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写作」怎样写得流畅、自然(一)

 孤山一松鹤 2018-08-21

语言流畅、自然的具体要求

(一)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普通话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得当,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要通顺,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俚语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

(二)语言准确

“准确”指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三)语言连贯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一篇文章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一气呵成。

(四)语言得体

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要达到语言得体的要求,一要注意表达对象,“心中要有读者”是写作的重要原则;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文体:记叙性文体要以情动人,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形象生动;议论性文体要以理服人,以阐述、议论为主,语言严密概括。

(五)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那年我七岁。

三哥指着我的碗说:“你的碗漏了!”我不信,抬起碗看。

三哥说:“看看,还有汤淌出来呢。”

我把碗扣过来查看,汤撒了一桌子。妈妈问原因,三哥笑得前仰后合,我才知道上当。没打,也没训,妈妈从此知道:她的女儿是个傻大姐。

十六岁时二婶来,我盛饭。二婶叮咛:“少盛点儿,小半碗就够了。”点头记住,心想二婶饭量真小。妈妈在厨房见了:“就盛这么点儿?”我老老实实交代:“二婶要的。”

妈妈夺过去,盛了满满一大碗,二婶也都吃了。真是怪事,我到现在也以胃口好自豪。

——节选自张爱玲《独白》

佳篇品读

记得有一次,爸爸下班时买回了我最爱吃的茶叶蛋,我高兴得直蹦,一连吃了好几个。 妈妈看见了,吓唬我说:“你吃这么多,不怕肚子里生出小鸡来?”我想:才不会呢,人怎么可能生出小鸡呢?于是,我又一个接一个地吃了起来。到了下午,我的肚子“咕咕”的响起来,越听越像小鸡叫,肚子非常痛,好像有小鸡在肚子里跳。我“哇”地哭了起来。妈妈跑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我……肚子里……有小鸡。”妈妈听了一愣,接着就笑起来:“我那是吓唬你呢,怕你吃多了肚子会发撑。”我听了心里才算轻松了,肚子里的“咕咕”叫声也不像小鸡的叫声了。这时,妈妈拿来两粒药片,我吃了,一会儿肚子也就不疼了。

——节选自刘欢欢《童年趣事》

点评

张爱玲的这篇散文,全文语言浅显、流畅、自然,多用短句,多用口语,多变语气,宛如看到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妇人在微笑着讲述自己的往事,显得灵动清新。

学生习作中,记叙了童年时吃茶叶蛋的一件趣事,文笔生动,用词准确,语句流畅自然。选段中,各个句子衔接得都很好,“记得又一次”引起下文,爸爸、妈妈先后出场,妈妈吓唬,紧接着“我想”,而后“我”吃坏了肚子,误认为肚子里有小鸡,然后妈妈解释。随着事情的发展行文,一气呵成,毫无阻碍。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避免语句意思不连贯

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一样。有人为追求功名利禄,忙忙碌碌一生,结果也许什么也没得到;有人羡慕大明星,去模仿他们的行为,结果可能闹得个“四不像”……而我认为:不需求名,不需求利,也不需追星,只需活出真我的风采,这就够了。

第二句是从有人“追求功名利禄”“结果也许什么也没得到”来否定这类人的追求目标和行为品质的错误,第三句是强调盲目崇拜跟风的危害,这两句与首句的判断“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心态完全相同的人”风马牛不相及;第二、三句是他人的行为而非他人的“认为”,“而我认为”之后的内容是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此处“而”的转折明显不合逻辑。

2.避免选用词语随意性

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我们穿过草坪,准备抄近路去教学楼内喝口水。突然那些运动员们奔过来,意气风发的样子告诉我们,他们正要跑完第一圈。我们等着大部队离开后,发现还有一个人,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他跑得很慢,很慢,和走路没什么区别。我们想看个究竟,便在草坪的边缘看着。他越来越近了,我们隐隐约约地听到他的喘气声,像是跑了马拉松全程似的。本以为他会加快速度向前追着,没想到他的身子越来越弯,半垂的手几乎要撑在地上了。

学生在词语的选用上很随性,“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同时还表达出气宇轩昂的气概,这对表现在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来说,最多只能写出他们的精神比较亢奋,根本谈不上气宇轩昂;“弱不禁风”是形容娇弱得连风都经受不起的那种病态,在这里是要形容一个疲惫得在跑道上奔跑的人,是不恰当的。“我们隐隐约约地听到他的喘气声”,想表述的是跑步的同学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正常的表述是看到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3.避免叙述描写存在着明显的语病

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夜很静,外面落着雨。我的心在思考着与父亲的关系。爸爸对我的学习与生活都很没有空,甚至是不够了如指掌的那种,即冷漠得体。而我们就像是一个屋子里住两家人,他再也不会是那种敬业的父亲,对儿子的不敬业。所以,我们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种父子关系,有着深厚的感情。彼此之间存在着生疏和不愉快……

这段话中在词语和句子的运用上,有些做得很不规范,如“外面落着雨”,普通话应表示为“外面正在下着雨”;“我的心在思考着与父亲的关系”中“心”是多余的,思考是头脑的事情,与“心”没有关系;“爸爸对我的学习与生活都很没有空”,语序有问题,正常的表述应为“爸爸没有时间过问我的学习和生活”;“冷漠得体”这个词语的运用有些不知所云;“对儿子的不敬业是错误地使用了 “敬业”这个词语,如果说要保留“敬业”这个说法,也必须在“敬业”这个词上加双引号。

4.避免语句意思歧义,不规范

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在我认为:父亲就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中后期的那个。一天天的忙碌又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祥子回到虎妞身边是被逼无奈,身不由己:而父亲,事实将打电话作为一门必修功课,想用电话温暖我,关心我,保护我,休想!

第一句中,就有两处表达不规范的问题,表达应该是:“在我看来,父亲就像老舍笔下《骆驼祥子》中后期的那个祥子。”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身不由己”后的标点不应该是冒号,而应该是分号。“关心我,保护我,”中“保护我”后面应该用句号,而不是逗号,“关心我,保护我”和“休想”是两层意思,应该用两个句子去表达,而不能杂糅在一起,用一个句子去表达。

5.表述的语言不符合生活的现实

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窗外的雾,就像天上的云被压得很低很低,贴近了地面,本属于午时的太阳,却看不到一丝它的光。这些“低矮的云”里,还滚着沉闷的雷声。整个上午,一直这副模样。一场雨来的突然,却也在人的意料之中。

习作者对雾天和下雨天的表述不符合生活现实。前面两句是写雾,后面描述的却是云,雾天是不能降雨的,雨天的雾是在下雨过程中形成的,因雨比较大,而形成的水雾。雷声也是在即将下雨过程中,或者在下雨过程中形成的,不会一个上午都是雷声轰鸣,而不下雨的。因此这段对下雨前的描写,和生活真实不相适应,违背了生活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