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萃取百问】一次萃取几个主题经验好(6-10)

 heitudi 2018-08-21

【萃取百问】6.一次萃取几个主题经验好?


“给我一个主题,给你一堆经验”,基于主题才能产出经验,但一次萃取几个主题合适呢?准确地说2-4人就可以萃取一个主题,这样全班30人,就可以萃取10个左右的主题,这是多主题萃取,产出多、适合开发课程、照顾不同部门的人学萃取。


还有就是单主题萃取,全班大家一起萃取一个主题,这样聚焦容易形成方法论、模型,经验质量精,但数量较少。企业可以根据人数、需求而定主题萃取的数量。


【萃取百问】7.学员萃取时需要参考以前资料吗?


经验萃取的是内部牛人的智慧,把牛人牛事萃取为显性的牛招,然后让小白复用,这是经验萃取与应用的初心。但如果标杆参王过去的资料、网上的资料,就是在用外部、过时、不接地气的招,学员在经验萃取环节很可能就是照搬,不做改造和创造,产出的成果质量就会低和不实用。所以经验萃取课往往不让学员搜集和准备资料,只要来的是牛人,跟着节奏就一定会出牛招。


【萃取百问】8.可以代替他人参与萃取课吗


经验萃取的是最佳实践,只有高能力高绩效的牛人才有牛事,才有可能萃取出牛招。如果让非牛人参与经验萃取,要么基于萃取方法萃普招,要么是对付填写,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人替自己听课、萃取经验。


代替者如果只是参与一部分,不能全程参加,然后就离开,那么只是萃取了部分,后面的人也很难接上。所以非牛人、非全程参加不需要来到经验萃取现场,无法产出成果,还破坏萃取氛围。


【萃取百问】9.每次参加萃取的人数多少合适


第一次参加经验萃取,因为要学方法、出成果,在一个萃取师辅导时最好的人数是10-20人之间,最多30人,人数再多的话就很不能逐一辅导、交流了,只能随机指导,但产出成果的质量就会参差不齐了。


人数越少,萃取师参与的深度就越深,就会与学员深度链接、全程辅导,学员就会真正去学会萃取的方法,萃取师在关键环节可以参与、助产。如果企业希望学员学会萃取,然后顺便产出高质量的成果,人数就要控制。


不同的主题和萃取方式需要的人数也有不同,比如萃知识、萃态度、萃模型、萃图书,采用共创式萃取时一般10人之内最好;萃场景、萃技能、萃话术、萃口诀,采用个人式萃取时,人数在20-30人之间都可以;访谈式萃取一般都是一对一,以个人为中心的共创式萃取,可以是10-20人之间;以学萃取方法为主的公开课,人数就可以不限制了。


当然,最挑战的是时间紧、人数多,比如2天40人萃取场景,就要跟企业沟通是重方法学习还是重成果产出了,然后偏向一端。


【萃取百问】10.选择哪种萃取方式好


萃取方式根据难度划分为个人式萃取、访谈式萃取、共创式萃取、混合式萃取,哪种萃取方式都可以产出经验,只是对萃取师的能力和经验要求不一样。


如果企业重视成果数量或时间比较紧张,那就选择个人式萃取,每人萃取一个或几个经验;如果牛人很忙,那就采用访谈式萃取;如果主题很重要很难或风险较大,那就采用共创式萃取;如果牛人较少或主题很重要,但时间比较充分,就可以选择混合式萃取。


一般的单课萃取,因为时间关系只能选择一种萃取方式,但若做成培训项目就可以采用多种萃取方式,或者引进萃取认证课,也可以学到多个萃取方式。


【培训讲师】


   

王兴权(王萃取):国际萃取技术研究院(IETA)中国分院院长,北京组织经验萃取研究院院长、首席讲师,萃取技术版权课创始人,萃取认证课导师,组织经验萃取师,内生式课程开发催化师。自2009年开始专心致力于组织经验萃取技术的研究、培训和咨询,萃取技术开创者、传播者,人称“王萃取”。


【新课推荐】

扫描二维码,了解《从内训师到萃取师的十堂萃取技术课》


【拓展阅读】直接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文章。


【萃取技术】学员萃取中的典型问题(1-5)

【萃取技术】学员萃取中的典型问题(6-10)

【萃取技术】学员萃取中的典型问题(11-15)

【萃取技术】学员萃取中的典型问题(16-20)

组织经验∣组织最佳实践在流失

组织经验萃取,总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你开始

组织经验萃取的时机

组织经验的四种类型

组织经验萃取的分工

组织经验萃取模型


万事皆可萃?萃取技术能萃什么经验

经验萃取时应该选择什么主题

一次萃取几个主题的经验好

学员准备度,萃取经验成功的一半

小组,经验萃取现场的中心


萃取师的八大准备度

萃取师的八大核心技术

萃取师的五大精神

萃取师的八大角色


要字诀——经验口诀化(一)

连字诀——经验口诀化(二)

韵字诀——经验口诀化(三)

重字诀——经验口诀化(四)

数字诀——经验口诀化(五)


萃取技术弟子班

访谈式萃取——聊聊就能萃经验(版权工具包普及中)

从内训师到萃取师的十堂萃取技术课



【更多阅读】

      本文是王萃取的新书《萃取技术》的文章,更多内容可以预订新书。扫描下图可以直接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