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延时摄影的那些事

 西游老人 2018-08-21

唐鹏制作的一段延时摄影短片


《悉尼一日游》


什么是摄影?


摄影,或是照相,作为影像技术,最早出现。它主要是记录一个瞬间。照相,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完成一定程度的叙事,但是非常有局限性。摄像机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限制而产生的。摄像可以通过记录连续的影像,比较完整的叙述一个故事。

随着电视和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带宽的不断升级,摄像机技术的研发进步迅猛,这两年,在中高端,摄像机技术已经可以达到了8k。几年以前就有摄影师预言,在不远的未来,将不再会有人照相,所有人都会摄像。因为摄像本身就包含了照相,它是单张技术的延伸,而且单张图像也可以从连贯的视频中截取。高端摄像机使用的raw格式和照相机的raw格式相同,可以进行图像信息无丢失的深度调整。即使从视频中进行多张图像截取,再进行堆栈,这样的复杂后期都是可以实现的。高端专业领域,已经有摄像师,从视频中,进行单张截取,作为照片交付给客户,从而实现了,进行一次工作,完成两个任务的可能性。商业摄像师MarkToia,拥有RedWeapon 8K S35 限量版摄像机,其视频录制最高分辨率可达10368x4320。(图片:RedWeapon 8k s35 brain大脑。来源:网络)



他介绍在他的商业制作中,已经使用从视频中截取单张图片,交给客户的工作流。近几年来随着索尼、松下等一些生产商已经在针对$4000美元以下照相机中,慷慨的提供了4KRAW格式录制的功能,高分辨录制的入门门槛会越来越低。同时随着人们游览信息的多元化,视频已经迅速成为互联网的宠儿。据统计,Fecebook世界范围内,每一天产生的视频浏览量为80亿次(SocialMedia Today提拱的数据);Youtube报告说手机上观看视频的次数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加着(Hubspot提供的数据),现在55%的人每天会在线看视频(DigitalInformation world提供的数据)。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摄像领域,以后会如何发展,是否最终将取代照相时代。

照相中运用的所有原理,包括布光的原理,都可以应用于摄像。同时摄像又是照相的延伸。实际上很多闪光灯的modelinglight,可以作为摄像的照明灯使用。如果你清楚如何在照相中布光,那么你也会知道如何给摄像布光,原理相同。举个例子,布光中的几个主要光源为:主光(mainlight)、辅光(fillinglight),轮廓光(rimlight),背景光(backgroundlight)。摄像,相对于摄影而言,在高端制作中,比如电影拍摄中,布光更为考究,为了配合场景和烘托气氛,照明会使用更大的灯源和柔光设备。如下图,电影拍摄中使用的大型照明设备。虽然尺寸不一样,但是它们基于的原理都是相同的,目的也是一样,即把被摄主体(人或物),浮出背景之上,从而创造出立体感和戏剧性,体现其重要性。影视制作中,灯光一般被安排给专门的灯光组负责。(图片:电影拍摄中使用的光源。来源:网络)



照相中被忽略的音乐和音效制作,在摄像中一般被安排给专门的音效部门和专业作曲人来负责。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有一半的体验来自于音效,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看过电影《TheArrival》的朋友知道,在女主角进入外星人的隔绝空间时,那种身临其境的被隔绝的音效,让人印象深刻,其作用甚至超过图像,所以它也获得了当年奥斯卡音效奖。


什么是蒙太奇(Montage)?


蒙太奇作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拍摄手法,常常被使用在近些年的电影制作中。著名导演、电影学校教师DavidMamet在他的《OnDirectingFilm》一书中,介绍了蒙太奇的概念:它是一种连续的、将一些图像,并行的陈列出来,然后利用它们之间的反差,来推动故事,在观众的大脑中发展。

讲故事,应该通过每一个图像完成,直截了当的并列呈现出来。最好的图像是直截了当的图像。一个茶杯,一个汤匙,一个叉子,一扇门。让图像来讲故事。因为如果不这样,你就无法得到戏剧性的情节,而只得到了简单的叙述而已。很会讲故事的老人们,可能会这样讲一个故事,而很有经验的导演,也会这样拍一个故事:一个月高风黑的夜里(图像:一片森林上挂着一轮圆月),一群乌鸦飞过寂静的森林(图像:一群黑乌鸦飞过;音效:乌鸦毛骨悚然的叫声),草地上到处都是血(图像:满地黑红的血),满地的动物尸体(图像:死兔子之类的动物尸体),模糊的可以看到地上巨大的脚印,朝城市的方向延伸(图像:一个慢慢的从地面看脚印,并延伸到城市的慢镜头)。

像这样一组镜头,经常是像哥斯拉这样的怪兽、灾难剧的开场,就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开场。里面的镜头可以不是一个地方拍摄的,比如,乌鸦的镜头可以是在日本拍摄,因为那里乌鸦多,死兔子可以在美国拍摄,因为有兔子狩猎节,怪物脚印、城市可以在英国拍摄,并且可以是时隔几年以后的镜头,它们之间本身并不相关。可是,导演按照自己的意图、精心安排呈现的顺序,把他们放在一起时,观众在脑海里会自然而然的推动故事的发展,导演并没有说一句话解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观众会很期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然后开始猜测,带着紧张,全神贯注的看着更多的图像,最后,看到的结果却不是自己之前猜测的,啊,好意外啊。像这样一部电影,观众会很喜欢,因为整片悬念重重、看到的图像可能是线索也可能不是,自己边猜边看、边看边猜,结果最后,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或者终于明白了导致一切剧情的导火线是什么。


关于摄像器材


摄像所涉及的器材,比较多。以下简单的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

1
电影专用镜头

影镜头与照相镜头的主要区别,在于Focus Throw长度 (对焦环扭转长度)。电影镜头的对焦环的旋转距离比较长,从一边扭到另一边,有很长的距离,拍摄时对焦基本为手动。使用电影镜头可以保证精准的对焦,也方便作记号,这样在变换对焦的场景里,就可以在不同的对焦点之间,精准的切换。(图片:135mm电影镜头。来源:网络)


照相机镜头的对焦环旋转距离一般只有几厘米,因为现在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电子对焦,很少有人会使用手动对焦,缩短了旋转距离,也可以加快电子对焦速度。这里专门说一下50mm镜头。如果你注意一下,你会发现,绝大多数50毫米的照相机镜头,它们的focusthrow距离都比其他焦段的镜头长的多,为什么呢?因为50毫米焦段的镜头是拍摄电影中最常用的镜头,为了迎合电影拍摄,很多镜头品牌在设计50mm镜头时,也会增加focusthrow长度,提高阻尼手感。拥有50毫米镜头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好好看一下你们的50毫米镜头,是不是这样的?佳能50mmF1.2镜头,它的throw长度是5厘米左右,是佳能照相镜头群中最长的,阻尼手感也是最好了。相比佳能广角16-35F2.8 III的throw长度只有2厘米。(图片:佳能50mm电影头和照相镜头)


另一个主要区别是“呼吸效应”(Breathing)。网络上找到的解释是,对焦时镜头前后变焦,即镜头在改变机械对焦时,镜头的光学焦距发生少许改变,不会改变像的宽高比例。所有的镜头都有呼吸效应,有些镜头(通常比较昂贵)的呼吸效应几乎察觉不到。用一句比较简单的话说,就是在变焦的时候,远、近区域清楚对焦到完全模糊时,远、近场景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构图。电影镜头非常昂贵,基本没有呼吸效应。相机镜头,尤其是廉价的套机头,呼吸效应比较严重。

2
摄像专用三脚架和云台

因为摄像机整体非常重,所以有一个好的三脚架非常重要。一些三脚架包含了半球台的设计,这样可以迅速地水平整个球台和摄像机,非常方便。因为云台需要经常进行水平(pan)和纵向旋转 (tilt)或者移动,所以这个功能非常重要。照相机三脚架则需要调节三条腿的长度来进行水平,比较费时。云台一般都是可以流畅旋转的专用摄像云台(图片:半球三脚架。)


3


Cage and matte box

Cage和Matte box类似,都是一个框架,把一个相机转化为一个拍摄系统。可以把监视器、外接电池、外接录制器等全部固定在这个框架上,成为一体。Matt box主要多了遮光、可插取滤镜和保护镜头的作用。(图片:matte box和cage的整套系统,来源:网络)


4
监视器和外接电池

一些监视器包含了电池和录制功能,一些还有false colour (调节白平衡)、focus peak(调整对焦)这样比较实用的功能。好的外接电池,一次充电,可以给相机,监视器供电两天甚至更长,这样就不用买一堆小型电池了。(图片:有false colour功能的外接显示器。来源:网络)

5
外接录制器

在设计摄像功能时,为了控制热量和减少对自己其他型号的机子的竞争,一些摄像机故意限制了机载录制的格式和码率。外接录制器可以打破这种限制,录制更高级的格式和码率,并且可以使用其它的录制媒体,比如存储速度在500m/s左右的闪盘。(图片:监视、录制一体监视器。来源:网络)



6
滑轨

往往用于介绍场景时使用(establishing shot),即电视和电影中进入一个新场景时,开始的两三个镜头(图片:被网友打满分的Rhino电子滑轨系统)。

7
稳定器(包括特殊定制稳定器)

最早的三向稳定器steadicam(中文音译:斯坦尼康)最早是由天才摄像师Garrett Brown 在1975年发明的,可以稳定的移动大型摄像机的器材,从而实现跟拍,但是价格不菲。它分为穿在身上的部分、支撑臂以及相机独立稳定系统。其原理,是固定摄像机的部分,独立平衡,不会受到横向身体移动的任何影响。支撑臂,随摄像师移动实时上下移动,可以取消掉任何垂直方向的移动。它的主要作用是拍摄动态的酷炫镜头,比如奔跑、武打、车战等。(图片:steadicam。来源:网络)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它着迷,有导演评论,基于这种稳定器拍摄的镜头,除了酷炫,并没有多大意义,他认为电影的每个镜头都是精心安排的,都要有目的和富有含义。基于steadicam这个理念,很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设计和发布了自己的双向稳定系统,比如比较流行、廉价的全机械稳定器Glidecam,电子稳定器DJIRonin等。(图片:GlidecamHD4000)

这几年电子稳定系统非常流行,他的主要优势在于容易上手,以及垂直方向移动时的横向稳定性突出。这些稳定器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图片:DJIRonin)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定制稳定器,主要包括直升机机载电子控制的稳定系统,汽车上使用的稳定系统(用于拍摄汽车)。(图片:汽车特殊定制稳定器)



8
摇臂(jib)

主要是用于拍摄连贯性的场景转换。但是安装比较麻烦、耗时。(图片:摇臂)


9

Codec


录制格式编码,这是决定高端摄像机和廉价摄像机机载录制图像质量的决定性因素。Codec给了后期制作很大的调整空间,高端摄像机都有自己的专业级别codec,比如各品牌的特有格式(佳能C-log,索尼S-log等),raw格式,ProRes格式(苹果研发的)等。其原理基本都是一样,在拍摄时保持图像的低对比度,即为高光暗阴影亮,基本无色彩,可以增加图像的动态范围,使图像信息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后期再进行调整时,可以更好的再现各种色彩、高光和阴影。低端摄像机,包括照相机,机载的录制格式往往没有任何高端codec。


后期处理


视频的剪辑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影视制作的最大乐趣之一。它完全取决于每个剪辑师的风格、导演想要追求的故事的呈现方式和艺术效果。配乐、音效、调色都会在最终的成品中,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性各佔一半。剪辑软件,比较常用的有AdobePremiere Pro(基本剪辑和一定的特效),Aftereffect(专门的特效制作软件),FinalCut,RedGiant(Red专门剪辑、特效软件),DaVinci以及其他一些更高级的电影级剪辑软件。


风光摄像相关-Time lapse延时摄影技术探讨


对于风光摄影爱好者而言,Timelapse (延时摄影)和Hyperlapse (大范围延时摄影)是最常用的视频拍摄手法。这两个方法拍摄时,原理都比较容易,只是比较耗时。机载自动timelapse拍摄,经过机内处理,直接输出成固定分辨率的视频文件,后期处理局限性比较大。在这里,主要探讨单个构图、拍摄全尺寸raw照片,后期进行timelapse制作的深度挖掘的技术。

高端延时摄影往往会使用到专业的延时摄影器材,比如电子定时自动转动、滑动的器材,但是他们往往比较昂贵,或者很重,外出拍摄时不方便携带。最方便、实际的方法,是不携带任何多余器材,在拍摄时,找好构图,拍摄多张全尺寸raw照片,然后后期进行深度挖掘,包括虚拟的相机移动、放大、缩小等。比起专业延时摄影器材,这个方法只是不能实现原生的镜头转动效果(原生镜头畸变)、以及损失分辨率。但是现在的高端照相机,比如佳能5DIV和尼康D850,全尺寸照片分辨率接近或者超过8k,即使在做出各种镜头效果以后,输出分辨率仍然可以高达4-6k以上,完全可以专业制作的需求。虚拟的镜头效果基本在AfterEffects里完成。

后期制作的主要难度在于,导入照片以后,要设想镜头的移动方式,然后实施和调整。由于整个过程涉及几百到几千张全尺寸照片在LightRoom里导入、调整、调色、输出,再导入到AffectEffects,调整、输出或者同步到Premierepro,最后再剪辑成片,所以整个流程是一个非常繁琐、耗时的工作,并且对计算机配置有一定的要求。


整个后期工作流程如下


先把照片导入AdobeLR,调整好颜色以后输出成全尺寸JPEG。在AfterEffects里面,新建Newcomposition,设置想要的输出分辨率,如果想要输出4K,则输入4K的分辨率。





然后点选“按顺序”(“ImporterJPEGSequence”)导入所有照片。



将新加入照片流拖入制作区的屏幕内,因为原照片尺寸很大,所以需要缩小到屏幕大小,这个时候所有照片就会变成一段视频(如果不做任何调整,他就是普通的延时摄影)。



接下来就要设想虚拟的镜头运动了。完成构思后,按照设想,使用position和scale工具,把镜头移动的关键点,放置在视频中不同的时间点,图片的调整可以在工作区直接放大、缩小和移动,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



调整关键点满意后,进行回放预览,由于电脑需要读取每一张照片生成预览,所以这个生成预览的过程非常耗费时间,建议可以去喝杯茶休息一会再回来,预览生成完毕后,满意了,就可以将这段图像输出成视频了,选择render。



然后选择目标格式(建议输出成质量较高的格式,比如.movProRes 4:2:2,大概10秒钟2-3G左右的大小)。



这样就完成了一段延时短片的制作。最后再导入到剪辑软件中进行剪辑。按照平时的经验,一段10秒钟的延时摄影短片,从拍摄到剪辑成片,平均需要花费1-3小时。这里的主要挑战有三个:一、作好了一段虚拟的镜头移动,但是并不满意,需要再来一遍,比较耗时,因为AE会再次做预览生成。二、虚拟的镜头移动是否适合下一段短片的连接。如果不适合,需要再回AE重新制作,再输出、再倒入,比较耗时。

现在的一些电子稳定器,比如智云云鹤系列,内建了movetimelapse功能,可以设定初始和结束点以及时间的长度,然后它会按设定开始自动移动,拍摄照片或者视频,不想太麻烦的,直接把相机装在稳定器上,用机载拍4K视频,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深度挖掘的流程推荐给发烧友们

在进行更专业的制作时,比如音效寻找和添加,转场特效制作,调整和音乐配合的默契等,都会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以一人之力来完成,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当今这个领域最顶尖的,当属RobWhitworth的团队,他们为几个国家的旅游局和一些纪录片,制作了当今水平最高的延时摄影作品。一般一段3-4分钟的短片的制作周期为3-4个月。


延  时  摄  影 那 些 事


扫海帮是由卧龙山组建, 由澳洲一群热爱生活,热爱摄影的快乐摄影人组成。从2012年创立之初,秉承‘以影修身,以影会友’,乐于分享,共同提高摄影技能。在这里,不乏与风光摄影大师对话,不乏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更不乏体会摄影丰富生活的魔力。 乐活摄影,相聚只因对生活的热爱,对摄影的热爱。


排版: 小兔在悉尼 

发布:  Tony La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