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墨君 | 来源:老板企业家智库 laobanqyjzk
我国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曾有过一句至理名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有时候太过聪明反而太过招摇,而糊涂反倒是明智之举。 很多时候,聪明反倒没有糊涂好用。 01 一位妈妈,瞧见她才六七岁的女儿不乐意做作业,反倒是羡慕起妈妈来,说:“妈妈,你真幸福,都不需要写作业。” 妈妈也曾想过有很多方法来让孩子写作业,甚至想着要不拿着妈妈的威严来逼迫算了,但是又担心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于是妈妈就想了个方法,跟女儿说:“那我来帮你写作业,写完之后,你检查行吗?” 女儿一听高兴极了,当然就说好了。 于是妈妈就把女儿的作业全写完了,然后拿给女儿检查。 女儿认认真真的在检查作业,还会给妈妈讲错题,纠正她,女儿感觉很奇怪,妈妈为什么每一道题都错了呢? 这正是聪明妈妈的表现,在女儿面前做糊涂人,但其实是让女儿认真对待作业的聪明人。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老师经常跟她说,儿子在上课不认真,经常走神,怎么说都没办法,看着儿子的成绩一天天下降,妈妈很是着急。 于是她就想了个办法,晚上在家里,故意拿起儿子的书,走到儿子面前,跟儿子说:“儿子,妈妈真羡慕你,妈妈以前都没有学过这些,真想学,但是妈妈已经这么大了,又不能再回去读书了,唉。” 儿子看见妈妈这么烦恼,“没关系妈妈,我可以教你,我在学校学了之后回家再教你。”儿子信誓旦旦地说。 于是之后儿子真的认认真真的上每一堂课,之后回到家里再教一遍妈妈,看着妈妈这样,儿子心里很有成就感,而妈妈更是欣慰。 所谓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有时候,不需要孩子面前显得太过于聪明强大了,偶尔示一示弱,装装糊涂,未免不好。 02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上台表演前,他的鞋带松开了,但是他好像并没有发觉,当他就快要上台前,他的一位学生看见了便提醒他,于是他像学生点点头,蹲下去把松开的鞋带系好。 等到这位学生离开后,这位艺术家有再次把鞋带给松开。 这时候,旁人不理解,问他:“大师,你为什么又把鞋带松开呢?” 这位大师回答道:“这次我所表演是一位劳累的人物,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了,这个细节可以表现他的劳累程度。” 旁人又问:“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学生呢?” 大师说:“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次再说啊。” 如果当时大师就跟学生说了,很可能就打击了学生的善良与积极性,所以说,有时候不必太计较,难得糊涂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不必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急着去说破别人,有时候懂得把自己“藏”起来才是智者之举。 不必要因为别人一点小错误就咄咄逼人,也不必要因为一点别人“善意的提醒”而急着说破甚至嘲笑,懂得装糊涂,才是对他人与对自己最大的善意。 03 有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却往往高估了自己。 一位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了!”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回答:“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有时候倚老卖老,别人并不买账,年纪大并不一定就知道的多,在糊涂的时候却装聪明,容易栽跟头。 有时候你懂的,别人不明白,但是别人懂的你也未必明白。 一次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一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但是孔子也不能判断这件事,两个小孩就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谁聪明,谁不聪明,不是靠说的,而是表现出来的。 谁也不是什么都懂,谁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如果你总想着要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忘了该有的糊涂,反倒失了聪明。 04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在该聪明的时候聪明,在适时的时候装糊涂。 就比如越王勾践,在打败仗之后故意在吴王夫差面前装糊涂,吴王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还特意装出一副没志气,胆小的样子,正是因为这样,躲过了吴王夫差,最后一举成功,打败了吴国,复兴了越果。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有时候,活得糊涂的人,其实才是最清醒的;太过于展现自己,反而容易给自己惹祸。 所以说装糊涂,不是真糊涂,这恰恰是一种智者的表现。 人生真的不用处处彰显自己,从现在开始,懂得装糊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把什么都看的太透彻,什么都太计较,反而会为难别人,也让自己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