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早年是从学习人物画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那时,他为人画肖像画、神仙画、仕女画。 比如,肖像画:“《黎夫人像》”。 神仙画:《张果老》、《铁拐李》。 仕女画:《黛玉葬花图》、《西施浣纱图》等等。 ![]() 黎夫人像 《白石老人自述》中说到在家乡与人画像的初始动机时说:那时照相还没有盛行,画像这一行的手艺,生意是很好的。画像,我们家乡叫描容,是描画人大容貌的意思。有钱的,在生前总要画几幅小像玩玩,死了也要画一幅遗容,留作纪念。我从萧师和文少可那里,学会了这行手艺,还没有给人画过,听说画像的收入,比画别的来的快的多,就想开始干这一行了。沁园师傅知道了我的这个意思,到处给我吹嘘,韶塘附近一带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视出袍挂上的 团龙衣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 虽然外人评价颇好,但是齐白石自己却感到很“惭愧”,他说:“我那时画的美人,论笔法,并不算高明,不过乡人光知道表面好看,家乡又没有比我画的好看的人,我就算独步一时了。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他们这样抬举我,说起来真是惭愧的很。 在人物画上,齐白石仍然学习八大、石涛等人,有一副《搔背图》齐白石仿作一幅,题词道:“朱雪个画有小册,中有搔背者。”此外还有一幅《钟馗搔背图》别有情趣,一个小鬼给钟馗搔背,题词道,“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汝在皮毛外,焉知我痛痒?” ![]() 钟馗搔背图 齐白石成熟后,人物画最大的变化是表现出思想性,表现出强烈的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一心向善的思想感情, 齐白石的人物画的题材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讽刺官。 齐白石出身农民,从来没有做过官,只受过官的欺辱,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嘲讽官。做官的,就像不倒翁一样,总不下台。所以他画了许多不倒翁来予以讽刺。 《不倒翁》,戴着官帽,拿着纸扇,好像是官,但是,前额有一个白色方块,只是个戏台上的小丑。画上题诗道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嘲讽官,都是腹内空空,没有真才实学,但又拍马溜须,总也不倒。 ![]() 不倒翁 第二,讽刺财迷。 1927年5月,有一个人来,请齐白石画幅画。 齐白石问:“画什么呢? 客人想了想说:“画发财图 齐白石说:“发财门路太多,不知画什么好。” 客人说:“你是画家,你想想,画什么好 齐白石说:“画一个财神,赵公元帅如何? 客人说:“不好。 齐白石说 要想发 财,最好做官,画一个官 服官印,如何? 客人说:“不好。” 齐白石说:“要想发 财,枪杀绑票,画刀枪绳 索,怎么样?” 客人说:“不好。” 齐白石无奈,不知画什么好。 客人说:“画一个算盘” 齐白石说:“太好了。取人钱财,又不杀人、害人,仁也。”于是挥笔就画了一个算盘。 ![]() 算盘 第三,讽刺自高自大者 《自称》。老鼠到底有多重?最好爬上秤去称自己的重量。世上不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像老鼠一样可笑 ![]() 自称 第四,讽刺盗窃者 《桃猴图》,画一个猴子,偷了个桃子,回头在望。题词道:即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 ![]() 桃猴图 第五,表现对下层民众的同情 《乞丐图》,对于乞丐,人们大都看不起,但是齐白石却相反,表现乞丐的另一个方面。画上题诗道 卧不席地, 食不炊烟 添个葫芦 便是神仙。 ![]() 乞丐图 《渔翁图》,一个渔翁,看着空空的竹篮,无可奈何。画上题诗道看着竹篮有所思,湖干海涸欲何之。 不愁未有明朝酒, 窃恐空篮征税时。 齐白石还画过一些富有童趣的人物画。如《得财图》,画中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爬柴儿童,“柴”与“财”谐音,所以叫“得财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