四方?又是什么激励着一代代附中人永怀初心,永不停滞?正是附中情怀!深藏于心的附中情怀,正是指引一代又一代附中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也许以后你会走得很远,你会忘掉甚至失去过去所拥有或曾得到的一切物质财富,但请记住:附中情怀会永远成为深埋于附中人灵魂最深处的火种,提供着前行的十足底气和无畏的满满担当。




6


站在崭新的操场上,充满异域风情的校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附中有一个梦想,附中人也有梦想。

记得成人礼那天,我们在成人墙上写下梦想。最后一天的大扫除,把我们在班级教室里曾经留下的一切痕迹清理干净,我摘下了那一张张写满梦想的成人卡,保留了起来。有时翻出它们看一看,找一找当年的感觉。有的写着“想要变瘦”,有的写着“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也有的写着“能够亲眼看一看自己喜欢的明星”。这些梦想丰富多彩,充满着年轻人特有的天真与美好。但梦想也正是一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激励,而无数个小梦想的汇聚也恰恰就是附中未来的美好梦想。过去的六十年,三十年,未来的三十年,六十年……时间的交汇让附中的梦想也熠熠生辉。六十年,附中和附中人已经用一个个奇迹来证明自己,而再过三十年,附中也将和强国一代的我们一起见证民族复兴的光辉时刻。

什么是附中梦?我以为,实现人的幸福,正是附中六十年来最为伟大的梦想,而教育强国,也正是附中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不能阻挡附中追梦的脚步吧。

梦想的存在,是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新的奇迹。附中人,永远在路上。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奋斗的青春岁月,终将封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回忆。但也恰恰是奋斗,才让我们永远年轻,热泪盈眶。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可能都会改变,但附中精神却历久弥新,从未改变。我想,从附中走出的我们,大概就是附中精神的最好诠释。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傲娇;让我们的未来,充满附中的荣光。

最后的最后,走出附中之前,再唱一遍那熟悉的校歌吧!我们,六十年间的所有附中人,凝聚起光荣与梦想,续写又一个六十年的辉煌。

“我们在这里扬起远航的风帆,我们在这里描绘崭新的时代。”

这是我们深爱的附中,这是我们无悔的青春。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