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拄杖每拦归鹤入 钓船时带夕阳来

 文山书院 2018-08-21

 723
拄杖每拦归鹤入
钓船时带夕阳来


                                     刘正平/文


       我们通常说一个人的字写得“俗”,无非是说这些字没有根基,没有传承。没有也就罢了,但这些人还喜欢卖弄,还喜欢得涩,还自以为是,那就是俗到家了。黄庭坚说过:“士大夫处事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曾国藩的根基在哪里?他传承哪几家?



        曾国藩从古典大师到当朝名家,都有广泛地涉猎。他的选择是:“时贤一石两水,古法二祖六宗。”


        一石指当朝刘墉(刘石庵),两水指李春湖(李宗瀚)、程春海(程恩泽);二祖指王羲之、王献之、六宗指欧阳询、虞世南、诸逐良、李邕、柳公权、黄庭坚。


        曾国藩对当时名家的学习,除了“一石两水”外,还有邓石如、郑板桥、王若林(王澍),此三人均是清中叶的碑版大家。清中叶书坛由法由赵、董转向欧阳询、由《淳化阁帖》转向唐碑,由行草转向篆、隶、出现了一批卓有所成的碑版大家,对曾国藩审美取向也产生明显的影响。


        曾国藩在继承中,迈出求索创新的步伐。他有着自己摸索的途径:“大约书法不外羲、献父子。余以师羲不可遽几(急切期求),则先师欧阳信本;师欧阳不可遽几,则先师李北海。师献不可遽几,则先师虞永兴;师虞不可遽几,则先师黄山谷。二路并进,必有合处。”由羲——欧——李,是由帖走向碑;由献——虞——黄,是由帖走向帖,他的这种转益多师而又帖,碑两路共进,最后合为一炉的创作(学习)方法,实际上是曾国藩书法从继承到创新的成功所在。



       他学书法的这条路子,正是历来多数书法家主张并实践的路子。但到晚年,他又多次反省自己:“因余作字不专师一家,终无所成。”可见,曾国藩对于初学书法者,力主先师一家,然后方可博采众长,融为一家,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曾国藩的书法风格与成就,清人符铸评道:“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有尝习,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现代著名书法评论家马宗霍在他的《霎岳楼笔谈》中评道:“文正德业,三代后一人,传世无俟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未尝少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宜重,笔迹随之,故终以刚健胜。至于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嵬,洞庭之烂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对曾国藩书法已是推崇备至。



        曾国藩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在楷书与行书上,其风格可分为40岁前后两个时期,40岁前为颜、柳风格,加上赵、董的神韵,因此间架宽绰,墨色饱满,行笔畅适,表现出茂华润滋的气象,但因未脱颜、柳、赵衣钵、个人面目尚未形成。40岁后,他弃颜、柳,力追欧阳询、李邕、黄山谷,走方劲雄强一路。又希图把虞世南、赵孟 的阴柔婀娜予以合成,结果欧、李、黄的劲挺喜而俱得,虞、赵的柔婀则憾而欠之,这似乎与曾国藩一生刚拔倔强的性格有关。欲把雄强与婀娜两个对立而的东西统一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曾国藩从中年到晚年孜孜以求,不能不令人十分感佩。


        曾国藩的楷书劲健挺拔而又不失洒脱雅丽的神韵,用笔严谨规范而又不失活泼自在的姿态,用墨不肥不瘦,笔意藏连而内含着晋人的风韵,透露着北碑的气息,从唐碑的劲健的风骨继承中树立了有别道、咸、同三朝间风行一时的“馆阁体”风格。



        “拄杖每拦归鹤入;钓船时带夕阳来”为陆游《吾庐》诗中联:
        吾庐虽小亦佳哉!
        新作柴门斸绿苔。
       
拄杖每阑归鹤入,钓船时带夕阳来
        墟烟隔水霏霏合,篱菊凌霜续续开。
        千里安期那可得,笑呼邻父共传杯。


         昨天博客中漏发的自书篆书七言联“飞觞洒翰偏得意 读易论诗亦未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