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家庭 一个60后男人的内心独白

 草木青青33 2018-08-22

  二十多年来,我和妻子战争不断,究其原因我总认为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总认为:家是什么?家是一对夫妻共同承担责任并相互依存的场所。从情感来说,一对夫妻要拥有真正的情感,那必须拥有“付出与获取”的基本平衡,否则彼此如何建立起感情或亲情?当然在夫妻交往的能够拥有互相的被感动的经历是最好不过的了。另外,一对夫妻最难能可贵的是可以“共患难”,而不是“共幸福”!

  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中国女人的家庭态度也在变。中国女人家庭态度转变的根源来源于中国法律与民俗的冲突。当代中国城市的长者,60后、70后占据了重要的比例,这些人其实大都来自农村,于是中国民俗对他们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民俗与法律“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虽然他们不在坚守“夫唱妇随”的理念,但是“协商式生活”还是他们思想的主流。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给这一代女人提供了“脚踏两条船”的文化基础,其表现在每当家庭面临需要帮助、付出的重大问题,女方及其家庭必称“那是婆家的事情”,每当家庭面临好事,女方家庭必然会首先受益。比如:买房缺钱时,妻子必然会逼迫丈夫去找婆家人帮忙,每当岳父岳母生活需要开支或付出时,妻子或岳母必然会一马当先的要求做丈夫的去付出,并扬言“女儿也有养老的任务,这是法律规定”。

 也就是这20多年,中国城市女人不约而同的形成了三大主要观点。那就是“我不是婆婆所生,我为何要给她养老?!”、“世界上就是母亲对自己最亲”,“我自己可以挣钱,又不用男人养活,为何要我对他家(丈夫家)人好?!” 于是,在中国城市中,“婆家买房娘家人住”的现象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并迅速波及全国。

 就这样,我老婆和全国的女人一样,思想上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从一个农村女孩变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城市女人,一个心里只装着“亲爹亲娘”“侄子侄女”和“弟弟妹妹”的女人,一个“娘家有困难要求丈夫全力支持”的女人,一个对婆家不闻不问的女人。
​       二十多年来,我就这样支持着她的娘家人,但是我老婆对于我们家从来就不闻不问,一旦需要她帮忙,她必然会说“婆婆和儿媳不亲,我才不管呢!”。我家三处楼房,我老婆的娘家人常来常往,但是我家的人们从来就不知道我家的房子在哪里!其原因还在于我的家人从来就不想再经历结婚之初父母来时我老婆的脸色。

 针对家庭的矛盾,我本来以为男人是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于是我和自己的小舅子谈起过此事,想让他劝说她的姐姐,不成想我小舅子说“你们那的人太落后了”;那一刻,我真想站起来叫骂:“你妈那B,怎么我们家就落后了?!现在是你姐姐生活条件好,你天天来对你姐姐讲亲情,试想如果你姐姐生活困难,你还到我家天天亲情吗?!……你!你妈!你爸!一帮小人!骗着你姐姐为你们去付出。”更加令我想不到的是:我和我小舅子说这事,竟然成为了我搅乱他们亲情的把柄!进而使我们夫妻的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前几天,我的老婆,一个50多岁的女人,每天骑车20里去弟弟家帮忙干活!我说:“你爸你妈的活我们可以干,但是你弟弟家的活就不要干了,我们没有那责任和义务”。妻子即刻反驳说“我愿意!我不吃你的不喝你的你凭什么管我!”我吼道:“你记住,一旦你在路上发生车祸,你就让你弟弟来伺候你,我不管!虽然说我有照顾你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你想一想,这
​二十
年来你就没有为我、为我的家付出一丁点。”于是冷战再度开始,她依然还是每天去给弟弟家帮忙!
​    

是啊!老了!我该怎么办!……作为独生子的我又该如何养老呢?!多年来独自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就想进城同我一起生活,屡屡遭到妻子的抵制,虽然原来她的父母随我们一同生活过。但是想起当初妻子和岳母逼迫我父母买房的事我就心寒!离婚吧!可是我的孩子还没有结婚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