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决定成败的小故事(4)————烧开水的打工仔成了唱秦腔的名家

 心静是水的收藏 2018-08-21

  细节决定成败的小故事(4)————烧开水的打工仔成了唱秦腔的名家

    
 典藏国粹  京剧脸谱大全——沾花如雪美文网
 
     在陕西省的岐山县,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唱的很红火的秦腔剧团。剧团当年雇了一个叫李桥生的十五岁少年和一个老人轮换,为剧团专门在锅炉房烧开水。
     这个少年因家境不好早早辍学。他来到剧团后一边烧开水,一边跟着学唱秦腔戏。那时候剧团要经常下乡演出,演出时烧开水的人要随团出发,烧水的大锅就堆在戏台的后面,前面就是舞台,因为用水量很大,两个人轮换要整整烧一个晚上,一边烧水一边还要向前面演出的演员,服务人员送水,于是这个少年就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开始默默无闻的学起唱戏来。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心记忆每处戏每个演员的唱词。早上没有演出时,一般是剧团演员们练功的时间,他放弃睡懒觉的习惯早早起来站在旁边,也跟着练功。当假日没事的时候,他一个人或到野外,或关起门来,自乐自舞的唱起来,有模有样地舞起来,“爱者不如好者”天长日久,一年半后剧团所演出的剧目差不多他都牢记于心。他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也像其他演员一样登台演出。
    有一年国庆后剧团到一个离县城较远的农村去演出,这天傍晚要演出秦腔《下河东》主演赵匡胤的演员突然换了阑尾炎,住进了医院,演出在即,其他演员都已已经化好了妆,这下可急坏了团长,咋办呢?这时这个已经到剧团烧了两个年头的十七岁少年李桥生自告奋勇,说他能代替演出赵匡胤,而且他还唱了一段,做了几个动作,团长一看有模有样就马上让化妆师为他化妆披挂,上台演出。
       十七岁的少年李桥生本来就长得一表人才,高个长腿,再一化妆真是英俊潇洒,气度轩昂;一开口字正腔圆,嗓音洪亮,清脆悦耳,一下子就迎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一晚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成功。
     下乡演出结束,回到县城后团长立即为李桥生办了招工手续,而且重点指定专人培养,第二年又安排他到省戏曲研究院进修一年,他成了这个剧团的挑大梁的主演。
       又过了几年省戏曲界举行戏曲汇演,凭着他先天的才能,和后天的努力,他又获得了多项大奖。再后来他被调到省戏曲研究院,成了大西北陕、甘、宁、青、新地区一颗耀眼的秦腔明星!
       
      人这一辈子,不怕你没名气,就怕你没才能,不努力!不吃苦!才能咋来的,就是踏踏实实从一滴一点的小事小地方学来的!只要有理想,志气远大,有决心,能出苦就能成功!!!
    2018.8修改
 
 
   

 

 2012.1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