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旭平雕刻“五牛图”作品欣赏

 林旭平 2018-08-21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旭平雕刻作品欣赏
善伯洞石的特征很明显,质地晶莹脂润,蜡性较强,半透明或微透明,富有光泽。老性善伯洞石中有金砂点,有的石中有粉白色的色斑,俗称“花生糕”。善伯洞石的质地微坚而又带有韧性,所以雕刻凿坯时比较吃力,修光时刀下石粉的颗粒较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旭平雕刻作品欣赏
    善伯洞石的色泽很丰富,有黄、红、白、灰、紫、黑等色,单色或多色交融,色界分明。按色相可分为红善伯、李红善伯、白善伯、黄善伯、红黄善伯洞石等。善伯洞石按质地又分为老性善伯、脱蛋善伯、新性善伯、善伯尾等,其中质地纯洁明粹者为上品。    相传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寿山村有一位单名叫善的村民,此人虽然名善却不行善,好吃懒做,东偷西盗,屡教不改,村民忍无可忍,只好将他赶出村去。善在外地流浪了数年,吃了许多苦头,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善回到寿山后,不好意思入村居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旭平雕刻作品欣赏
就到深山中盖了个草寮,开荒种田,从此过起了自食其力的日子,农闲时善常常帮助石农开矿采石,学到了开采寿山石的技术,也时常到山中寻找矿苗,终于在与月尾峰相邻的山中发现了矿脉,就一个人默默地凿洞开矿,不久就出产了一批质地与色泽上乘的寿山石。村民见善已变成一个勤劳的人,并且开采到了好石头,都为他而高兴,此时善的年纪已老了,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善伯。可惜好景不长,矿洞塌方,善伯不幸被埋在洞中身亡。人们为了纪念他,称这个矿洞为善伯洞,这里出产的寿山石称善伯洞石。还有传说善伯在洞中得道成仙,又称仙伯洞。此后,善伯洞少人开挖,所以传世的善伯洞石旧品十分罕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旭平雕刻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